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风向吹难定,千磨万击自坚劲!

2019-09-10 21:34徐长杰王利郭春花刘嘉夏小云
纺织服装周刊 2019年30期
关键词:柯桥摩擦面料

徐长杰 王利 郭春花 刘嘉 夏小云

从2018年至今,中美贸易摩擦曲折反复。

对于今年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形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经济研究院在刚刚结束的2019年上半年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分析会上预测:受贸易环境不确定性上升、美国经济增长动力减弱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及市场需求增长预期将有所放缓。目前中美贸易关系难以彻底缓解,贸易摩擦不排除有进一步升级的可能,虽然仅涉及对美国单一市场的商品出口,但贸易环境恶化冲击市场信心,将使纺织行业出口形势更为严峻,出口总额在下半年恢复正增长的难度加大。

记者从中国纺织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获悉,尽管今年5月份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局势有所升级,但从上半年行业出口表现看,我国纺织品服装最主要的出口市场仍是美国。不过,我国对非洲出口增长较快,实现同比增长5.24%,尤其是纺织品出口增长10.06%;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纺织品服装金额为447.99亿美元,其中出口纺织品303.34亿美元,同比增长3.23%,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正在显现。

虽然经贸摩擦给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增加了不确定性,但在2019年中國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上,不少美国业内人士表示,不会停止同中国相关企业的合作。同时,随着中国企业积极创新升级并向海外布局,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仍将在今后较长时间内在国际市场保持竞争力。展会期间,多位美国采购商表示,他们对中国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非常满意,将与中国供应商携手应对风险,不会考虑改变供应商。美国时装品牌Vince控股公司执行副总裁马克·恩格布雷森表示,公司对中国合作方有承诺,将同中国合作方一起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大家都会尽一份责任。”

但我们也不否认,中美贸易摩擦确实对中国纺织企业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一些企业从年初开始感受到订单减少,甚至到下半年开启,也有一些企业面临无单可接的现状。

中美贸易摩擦无疑将是一次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但却也能倒逼行业企业加速转型升级。比如在对冲外部经济环境的过程中,纺织服装行业要积极去争取自己的利益,在内需增长的增量里争取自己的空间;在中美贸易摩擦的情况下,行业的分化和集中将加速进行,因此要继续提高行业供应链的效率,同时通过产品研发、创新,将可替代性的产品做到不可替代,这是未来纺织服装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路径。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曾表示,共同发展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中国纺织业的发展促进了全球纺织产业的合作共赢。过去几年,我们做到了合作发展,与缅甸、柬埔寨、巴基斯坦、东盟等邻国和地区合作,同时也和埃及、埃塞俄比亚积极对话,把中国的经验介绍给他们以供借鉴,助力其提高经济增长水平与生活发展水平。同时,发布了《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负责任海外投资指引》,促进区域间产业协作持续发展。

作为中国经济的先驱产业,纺织业如何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呢?同样是要做好自己的事。孙瑞哲指出,中国纺织工业转型升级新发展表现在制造智能化、渠道多元化、责任全球化三大方面。中国纺织工业将会继续围绕科技创新发力,关注新兴纤维、高端装备等基础研究,同时跨界合作,将创新成果转换到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生态环保、交通环保、航天基建等其他领域。并且还将发挥时尚和文化的引领作用,加强品牌建设;以责任为导向,绿色发展,兼顾人本责任、环境责任、市场责任;此外还要整合资源,形成产业协同优势,建设世界级的先进产业集群。

我们必须认识到中美贸易摩擦是中国崛起过程中的必然事件,不可回避。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必须具备前瞻思维,自立自强,创新发展,积极应对不确定因素,谋求长远发展。因而我们必须坚定信心,主动作为,以此倒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我们相信,依靠资源禀赋以及纺织产业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基础设施,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时代下,勤劳、智慧、自信的纺织人,定能为行业找到新的机遇点。

·集群智慧·

为应对贸易摩擦贡献纺织力量

无论外部风云如何变幻,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此次不断演变的中美贸易摩擦,不少纺织产业集群地政府通过各种积极举措,引导并带领企业创造新机遇,开拓新市场,为应对贸易摩擦贡献出集群智慧。

柯桥: 内修功力,外拓市场

中美贸易摩擦对于中国纺织行业而言,无疑是一场“危机”,然而有人只看到了“危”,有人却把握住了“机”。柯桥作为国内纺织集群之首,通过政企联动的积极举措,率先探索出其中的机遇。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6月绍兴市柯桥区出口额达396.11亿元,同比增长15.41%,高于全国平均9.3个百分点,出口产品绝大部分来自纺织业。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柯桥外贸出口逆势上扬,与纺织业内修功力,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外拓市场,加速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举措密不可分。

围绕打造新时期“国际纺织之都”总目标,柯桥区对内积极放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印染产业转型升级两大省级试点效应,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传统纺织产业的深度融合,以“创意+实体”领跑“产业+市场”;对外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改革开放再深化、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深度融杭接沪联甬战略机遇,区域经济保持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在2018首届世界布商大会上,柯桥区面向全球发布“丝路柯桥·布满全球”行动计划。今年以来,“丝路柯桥·布满全球”行动通过海外巡展、走进集群、走进品牌等形式,加快“走出去”步伐,同时加强与国内纺织集群、服装品牌的交流互动、合作共赢,推动柯桥区以大开放促大发展。

盛泽: 避免依赖单一市场,早已做好准备

虽然美国的订单可以向越南、墨西哥、印度转移,但是产品质量很难保证优于中国。对于盛泽企业而言,原产地优势明显,且技术成熟、品质优异,甚至可以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开发不同的产品,这已经得到全球客商的认可。

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管理办公室综合科科长沈宇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说,全世界的化纤长丝生产多数在盛泽。美国如真的对纺织服装提高关税,羊毛依然出在羊身上,庞大的经济负担将转嫁给他们的企业及消费者。

众所周知,美國是北美重要的市场,中国出口北美的纺织品需要经过美国进行中转,而实际上,受市场成本因素影响,盛泽纺织业并未与美国有直接贸易联系,而是更多地加强与美洲及其他国家的贸易联系。不过,随着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美方很有可能在中国企业参加行业展会的过程中设置阻碍,盛泽企业的参与度可能会受到影响。沈宇恩说,今年,盛泽将进一步“走出去”,参加巴西展、加拿大展和埃塞俄比亚展,这将进一步展现中国纺织在全球的影响力,同时弥补美国造成的空缺。

同时他表示,盛泽企业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一定要有新观念,不能墨守陈规,要勇于接受新事物,培养新客户,更新产品类别。如目前盛泽镇大力推广针织行业,提高产业自动化程度,节约人力成本,推动产业转型。

实际上,为了避免依赖单一市场,盛泽面料早已做了充分准备。今年年初,盛泽就举办了江苏盛泽·罗马尼亚纺织服装面料专场对接会,来自罗马尼亚的服装采购商与盛泽商家开展了面对面对接。沈宇恩说,罗马尼亚是中国面料出口的重要市场和东欧地区的纺织品集散地,也是欧洲具有重要作用的代加工市场,很多“法国制造”、“意大利制造”其实出自该国,中国每米8元的布,在那里可以卖到100元。

大朗: 倒逼毛织企业加快转型

面对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影响,大朗毛织产业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下大力度将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比如鼓励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举办企业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推介会,并帮助企业了解“一带一路”市场,推动大朗制造和大朗品牌“走出去”。同时,引导企业创建品牌,开拓内销市场,认真落实好《大朗镇推进“商标品牌强镇”工作方案》,鼓励企业培育以品牌、技术、服务、标准、质量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新优势;办好大朗毛衣国内行活动,积极帮助企业抱团开拓国内市场。

此外,大朗还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扩大商品利润空间或拓展新的清单外产品。激励企业积极依托大湾区的区域间合作,把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升级作为发展方向。值得一提的是,大朗还注重提升企业服务能力,特别是组展服务能力,帮助企业加强国际市场开拓,通过境外展会、信用保险、跨境电子商务等举措引导企业多元化开辟国际市场,降低贸易摩擦带来的经营风险。

还有就是加强帮扶,着力解决资金技术问题。充分利用2亿元的毛织产业金融服务平台解决企业融资难、创新难等问题。帮助企业机器换人,特别是使用更先进的一体化智能机,促使大朗成为全球先进毛织机械最密集的地区。

要素成本上升、订单外流以及贸易摩擦的大环境,倒逼大朗毛织业加快转型,部分企业转型成效已体现,能够较好应对当前的形势。

大唐: 掌握核心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

不断演变的中美贸易摩擦,给企业带来什么影响?企业该如何应对?美国订单较多的大唐袜企给出了答案。诸暨市湖湘针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公司90%的业务来自美国。随着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该公司总经理尹小梅从去年开始,就慢慢有了借牌开拓国内市场的想法。今年以来,湖湘针织花费400多万元,先后摘得“BOSSSUNWEN”和“PLAYBOY”两个国际大牌的袜子类别的国内代理权。目前,湖湘针织已在长沙设立了第一个营销中心,短短一个多月,签单金额已超1000万元。

作为一家上规模的袜企,诸暨市亿衡袜业有限公司在业界拥有良好的口碑,主要为一些国际知名品牌袜做代加工,其中美国订单占60%。从2016年开始,该公司开始慢慢向“ODM”模式转型。对于一直持续的中美贸易摩擦,该公司总经理韩杨玲认为,可能有部分基本系列的订单会往东南亚国家转移,但是东南亚产业链并不完整,因此,走差异化路线,做一些别人做不了的订单,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目前,越来越多的袜业企业已经意识到,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提升品牌价值,才能见招拆招,从容应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

·企业对策·

华孚控股有限公司:纺企应不失信心,做好规划定位

早在去年11月,华孚控股有限公司、华孚时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伟挺就在浙江省纺织行业协会的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对中美贸易摩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中美贸易摩虽会持久,但纺企应不失信心,做好规划定位。

现在的世界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抬头,预期不乐观,不确定性越来越强,所以大家才会紧张。但孙伟挺认为,从消费的角度看,中美贸易摩擦不会给消费带来很大变化,主要变化是流通与生产环节的库存,这种局面还会长期存在。

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演变,孙伟挺提出,企业要在不同的环境下,转换观念、思路。他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其实是美国的一个借口,美国抓住了一点——中国是一个商品输出国。中国国企越来越强,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中国弱势、美国强势的产业,中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所以美国要求中国开放,要打压中国的出口贸易。

孙伟挺分析,中美贸易关系具有长期性、复杂性与多变性。贸易摩擦会常态化,不是3年、5年,而是10年甚或更长,它是两国关系的综合反映,而不是正常贸易规则所致。全球生意要三分看,中国市场、美国市场、其他市场,你如果致力于做大做强,那就要三分天下布局,这样平衡性会相对好些;想做中美之间的贸易,可以通过第三国,比如越南。

当然,每个企业面临的情况不一样,所以各自的商业模式、战略规划也不一样,究竟该怎么走,企业冷暖自知,应选好定位。

浙江金晟纺织有限公司:竹构蓝天,以环保之名定义新时尚

浙江金晟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近百台织机的工贸一体大型进出口企业,专业从事男装面料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其产品远销欧洲、美洲、中东、东南亚等全球各地。据了解,今年上半年,金晟纺织外贸出口额达1200万美元,占公司总销售额的70%,同比增长25%,在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出口额不减反增。该公司采购经理黄凯丽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企业将目标锁定沿线市场,而叩开市场的“敲门砖”是最新研发的竹纤维面料。

众所周知,竹纤维作为天然环保纤维,主要应用于衬衫、内衣裤、袜子等领域,而金晟纺织大胆打破常规,通过研发克服了竹纤维面料不够挺括的难题,成为全球首家将竹纤维面料运用到西装领域的企业,为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方向。该公司因此还被授予“国家差别化涤粘男装面料产品开发基地”荣誉称号。

此外,作为第一批入驻“丝路柯桥·米兰馆”的企业,该公司的竹纤维面料很快引发了意大利服装品牌的关注。今年6月底,金晟纺织还前往米兰,参加“丝路柯桥·米兰馆”新品推介会,不同风格、质地的竹纤维纺织品,吸引了诸多海外设计师的目光,未来该公司面料将在海外设计师手中呈现更多不同的可能性,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的新动力。

以新材料为突破口,向纺织业传递出健康、环保、时尚的发展理念,金晟纺织的创新之道为柯桥传统纺织业应对中美贸易摩擦贡献出企业智慧。黄凯丽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加大对新材料的科研投入,增加面料附加值,践行社会责任感,将更多具有中国标准、中国元素的新型面料推向世界。

未雨绸缪,做好规划和准备

此次美方挑起的贸易摩擦,对中美双方企业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就中国纺企而言,从总体上看,影响有限,风险可控。我国纺织工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装备水平先进、产品档次高、质量优等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拥有对纺织品需求不断增长的内需市场,以及快速发展中的新兴市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日益增长的国际市场需求。

但随着此次中美贸易摩擦的演变,不排除我国纺织行业整体受影响的可能性。特别是我国的服装产业是对美出口大户,下一步被全部或部分列入最终限制的商品清单的可能性极大。为此,不少优秀企业早已未雨绸缪做出了相应的规划和准备。

东莞升丽针织有限公司:积极升级生产技术,承接高价订单

东莞升丽针织有限公司是香港冠新公司在大陆投资的全资子公司。升丽针织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就主动转型,积极提升生产水平,转为承接高价订单。记者了解到,升丽针织绝大部分生产设备都是进口设备,同时升丽针织在2018年开始组建了一个30台岛精一体成型电脑横机车间,目前,一体成型的设计、操作人员的培训也已到位。

此外,升丽针织的ERP管理、数字化设计水平也较高。有了上述基础,该企业能够接到国外高端品牌的订单,企业出厂产品的单价能达到100~200元人民币,订单和工人稳定。目前工厂生产排单已到10月份。对于接下来的市场竞争,该企业表现出了足够的信心。据了解,该公司2019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20万元,同比增长139%。

浙江凡特思纺织品有限公司:提升品质“硬核”,深化对外开放

边喝咖啡边挑面料,谈笑间国际订单纷至沓来。作为柯桥外贸的龙头企业,浙江凡特思纺织品有限公司主营针织产品,集设计、销售、质量检测于一体。2500平方米面料展厅,15000多款面料色彩斑斓、整齐划一地悬挂在样品杆上,随时接受客户挑选。自2012年起,该公司外贸出口额就保持着10%~20%的增长速度,产品远销欧洲、美洲等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次荣膺柯桥外贸冠军称号。

提升面料品质“硬核”,是打开发展“门窗”的金钥匙。凡特思每年用于产品研发的投入近千万元,包括从新型原材料研发、花型设计、面料织造、后道工艺处理等,公司每年开发的新品达上万种,年获专利30多项。此外,公司还在绍兴市纺织企业中率先斥资500多万元成立一流的纺织品控制检测中心,通过检测的产品性能指标可达到国际认证标准。公司还特别安排200多名员工开展人工检验,确保出货的每一米面料都无瑕疵。

凡特思一直致力于成为全球客户的VIP供应商,是POLO、H&M、CK、ZARA等国际品牌的长期面料供应商。公司每年都会参加柯桥政府支持推介的十余场各类展会,积极“走出去”,前往美国、法国、俄罗斯、迪拜等各国参展,进一步加强与客户的粘性和沟通,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凡特思董事长傅光怿认为,靠品牌和产品质量,企业才能把市场留在手里。数据显示,“凡特思”的品牌供应订单占出口总额的40%左右,却带来了70%左右的利润。创新为核、品质为基,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凡特思”的快速发展是柯桥区纺织行业以积极姿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缩影。

烟台明远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内外兼修,加强国际供应链管理

作为应用国际供应链管理的创意设计家纺企业,烟台明远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积极关注国际动态,及时调整发展方向,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创新发展,逆风上扬。

作为一家外向型家纺企业,明远家纺不断增强全球意识,立足长远,顺应经济全球化,助推“一带一路”发展,使企业在产品设计、原料采购、新材料研发等方面,始终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尤其是近年来,明远家纺与巴基斯坦面料供应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孟加拉建立了良好的原料供应基地,在柬埔寨及中国建立生产基地和仓储中心……企业国际供应链领域管理日臻成熟,国际市场影响力持续扩大。

去年,在国际贸易普遍下滑的大背景下,明远家纺外贸出口1.2亿美元,保持住了年外贸出口净增10%的势头。也就在这一年,明远家纺荣获山东工业设计中心、山东瞪羚企业等荣誉称号,明远智能家居分公司被认定为高科技企业,公司高端纯棉床品出口在中国排名前五、山东省内第一。

相较2018年,今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明远家纺未雨绸缪,先行一步研究美国法律与法治环境。今年1~6月份,明远家纺借助多位国际律师,对97项涉美贸易争端进行了高层推演,研究美国法律,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

事实上,明远家纺在国际贸易的这十年中,也相对熟悉美国的原产地规则,同时利用国际供应链管理优势,使贸易摩擦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了最小。学习了解美国联邦和各州法律,也最大可能地保障了美国客户的利益。

同样,明确中美两国法律规定的差异性,在遭受风险时才能及时借助法律手段,化被动为主动,规避贸易风险。

猜你喜欢
柯桥摩擦面料
怎样区别不同面料?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幼儿绘画展
锦绣如织
柯桥区稽东镇中心幼儿园幼儿美术作品展示
柯桥区稽东镇中心幼儿园幼儿美术作品展示
摩擦是个好帮手
动摩擦因数的测定
郁嘉绮??《松》
奢华提花
意大利2017春夏面料流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