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体结合背景下淮安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9-09-10 07:58张雪娇
体育风尚 2019年12期
关键词:竞技体育

张雪娇

摘要: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数理统计法,通过对教体结合背景下淮安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两种不同培养模式分析对比研究,得出有关结论:淮安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主要依靠地方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推动,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即以体育运动学校为主、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辅,两种不同“教体结合”培养模式,在备战大型体育赛事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是教体结合在地方的成功实践。

关键词:教体结合;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淮安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浮现出了较多的问题。本研究通过研究教体结合背景下淮安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找出影响淮安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因素,希望能够就构建适应新时期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淮安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可操作的发展建议,提出构建淮安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因此,本文对于淮安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不同“教体结合”培养模式对比分析

经过实地调研考察发现,目前淮安市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模式各有特色,后备人才培养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主要包含了“独立培养”与“联合培养”两种模式。独立培养模式是指兼顾运动员的文化学习与训练,集中学校的资源、师资力量独立完成运动员培养的模式,目前主要载体形式是业余体校。独立培养模式与教体结合模式密不可分,独立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各级各类业余体校集中办学与训练,整合了学校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统筹师资配备、学术科研及日常训练,从而保障了竞技体育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

“联办模式”是指淮安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与各县区业余体校分工协作,联合参与训练、管理的一种模式,主要载体形式是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淮安市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通过选拔、招收具备体育特长的运动员,培养与管理其日常的文化学习与生活,联合业余体校高水平运动队或俱乐部定期进行训练指导。

二、不同“教体结合”培养模式下影响因素

(一)政策支持和管理体制机制因素

在训练效益方面,体育职能部门对于二者的管理皆为选出好苗子、系统科学地训练、输送人才。但在育人方面,体育传统校更全面地将学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结合。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来看,淮安市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集中式管理体制明显更具科学指导性;但在体育训练效果上,淮安市省级业余体校的分散型管理制度更有针对性。

(二)后备人才培养经费与理念因素

在对实地调研分析中可以得知,目前无论是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还是体育运动学校,其工作经费都是严重依赖政府拨款,其实大部分的学校培养经费是严重不足的,大部分学校也仅仅维持基本运行。对于淮安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理念上创新意识不够,目前无论是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还是体育运动学校,在培养理念上仍然存在计划经济的思维。

(三)教练员师资队伍队伍因素

目前影响教练员队伍的建设的主要因素,具体可包含:教练员自身的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教科研能力、学历情况等。除此之外,工作的环境、薪资报酬、工作压力、师资结构配比等因素亦对教练员队伍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较为直观的数据中发现,淮安市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偏年轻化。可以看出,偏年轻的教练员队伍在教学训练、教学经验上明显经验不够。通过调查还发现,大部分学校将教练员的职称晋升与省市级比赛成绩挂钩。这样的现象,不仅给教练员增加了压力,更多的是影响了教练员队伍的整体情绪积极性。

三、淮安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一)建立并完善全方位后备人才培养体制

淮安市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运动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打造学校自身品牌。通过政府、学校和市场三方共同投入,不断加大经费投入与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通过政府主导、部门支持和社会参与等渠道不断建立并完善全方位的后备人才培养体制。

(二)建立完善多渠道人才输送机制

淮安市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科学布局竞技体育规划,全面推进淮安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模式可持续发展,配合体育行政部门加強市级体育传统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充分利用市直重点中小学的场地、办学规模、经费等资源,积极鼓励引导省级体育传统校和业余体校根据学校工作实际,成立青少年竞技体育体育协会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通过协会或俱乐部组织布点学校培训、观摩、比赛、交流等活动,推动淮安市竞技体育稳步发展。

(三)重视后备人才培养干部队伍建设

高度重视教练员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和提高教练员的爱岗敬业精神和政治素养、创新能力和科学训练水平。有计划地选拔具有较好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发展潜力大的教练员;全面实行教练员聘任上岗制,建立完善的激励政策,努力为竞技体育教练员的成长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唐红明,刘新光.“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02):92-93.

[2]胡小明.从“体教结合”到“分享运动”——探索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新路径[J].体育科学,2011(06):5-9.

猜你喜欢
竞技体育
浅析青少年拳击爱好培养的重要性
兴奋剂对中国女子竞技体育的影响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研究
探究竞技体育科技服务模式及影响因素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产权困境”下我国运动员培养模式探究
生理学视角下减量训练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