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工科背景下培养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重要性

2019-09-10 08:37刘慧颖计美娇
环球市场 2019年30期
关键词:新工科创新创业大学生

刘慧颖 计美娇

摘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兴办之本、强国之需。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大学生创新创业已呈星火燎原之势。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职业素养及岗位适应能力,提升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教育的重要部分。聚焦如何高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新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务院[2015]36号)不仅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格雷高校付诸实施的指导性文件,标志着“创新创业教育”已上升至国家教育的战略层面。传统工科教育与新兴产业、新经济发展的脱节催生了“新工科”教育的提出和落实,资“复旦共识”和“天大行动”以来,各类型大学均开始对现有人才培养中的工科教育模式、时间创新创业教育等开展了改革和创新。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新工科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新工科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产物。

一、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背景

在新工科的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只有勇于实践创新,敢于探索人才培养新道路和服务社会模式,才能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新工科人才的培养在促进社会市场经济发展及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提高中骑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是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重要实践基础。

人类的生产力发展历程中,经历三次工业革命,现在已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事宜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对新工科人才的培养要求人才需要具备交稿的信息技术能力、网络智能技术应用水平以及交稿的科研创新能力。为了能在“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和推进及虚拟经济繁荣发展中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迫切需要创新技术的发展及促进实体经济的振兴繁荣。在新工科发展背景重新构建的现实情况下,有效结合新经济、新技术、新社会、新产业发展,不断优化和贯彻实行工科人才创新实践教育模式,构建全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经济发展及创新教育水平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为应对金融危机挑戰、重振实体经济,扎住新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机遇,在世界新一轮工业教育改革中发挥全球影响力,国家正在试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50”、“互联网+”等重大战略。高校为为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在未来全球创新生态系统中占据战略制高点,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新工科人才。我国高校应以新经济、新产业为北京,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建设适合新产业新经济、传统工科和新兴工科相结合的学科新结构,探索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达到我国新经济、新产业发展对大学生的素质能力要求,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二、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加之往届待业学生的巨大数量,致使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不断向技术型、科技型转变,对专业知识过硬、思维创新性高、创造能力较高的高校毕业生越发青睐,甚至成为炙手可热的重要人力资源。因此,在新工科背景下,学校应该在教学和实践训练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思维和创业意识,以促进学生成长发展,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向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二)深化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式

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为了应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挑战,要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政府、行业、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协同育人体系。想要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重点是要更新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培养方案。在高校育人体系中加入创新创业的内容,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有利于提升高校育人能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向更好方向发展。

(三)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

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内有所发展,立足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吸纳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因此就业单位对此类学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未来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大学生会更容易、更快的融入竞争激烈的、快速变化的社会之中,更快的适应岗位需求。因此,在大学期间增加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现代社会。

(四)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

1999年高考扩招后,高校毕业生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然而就业岗位却没有随之而增加,截止2018年本科应届毕业生已高达820万余人,导致就业岗位严重供不应求,致使高校毕业生面临待业的窘境。同时,2007年后国际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经济发展疲乏,近几年我国政府又颁布延迟退休政策,致使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为了缓解这种毕业即失业的窘境,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因此,在学生在下就读期间增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参加创新创业比赛,有助于增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技能,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缓解就业压力,解决社会难题。

参考文献:

[1]翟菊叶,陈兴智,杨枢,张钰,陈春燕.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6).

[2]刘允峰,杨玉强,韩丽艳.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3).

[3]张占东,姚利花.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8).

[4]梁快,胡顺仁,李双,郑大青,刘伟.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7).

[5]杨瑞君,韦丽华,王笑妍,许昌满.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路径探析——以机械电子和计算机类学科为例,2019(7).

[6]张凤涛,杨孝文,杜春雨.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改革路径探讨[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8).

注:项目名称: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对策研究 项目编号:2018dlskyb267 项目来源:大连市社科联。

作者简介:刘慧颖(1987-),辽宁大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计美娇(1986-),辽宁大连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新工科创新创业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