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相结合的发展路径探析

2019-09-10 07:22于敏
环球市场 2019年30期
关键词:社会实践专业化大学生

于敏

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促进大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第二课堂,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为了促进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专业特长,提高服务社会的实际能力,阐述社会实践与专业结合的意义及必要性,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结合的育人功能及现状,论述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结合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化

一、社会实践与专业结合的意义及必要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完善高校素质教育水准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结合专业特长特色,将自身专业优势发挥到最大,既能提高大学生的专业学科素养,又能提升高校实践育人功能。

社会实践注重实际情境与专业知识运用,这是与课堂教学最大的不同之处。大学生立足于社会实践,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这既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灵活运用能力,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也有利于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培育高素质人才。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结合的育人功能及现状分析

(一)校企合作促多方共赢

设立校企合作专业是实现社会实践与专业结合的良好形势,有利于整合校内外实践育人资源,构建高校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机制。新时代我国对人才需求向技术技能型、高端服务型过渡,高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可以根据市场和人才供求关系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在实践中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社会实践助科技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在大学校园受到全体师生的响应,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SRTP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等成为大学校园热门科创活动。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深入基层,了解社会现状,才能改革创新,为社会发展提出可行性方案。社会实践与专业结合是科技创新的根基,立足专业实践,可以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加大科技成果转化。

社会实践要真正做到服务自己、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就必须增强高等院校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互为补充,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辅相成,共同实现育人目标。现阶段高校社会实践存在的限制与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不强

若社会实践与专业之间缺乏密切联系,会造成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并不能帮助其择业就业,从而不愿意参与社会实践,降低了大学生实践活动的体验性和主动性。有些高校甚至还存在部分教师认为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毫无联系,提出了“实践不能给专业学科学习提供帮助,相反会给学生过度放松玩耍创设条件”的说法,这样一来教师不能帮助学生获得能力的提升,在活动中无法提供专业性强的实践指导,没有老师提供便捷的途径与方法,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大大降低f31

(二)社会实践内容形式缺乏创新

时代在进步,职业岗位对专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有些高校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还固守原有模式,没有融入时代元素,从而导致社会实践与社会进步、时代发展有脱节现象。如果这样,即便社会实践与学科专业结合,也会存在形式守旧、内容过时的现象,既不能满足时代需求,也不能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结合的发展路径

(一)社会实践资金保障

学校等应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将部分资金投入社会实践专业指导方面,确保专业指导活动正常进行,为社会实践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保障。当然,基于实际条件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社会实践专业化指导工作的经费相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总体经费来讲还是比较少的,只要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正常开展的高校都应该给予社会实践活动专业化指导相应的经费,或者各高校可以采用灵活变通的方式,从用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总体经费中切出少部分经费用来开展社会实践专业化指导工作。

(二)社会实践时长要求

活动时间短,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既不能为社会提供需要,也不足以从中学本领、长见识,制约了大学生实践的深入程度,使部分实践活动只能“浅尝辄止”,活动形式较为单一且模式化,无法形成品牌活动、特色活动,也难以取得应有的社会积极效益。

(三)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

把活动提升为项目,有利于从宏观上对社会实践活动加以把握和引导,要加大成果转化,服务社会发展,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依托实践基地,学生利用专业化知识和实际行动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项目化管理可以更好的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挖掘大学生蕴藏的潜力与新生力量,培养有实效、专业化的大学生实践队伍,传承优良的大学生志愿精神、团队精神。

(四)社会实践专业化推进

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及中宜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配套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等相关文件精神,不断将社会实践与专业结合推上一个新台阶。努力通过学校重视、教师关注、社会配合等为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化指导工作营造氛围,创造条件。

高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让老师发挥专业用处,学生体会到好处,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样不仅能让大学生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发现自身的短板与不足,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知识储备,还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兴趣与热情,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网页-《“四点希望”指明青年發展方向-中国教育新闻网》.

[2]阮俊华.知行合一实践报国:大学生从社会实践走向成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李微.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18,20(9):74-78.

[4]网页-《专业化指导: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

[5]王孝坤.知行合一教育教学理论职业教育应用对策[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22-24.

猜你喜欢
社会实践专业化大学生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区域教学视导: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