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背景下贫困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9-09-10 07:22陈攀峰杨蕾
环球市场 2019年30期
关键词:贫困村精准扶贫思想政治

陈攀峰 杨蕾

摘要:为了解精准扶贫背景下贫困村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笔者以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及承德市围场县贫困村为调查对象,采用实地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贫困村村民的政治信仰、素质能力、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调查,既看到贫困村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取得的良好成绩,也发现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精准扶贫;贫困村;思想政治;研究

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脱贫攻坚工作亦不例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提升到新的高度,就扶贫开发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开发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深化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为我们做好新时期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思想保障。

一、脱贫攻坚背景

近3年多来,青龙满族自治县和围场县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以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精准扶贫决策部署,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完善路、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扶贫实现“造血”;立足长远,强调精神扶贫和发展教育事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内源扶贫,全县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8年底,全县贫困村基本摘帽,贫困人口基本脱贫,全县基本完成脱贫任务。本人于2016年—2018年精准扶贫驻青龙县张庄村两年,基本经历了全村脱贫出列的全过程。

二、脱贫攻坚中存在的思想问题

(一)贫困群众发展动力不足。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扶贫工作越来越重视,各项优惠政策不断落地,部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动性不但没有增强反而有所降低,依赖性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增强,成为精准脱贫的一大障碍。有的缺乏信心,患得患失,在面对产业扶贫等优惠政策时害怕亏本而不敢大胆尝试,对一些能够带动致富的龙头企业或优质项目不信任。部分贫困群众“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上级送小康”,“等、靠、要”思想严重,脱贫致富意识很弱,内生动力不足,还没有形成“群众干、干部帮”的思想自觉和良好氛围。

(二)贫困群众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全县贫困人口按年龄结构分类,65岁以上老人占37.28%,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8.17%;按致贫原因分类,因病致贫的40.37%,因残致贫的5.34%,因缺技术致贫的16.71%,因缺劳力致贫的16.17%,因缺资金致贫的13.78%,因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致贫的3.35%,其他原因致贫的4.28%,由于自身条件限制,自身发展能力薄弱。有的虽然对脱贫致富抱有很强的愿望,也能积极主动地响应党委政府的脱贫政策安排,但由于地理条件、文化素质等限制,不知如何脱贫。有的学习能力弱,对国家关于三农、扶贫等方面的政策不了解;有的市場观念淡薄,不能及时捕捉经济信息。

(三)贫困群众陈规陋习难以打破。有的贫困户“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对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习以为常。虽然县镇村多部门多次组织志愿者为贫困户打扫庭院,但由于贫困群众固有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根深蒂固,贫困户自身懒散、不讲卫生,很快又恢复原状,贫困群众生活环境“脏乱差”问题依然存在。

(四)扶贫干部思想有户材公蝴。第一,扶贫工作任务繁重。精准扶贫实施以来,“5+2”“白+黑”“舍小家顾大家”成了广大扶贫[部的真实写照。各种填表、报数、迎查、开会,扶贫部门成了工作强度最大的部门,扶贫干部是加班最多的人员。第二,扶贫工作问责严厉。严厉的问责先于正向激励到来,扶贫干部“流血流汗又流泪”,身心疲惫焦虑,坚守扶贫战线的扶贫干部斗志有所下降,厌战情绪滋生,有的干部提出转岗的要求,有的镇街无人愿意从事扶贫工作。第三,对脱贫攻坚的认识出现偏差,有的认为脱贫攻坚快结束了,可以放松放松了,对2020年大考核、大验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第四,村干部对政策精神学的不深,吃的不透,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缺乏创新精神和责任担当,开展扶贫工作方法不多、内容不够丰富,“慵懒散浮拖”现象时有发生。

(五)行业扶贫部门责任心不强。有的部门认为扶贫工作是扶贫办的业务,主动参与扶贫、合力脱贫攻坚的意识不强。有的单位领导重业务轻扶贫,重项目轻帮扶。有的包保干部习惯于给钱给物的“输血式扶贫”,而不是授之以渔的“造血式扶贫”。有的认为对接的贫困户已经脱贫了,不需要继续帮扶了,对脱贫攻坚的长期性和继续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三、加强脱贫攻坚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大局,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扶智与扶志的过程中,准确把握贫困群众美好生活新要求,有针对性开展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筑牢主动脱贫致富的思想根基。

(一)加强教育引导。充分发挥农行贴近三农、服务群众的优势,强化思想发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开展扶贫政策宣讲,将扶贫政策全面、系统、精准地宣讲到户到人,从思想观念上引导群众主动脱贫致富,帮助贫困人口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自主脱贫的信念,树立战胜困难脱贫攻坚的决心,转变贫困户“等、靠、要”的落后思想观念。

(二)强化激励约束。组织开展‘脱贫争先示范户”、“孝心之家示范户”、“卫生家庭标兵”评选表彰活动,对评选出来的先进典型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发挥正向激励作用。强化典型培树,通过扶贫对象现身说法,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广大群众比、学、赶、超的内生动力,引导贫困群众树立积极健康的脱贫意识导向。开展孝善扶贫攻坚行动,通过设立孝善扶贫奖补基金,鼓励贫困群众孝老爱亲、和睦邻里,营造脱贫攻坚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提高致富能力。主动靠前服务,积极发放各类支农、惠农扶贫贷款,放宽贷款申请条件,简化放贷流程,让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增收。加大贷款政策宣传,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的积极性,激发脱贫致富的志气。根据贫困群众创业致富需求,定期邀请各领域专家,对贫困群众开展扶贫政策、现代农业、种养殖技术、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培训。注重运用现场教学、现身说法等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方式开展培训,提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四)增强责任意识。组织广大干部认真学习贯彻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用思想政治引导扶贫工作,进一步强化广大扶贫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促进全体党员干部树立正确导向,端正脱贫攻坚工作态度,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工作,以饱满的热情开展工作,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努力。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责任担当、提高本领能力,凝聚加快推进脱贫攻坚的关键力量,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这项重要政治任务抓出成效。坚持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把思想政治建设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持续加强自身建设,真正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

(五)构建多元主体扶贫机制。发挥各类非公有制企业、非政府组织的扶贫力量,动员更大范围内的社会资金参与扶贫,构建多元主体的扶贫机制。一是发挥好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增加精准扶贫资金的供给总量,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二是培养一批专业化的社会扶贫组织,改变当前贫困主体过分依赖政府脱贫的现状,形成政府、社会、贫困人口都能参与的多元化扶贫机制。三是建立助贫非官方通道。加大扶贫宣传力度,增加社会对贫困地区的了解,拉近社会扶贫力量与贫困群众的距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活动,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单位,给予公开的表彰,积累扶贫攻坚的社会正能量。

基金项目:本文章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我省精准扶贫形势下贫困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编号201803120146)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攀峰,男,硕士,副研究员职称,主要从事高校教育管理研究、党建研究及人力资源管理研究。2016年—2018年精准扶贫驻村2年,对贫困村现状及建设亦有所研究;

杨蕾,女,硕士,高级政工师职称,主要从事高校党建研究、高校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贫困村精准扶贫思想政治
吕梁临县光伏扶贫实现“三个全覆盖”
宽带网络将覆盖90%以上贫困村
脱贫攻坚拉响新警报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