林业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2019-09-10 08:54梁锋
今日农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林业种植防治措施病虫害

摘要:在林业种植中,种植人员比较关注林木的存活率和生长发育情况,在除却施肥浇水等养护措施外,其还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病害和虫害是影响林木生长的关键因素,种植人员应慎重对待每种林木面临的病虫害,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来减少病虫害爆发机率。不同林木出现的病虫害类型不同,种植人员在明确林木病虫害类型后,还要对该种病虫害特征了如指掌,如此才能使措施起到预防治理作用。

关键词:林业种植;病虫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病虫害对林木生长存活造成的危害较大,其会破坏林木种植结构,使林木无法可持续健康发展。防治病虫害是林业栽培种植技术中的关键内容,种植人员在采取相关的防治措施时,还要将其与其他的栽培种植技术结合起来,使几种技术相适应,共同對病虫害起到预防作用。病虫害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种植人员还应注重原因分性工作。本文主要针对林业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1 林业病虫害特征

林业种植中的病虫害特征主要包括三方面:种类多,危害大。在林业种植中,林木本来就携带部分病虫害,在人员流动过程中,其可能会沾染上其他区域的病虫害。在林木生长过程中,其面临的病害和虫害也有很多,一旦产生某种病虫害,林木可能会丧失生机,其为病虫害提供繁殖生长条件后,病虫害会逐渐侵蚀周围的林木,使整片区域都受到危害。这些病虫害会降低林木存活率,减少林木带来的经济收益;受温湿度影响较大。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林木成长速度会加快,病虫害繁殖速率也会提升,且冬季温度升高,也会降低病虫害的死亡率,使其快速霸占整片林木;病虫害治理难度高。病虫害免疫力也会逐渐提升,如果只采取固定的防治措施,其防止效果会逐渐降低,多数情况下,林业病虫害并不能得到完全控制。

2林业病虫害出现原因

2.1 人造林容易爆发病虫害

相比人造林,天然林资源所占比例要少得多,在环境治理中,多采取人造林来改善环境,减少环境问题,虽然自然环境得到了改善,但人造林在种植生长中,也会面临相关问题,如病虫害处理问题。不比天然林林木种类的多元化,人造林品种类型多单一,且大部分属于外来物种,这些林木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较差,即使存活下来,也不能完全有效抵御各种病虫害[1]。病虫害的存在会降低该处生态稳定性,林木存活率自然会降低。另外该区域存在的病虫害天敌数量少,也会导致病虫害泛滥成灾,这会增加病虫害治理难度。当病虫害面积扩大或繁殖数量增多时,人工林的抵御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出现大面积感染情况,最终导致林木死亡。

2.2病虫害繁殖能力强

病虫害繁殖能力强也是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如果病虫害受到自然环境限制或繁殖能力较低,只需要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便可以彻底控制病虫害。在实际中,多数病虫害的繁殖能力较高,如果不能彻底铲除所有的病虫害,徒留一两只,其也会在短时间内,快速繁衍成一群害虫,继续损害林木。林木生长过程中,会同时面临多种病虫害,在治理病虫害时,需要采取多种综合性较强的治理措施,否则病虫害会在奄奄一息后卷土重来。

2.3农药使用不合理

农药只是病虫害防治措施之一,农药使用不合理,用量过大或成分不合理,都对病虫害无效,相反会破坏林业生态系统,使其本身的抗病虫害性能降低[2]。有的种植人员盲目使用大量农药,或在长期内只使用某种药物,病虫害抗药性会逐渐增加,直至药物不再产生治疗效果,此时林木会受到严重的侵蚀。

3 林业种植病虫害防治措施

3.1 丰富人造林树种类型,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在病虫害防治中,应大量提升天然林资源占据比例,使其原有林木得到有效保护,避免砍伐土生土长林木,使其周围的生态环境保持稳定。对于人造林,则要消除传统单一物种种植形式,这不利于发展多样化生态系统,对病虫害天敌生存也无益处,所以种植人员还应从物种选择方面人手,丰富林木类型,合理安排每种林木种植面积,使森林物种多元化。在多种林木种植中,种植人员应做好林木养护工作,避免中间间隔地带出现林木死亡问题。在人造林种植初期,种植人员在将多种类型林木栽植在相关位置处后,还要根据生态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生物,使其能构成更加稳定的生态环境。尤其要选择种植林木病虫害的天敌物种,使其能为林木生长保驾护航。在林木成活茁壮成长时,其也会为这些物种提供更安全稳定的生存空间,使人造林系统更加稳定可靠,这种生态系统合理稳定的人造林病虫害爆发率也会降低[3]。

3.2 林木选择、病虫害防治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无论是林木类型、物种选择还是病虫害防治方案编制工作,都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相关措施才能起到有的放矢作用,因地制宜可使措施针对性更强。因地制宜是林木病虫害防治的基础要求。在实际中,不同地区林业林木类型不同,出现的病虫害种类及严重程度也有区别,引发病虫害爆发的因素也有差异。林木能茁壮成长,是因为其适应当地环境,该种环境自然也会成为相关病虫害繁衍生殖最佳环境。所以在治理病虫害时,应从实际出发,了解当地环境及林业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防治措施。各地应将天然林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在人造林的过程中,也要注意避免破坏天然林。在林业建设中,应注意两种林业种植区域的病虫害爆发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隐患,及时解决。当地政府还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使病虫害防治技术、防治设备及药物等得到保证,并有效落实到林业种植中,使林业病虫害防治基础条件满足要求。在人造林病虫害防治中,应注意树种选择,尽量选择当地树种,毕竟土生土长的林木对当地环境适应性更强,如果选择外来树种,选择既能适应当地环境又不会产生过多病虫害的林木。在栽植前,还要做好检查工作,查看树种是否携带病虫害,应从源头杜绝病虫害的出现[4]。

3.3健全病虫害监测机制,提高病虫害监测能力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应侧重于预防,这需要依赖病虫害监测体系,种植人员需要建立完善的病虫害监测机制,使林木生长过程得到有效监控,一旦出现显著的病虫害特征,该监测设备可以及时捕捉该特征并传递给种植人员,种植人员能及时落实相关的治理措施。政府提供资金还应满足监测机制建设要求。

3.4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定期更换药剂

在病虫害防治中,应保证措施的综合性。在实际中,单种防治措施防治效果有限,长久使用,难免会出现病虫害具有抵抗力的现象,这种不足之处可以由其他防治措施来解决[5]。在应用农药或其他化学药剂治理病虫害时,还应定期更换药剂,使病虫害不会产生抗体,如此药物才能起到治理作用。

4 结语

林木病虫害防治措施应具有灵活弹性特点,在防治措施应用中可以不断集成其他技术措施,来完善白身、优化防治功能,使自身对新出现的病虫害依旧有防治效用。防治措施不能对林木生长产生负面作用,在防治措施落实过程中,种植人员需要观察追踪防治技术应用效果,及时作出反馈评价,然后据此完善防治方案,使林木生长环境更安全健康,如此林木才能存活下来,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孟凡丽.浅析林业种植的病虫害防治策略[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2):134,1 36.

[2]徐荣.探讨营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与概念[J].广东蚕业,201 8,52(8):20,22.

[3]卢文利.试析林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有效途径[J].种子科技,201 8,36(7):89.

[4]梁万芳.林业主要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及防治方法[J].农业与技术,2018,38(12):201.

[5]赵瑞芳.林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策略探讨[J].现代农村科技,2018(4):34.

作者简介:梁锋(1976一),男,广东高州,大专学历,林业工程师,副站长,研究方向:林业管理及森林保护。

猜你喜欢
林业种植防治措施病虫害
豌豆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病虫害防治策略在林业种植中的运用
林业种植在环境改善中的应用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