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指南

2019-09-10 07:22薛锋徐姚姚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

薛锋 徐姚姚

[摘 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党坚持群众路线必须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的要求而展开,要始终以《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的基本精神为指导,始终把《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作为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指南。党的性质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归宿;党的指导思想为党的群众路线提供思想指导;党的基本路线为党的群众路线提供具体路线;党的建设五项基本要求为党的群众路线提供具体要求。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根本指南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71(2019)05-0038-07

《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以下简称《党章·总纲》)是《中国共产党章程》(以下简称《党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党章》的最高原则和总要求,在《党章》中具有崇高的地位,是其他各章的总概括,其他各章是总纲的具体化和展开。从七大《党章》开始增写总纲,“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完全成熟”。[1]《党章》是指导党一切活动的纲领,“党章是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2]遵循《党章》、按照《党章》办事,是党的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基本保障。毋庸置疑,党的群众路线也只有在遵循《党章》,尤其是要遵循《党章·总纲》的前提下,才能获得持之以恒的强大生命力。可以说,“党章作为党的根本大法,忠实地记录了党的群众路线随着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不断推进而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轨迹,既是群众路线教育的最好教材,也是群众路线实践的根本指南”。[3]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根本工作路线,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制胜的一个重要法宝,也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重要法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正面临着多种挑战和难以预料的多种风险,党在工作中脱离群众、危害群众利益的现实可能性正日益增大。有鉴于此,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路线更要紧紧围绕《党章·总纲》的基本内容与具体要求而展开,特别是要始终以《党章·总纲》的基本精神为指导,始终把《党章·总纲》作为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指南。因此,为了使广大党员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发生脱离群众的危险,必须使广大党员从思想上和理论上深入认识和理解《党章·总纲》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指南。因此,探讨该问题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现实问题。

从中国共产党《党章·总纲》的有关内容来看,主要对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基本路线与党的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总体概括和说明,本文也主要是依据《党章·总纲》这几个方面及其相关内容的发展演变,对“《党章·总纲》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指南”这一命题进行论证分析,以凸显党的群众路线必须遵循《党章·总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党的性质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归宿

中国共产党从其成立之日,就体现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并逐步成为领导中国广大工农群众革命的核心,乃至后来伴随中国历史的发展,转变成为领导广大工农群众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核心。在七大《党章·总纲》中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是它的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即使在明显存在一些不足的九大《党章·总纲》中,其第一句话也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在十大《党章·总纲》中,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句“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的表述。在十二大《党章·总纲》中,关于党的性质表述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种表述一直沿用到十五大《党章·总纲》。在十六大《党章·总纲》中则改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表述,一直沿用到十九大《党章·总纲》(2017年10月24日通过)中,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共产党《党章·总纲》中对党的性质最为科学和完整的表述。

依据中国共产党《党章·总纲》来看,对党的性质概括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呈现出了由简单、笼统逐步到科学、具体的演变历程,经过了一个从单纯强调阶级性到同时强调阶级性与先进性并重的发展过程。一方面,虽然不同时期《党章·总纲》中对党的性质表述有所不同,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一作为无产阶级政党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阶级属性是始终没有改变的。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也已表明,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一切路线、方针、政策,在体现了其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一根本阶级属性的同时,党的群众基础也不断扩大。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党章·总纲》中对党的性质界定,改变了从十二大《党章·总纲》一直沿用到十五大《党章·总纲》中的表述,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方面,从“一个先锋队”到“两个先锋队”的变化,在强调党的阶级属性的同时,又体现了党与群众亲密无间的密切联系,既巩固了党的阶级基础,又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明确了党的人民性和群众性的特点。另一方面,从十二大《党章·总纲》中“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这“一个代表”的概括性表述到“三个代表”的具体性表述,体现了党的先进性。

一个政党的性质,主要是指该政党本身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从一定意义上说,党的性质是党的阶级属性与它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和世界观的统一。任何政党都有其一定的阶级基础,反映本阶级的世界观,并为本阶级服务,代表本阶级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利益。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党的性质中,最根本的是党的阶级性。”[4]从当前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来说,除了指其阶级性,还应包括其先进性,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最本质的属性。因此,从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利益与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由以上的分析研究,不难得出结论: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要保持党的性质必然坚持群众路线,在工作实践中必然把群众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思群众之所思,想群众之所想,舍此则无法保证其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靠什么?最重要的就是靠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也是在工作实践中遵循《党章·总纲》、保持党的性质的具体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伴随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逐步展开和深入发展,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风险,出现了党的阶级性淡化的倾向,甚至党内混進了一些反党、反社会主义、破坏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坏分子,出现了一些危害无产阶级根本利益和危害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贪污腐败分子。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党的群众路线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和失误,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因此,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建设中,必须进一步加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把遵循《党章·总纲》、保持党的性质作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归宿,为进一步保持、纯洁党的性质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二、党的指导思想为党的群众路线提供思想指导

中国共产党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始终以先进的科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其指导思想有一个从确立到不断丰富、发展的历史过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实际的指导思想,……在思想上以马克思主义为当然的指导思想”。[5]此后,伴随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党的指导思想也不断发展演变。在1945年中共七大的《党章·总纲》中,第一次明确确立了党的指导思想,经过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2002年的中共十六大、2007年的中共十七大、2012年的中共十八大和2017年的中共十九大,使党的指导思想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分别增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党的指导思想确立、丰富发展的过程中,有两个里程碑式的标志事件,亦即中共七大和中共十九大。在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总纲》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在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上,这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写入《党章·总纲》,并把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开端,为以后把更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写入《党章·总纲》,并把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创造了先例,开辟了道路。而党的十九大《党章·总纲》中,把党的指导思想表述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到目前为止,这是对党的指导思想最为完整的表述,是对以前历次《党章·总纲》中关于党的指导思想表述的丰富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从最初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逐步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一发展过程表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思想理论武器,是为全世界工农群众、劳苦大众等一切无产者翻身得解放服务的。因此,中国共产党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及其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逐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和具体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这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建设取得成效、改革取得成功的思想理论武器,是为中国广大工农群众摆脱被压迫的历史命运、解决温饱、脱贫致富并逐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服务的。因此,无论马克思列宁主义还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其服务对象都是以工农群众为主体的一切劳动者,是广大人民群众获得解放、争取民主权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理论武器。

党的指导思想,亦称党的行动指南,是指导党全部活动的理论体系,是党各方面建设的理论基础。因此,在《党章·总纲》中把党的指导思想放在了“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的战略地位,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党在不同历史时期胜利完成各项工作和任务的具体指针。就党的群众路线这一问题来说,毋庸置疑,长期以来党之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主要是因为党在执行群众路线的实践中始终是以党的指导思想为具体指导,才能在不同历史时期积极、灵活并成功应对复杂多变的时局和来自多方面的风险和考验,克服重重困难,做一切事情都能够做到或基本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要求,才能最终圆满完成各项工作和任务。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时期,党的群众路线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具体指导,依靠人民群众,先是取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并建立了新中国,后是在早期建设社会主义方面进行积极、努力地探索,既有成功的理论建树又有失败的经验教训;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党的群众路线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具体指导,依靠人民群众,成功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这条道路上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具体指导,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依靠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因此,历史实践证明,不论任何时期,党坚持群众路线必须以党的指导思想为具体指导,才能确保群众路线的正确方向,才能确保群众路线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任务。

三、党的基本路线为党的群众路线提供具体路线

在《党章·总纲》中,对于党的基本路线的表述也有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在党的十四大《党章·总纲》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之前,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总纲》中并没有正式对基本路线的问题进行专门的说明和表述。类似基本路线的内容,在党的七大、八大《党章·总纲》中使用“任务”来指代,在党的九大、十大《党章·总纲》中对其没有明确的词语指代,党的十一大《党章·总纲》使用了“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的说法,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党章·总纲》使用“在现阶段的总任务”来表述,党的十四大到十九大《党章·总纲》都固定使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核心内容都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从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工作情况来看,不同历史时期由于党的具体工作和任务不同,党在实际工作中确实制定并执行过不同的总路线或基本路线,只是在同时期的《党章·总纲》中并没有进行明确说明或表述而已。对此,已有不少学者专门进行过相关研究,有学者就总结指出:“从1987年至今,许多学者都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共提出并执行过五条总路线或基本路线,即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6]一般认为,在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的或基本正确的;而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虽然也有其合理的一些因素,但普遍被认为总体上是错误的。

从实践来看,在不同历史时期,党的群众路线都是与坚持基本路线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实际工作中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党的群众路线为党坚持基本路线打下了雄厚的群众基础,提供了力量源泉;另一方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为党的群众路线确立了正确方向,指引了目标和航道。比如,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指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任何别的革命,它只能是和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一历史时期,两者体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一方面,其中的“人民大众”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就分别体现了“一切依靠群众”和“一切为了群众”的群众观点。在革命实践中,党也正是坚持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才最终完成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任务;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党的群众路线的成功实现,也是在这个总路线的指导下,围绕总路线中“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总任务,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做到“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才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再比如:党的十九大《党章·总纲》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表述,其中的依靠力量仍为“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目标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中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党坚持这条基本路线也同样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反之亦然,党的群众路线也离不开这条基本路线的具体指导。江泽民曾经指出:“我们在按照党的基本路线制定和执行具体方针政策时……在工作中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依靠广大群众……。与此同时,要切实加强党在工人群众中的工作,增强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7]实际上,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来分析,“贯彻实施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既是党的执政经验的总结,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本质要求”。[8]因此,从党的基本路线与党在实际工作中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的这种密切关系来看,就不难得出结论:在不同历史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离不开党的基本路线的具體指导。

党的基本路线,亦叫总路线,“它是总揽全局,为党在一定历史阶段中的全部工作确定方向、目标和航道的”。[9]毛泽东也曾经明确指出:“如果真正忘记了我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我们就将是一个盲目的不完全的不清醒的革命者,在我们执行具体工作路线和具体政策的时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左右摇摆,就会贻误我们的工作。”[10]这是强调了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性。党的基本路线在《党章·总纲》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党完成各项工作和任务都必须始终坚持的总路线,否则一旦脱离基本路线的正确方向,党的各项工作和任务都必将遭受重大挫折,已经获得的成绩也终将不复存在。因此,在党坚持群众路线过程中,同样也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从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具体工作中按照当时基本路线的具体要求做好群众路线工作,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历史实践已经证明,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工作中,之所以能够做到或基本做到坚持群众路线,主要是因为党在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依靠群众力量,做到在实践中能够及时发现并成功纠正党的群众路线的偏差和失误,从而使群众路线不论遇到多大的风险和困难,都始终能够沿着正确或基本正确的方向贯彻执行下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一定程度上说,党能否正确坚持群众路线,甚至决定着党的前途和命运。从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党的群众路线正面临着多种前所未有的风险和考验,更容易偏离正确的方向和路线,而成功应对这些风险和考验的重要保障就是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因此,在现阶段实际工作中,要始终以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指导路线,按照党的十九大《党章·总纲》所论述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其基本路线的具体要求,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相信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和创造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沿着正确的路线坚持下去。

四、党的建设五项基本要求为党的群众路线提供具体要求

依据《党章》具体内容的发展演变来看,从七大《党章》增加“总纲”这项内容开始,在历次党的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总纲》中,都有关于党的建设问题的具体要求。到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党章·总纲》,把党的建设就相对精准地总括为“坚决实现三项要求”,党的十四大《党章·总纲》把党的建设又增加一项具体要求,确定为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四项基本要求”,并一直沿用到十八大《党章·总纲》中,党的十九大《党章·总纲》又确定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五项基本要求”,即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坚持从严管党治党”这一项具体要求。从十九大《党章·总纲》具体来看,关于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五项基本要求”,亦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民主集中制”与“坚持从严管党治党”。党的群众路线是党在实际工作中克服各种困难的制胜法宝,党能否真正做到坚持群众路线,决定着党的一切工作的成败得失。因此,从党的建设实践来看,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建设内在包含的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有鉴于此,在具体实践中,党要真正长期坚持群众路线,必须以《党章·总纲》中确定的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五项基本要求”作为具体要求。在此,仅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基本要求为例,加以具体论证。

一个政党的宗旨,亦即是指该政党存在的根本目的和意图。不同的政党由于其性质的不同,必然具有不同的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其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国内外一切其他阶级政党的重要标志,也是全体党员一切行动的指南和最高准则。实践表明,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坚持群众路线的实践中,都一以贯之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工作中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真心实意地甘做人民群众的公仆。实际上,在实际工作中党之所以坚持群众路线,就是为了在工作中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确保顺利完成预定的各项工作和任务,其最终目的和出发点还是为了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党的十二大《党章·总纲》中明确指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这种说法一直沿用到党的十九大《党章·总纲》中,都是重点强调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一致性。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自十二大以来,在《党章·总纲》中一直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的基本要求之一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当然,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的其他各项基本要求,对于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长期以来,党的群众路线之所以能够顺利地贯彻执行下去,而且在群众路线实践中取得了辉煌成绩,从理论上分析其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党在群众路线实践中始终贯彻执行了《党章·总纲》中关于党的建设的各项基本要求,肯定是毋庸置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面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挑战,党在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或执行过程中,脱离人民群众的危险正日益增大。这种情况,一方面,凸显了党在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党坚持群众路线需要付出前所未有的努力和艰辛。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为了确保党的群众路线能够深入贯彻执行下去,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黨章·总纲》中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五项基本要求”作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要求,在工作中力争减少群众路线实践的偏差和失误,尽量避免党的所作所为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背离的现象。否则,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句空话,在实践中就会成为仅仅流于形式的表面“文章”,党的工作就很难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最终会使党的事业遭受挫折。

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看,《党章·总纲》既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归宿,又是其目的和宗旨。因此,在实践中时刻要以《党章·总纲》作为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指南。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在遵循《党章》,特别是《党章·总纲》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基本路线与党的建设等几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和基本精神,认真规范和开展一切有关群众路线的实践活动,才能确保其沿着正确的方向长期发展下去,并永葆青春与活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支柱,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1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群众路线,按照《党章·总纲》的要求,努力探索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实现路径,才能在具体工作中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党的十九大《党章·总纲》中,明确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这是宣示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一种优势,实际上也是要求全党要充分利用这个“最大政治优势”,在工作中要“密切联系群众”。同时,在党的十九大《党章·总纲》中,也明确指出:“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这是宣示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后所面临的一种危险,实际上也是要求全党要时刻警惕这个“最大危险”,在工作中不要“脱离群众”,因为实践已经证明:“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由于国内外各种环境复杂多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组织,乃至每一个党员,在实际工作中都时刻面临着“脱离群众”这个“最大危险”。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考虑,依据《党章·总纲》有关内容的发展演变,论证《党章·总纲》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指南,旨在为党中央实施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一系列的教育学习活动提供深层次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并期望以此能够为党的建设提供某些有益启迪。

参考文献:

[1]李君如.七大党章对中国革命和党的建设的创造性贡献[J].中共党史研究,2015(6):19-23.

[2]习近平.认真学习党章 严格遵守党章[J].求是,2012(23):9-10.

[3]曲云进.群众路线始终是党章中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章程中群众路线思想的历史考察[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3):15-20.

[4]叶笃初,卢先福.党的建设辞典[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11.

[5]田歧立.指导思想演进与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J].理论月刊,2013(4):33-36.

[6]高正礼.“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之管窥[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17(2):22-26.

[7]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1.

[8]王香平.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基本路线的历史演变及其经验启示[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17(2):14-21.

[9]孙武学.新时期党建基础理论教程[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100.

[10]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6.

[11]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1):3-7.

(责任编辑:育 东)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规划研究项目(群众路线专项)“新媒体视域下和谐党群关系建构研究”(13CQZJ05)。

[收稿日期]2019-08-29

[作者简介]薛锋(1970—),男,山东汶上人,法学博士,山东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理论与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徐姚姚(1995—),女,山东郯城人,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坚持群众路线是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王道”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