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分级管理模式初探

2019-09-10 07:22崔峰
信息技术时代·上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网络安全

崔峰

基层一线单位,受信息化设备终端数量多,放置分散,使用频繁等因素影响,加强技术预防和人员、制度管理工作尤其重要。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分级管理模式的探讨研究,设立部门级管理员,分摊管理范围压实管理责任,强化了一线部门综合应对能力,从而确保了网络信息完全,为快速有效维护计算机网络,排除故障,应急处理等关键目标提供了有利前提。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措施;分级管理

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加上别有用心的人为破坏,出现了许多潜在的发展矛盾和网络风险,各类事故屡见不鲜。如:设备损坏、网络瘫痪、信息外泄、数据丢失等,这些事故直接或間接造成了巨大损失。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维护工作越来越得到重视,预防事故、处理紧急问题、防止安全问题扩散等成了各单位重点工作项目,这一现状迫切需要配套适应的管理模式支撑。

1 基层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设备推广普及与维护能力全面延伸不同步的矛盾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计算机网络在各行业的应用得到普及,发展和推广速度十分迅速,但是,从实际来看,对维保人才培养没有迅速跟进。随着科技的发展普及,操作人员不断学习,初步掌握了简单的维保技术,但在计算设备更新速度加快和人员岗位调动频繁的情况下,基层部门设备维护能力仍十分不足,基层一线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维护能力需要持续加强,以便准确及时消除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

1.2 重点管理保障要求与使用人员普遍认识不到位的矛盾

各类软件系统开发和手机APP的使用,方便了大家的工作学习,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由于偶然或人为的因素,时常出现网络遭病毒感染或黑客攻击,系统的安全、稳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瘫痪、数据泄露等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损失。通过数字证书、账号、文件加密、设置防火墙等手段,升级强化系统设备的安全保障日益显出重要性。基层一线操作人员在思想上普遍对风险隐患的重视程度不够,处理风险隐患的能力欠缺,因操作不当形成的安全漏洞,造成信息泄露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给基层一线的工作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

1.3 管理制度和方式与一线真实需求和使用习惯之间的矛盾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是由专业人员根据安全需要,结合现行制度编制,制度的内容与操作人员习惯和使用需求对接性不强,制度一方面可以纠正和避免不良的操作习惯,但也可能限制了基层一线的真实需求,限制使用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往往成为基层违规操作、违反制度的主要原因,另外,为保障网络安全,基层单位的内、外网系统处于隔离状态,很多资料在内、外部间流转,给实际工作造成了时间上的损失,降低了工作效率。

1.4 故障发生的突然、迅速、高危性与管理人员发现晚、判断难、处置慢的矛盾

计算机网络安全事故一般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存在事故发生的突发性。无论是内部人员私获信息,还是黑客破坏数据攻击系统,都是隐蔽操作,有针对目标,攻击突然,行动准确迅速,危害也较为严重。攻击选择的切入点多集中在系统的末端和基层,因为系统的中央防护是比较全面和专业的,而一线对系统的安全防护意识差,对新病毒和新攻击形式掌握少、获取慢,对判断网络异常和故障应急处理的经验少,这就成了网络安全高危区。

2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常见防护对策

2.1 提高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意识

要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不仅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也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确保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不会进行错误操作,有效避免个人信息的泄漏状况。通过典型案例培训,提高全员思想认识,明确黑客攻击的主要对象,不断修善弥补系统漏洞。通过培训使全员认识到病毒和黑客攻击的重大危害;通过教育引导,让大家养成设置复杂密码的习惯,在密码设置过程中,尽量排除相同或相似的密码,要定期更换密码,采用字母(大、小写)、数字、符号相结合的密码方式。

2.2 加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技术投入

为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有效防止数据盗用,网络损坏和数据丢失,多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安装和定期更新杀毒软件;加强对服务器的管理,规范和限制网络使用;使用数字证书及文件加密技术;集中设置防火墙安全策略,使用过滤技术以及网关技术。

2.3 注重网络信息安全立法和规范健全制度管理

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认识到网络信息安全事关国家安全。为最大限度降低网络破坏对软、硬件设施的损坏和对工作的影响,需要不断健全和规范内部网络安全管理机制,用制度约束行为,提升问题应对能力,减少内部操作失误,降低外部攻击机率,从而最大限度的规范使用网络及其设备。

3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分级管理模式探索

信息设备数量多存放分散,紧急情况难以及时处置,无法实现同时处理。设备故障的排除一般较为紧急,第一时间准确判断故障原因,迅速展开处理尤为重要。

3.1 分级管理模式

在各部门一线站点设立“集中管理责任人”及“部门信息管理员”岗位,实现“分层划片”承包,在使用人为信息设备第一责任人的基础上,确定第一管理责任人,并选取“部门级管理员”,负责信息安全工作和设备管理维护。可以对基本故障的判断、维护进行处理,本着问题不瞒报、不耽搁、不误判的原则迅速做出处理,减少中间环节,缩短工作时间,提升工作效能。

3.2 分级管理模式主要开展内容及成效

3.2.1 开展分级培训。传统的集中培训无法顾忌每个人短板和不足,分级培训,明确部门信息管理员的培训职责,有针对性解决部门内重点问题。通过针对性培训和时时提醒的优势,最大限度的解决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部门信息管理员,要做好部门内培训。

3.2.2 实施分级维护。维护管理工作由原来的统一维护,转变为分层级维护,专职人员指导抽查。避免了集中管理保养维护时,因机器多造成的检查时间短、维护周期长的问题,因日常运行状态不了解造成的维护不全面、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日常简单维护有人分担了,专业维保人员就有更充足的时间解决疑难问题,对部门信息管理人员进行指导,从而对判明机器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隐患,保障设备高效运行等有极大提升。

3.2.3 使用分级监管。通过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维护及监管运行权利的下放,真正提升了部门信息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主动性,提高了全员的责任意识。通过单位专门的监督机构提供的指导,确保部门内监督工作的具体落实,从而以准确严格的监督目标与防范措施,从根源上减少了出现事故的机率,同时也能明确权责,及时处理查找原因。

3.2.4 故障分级排除。通过故障分级排查,明确了责任分工,为相关信息设备的检查测试缩短工作时间,通过每一级管理人员对应工作职责,启动应急方案,达到部门内问题及时解决,需外部人员配合维护问题一次性解决,因其他复杂问题需专业人员维修的不跨天解决,设备及网络故障排除过程、效率都显著提升。

計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分级管理模式促进基层工作开展,提高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效率,减少和避免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分级管理模式调动了部门全员积极性,发挥了“各级信息管理员”作用。

参考文献

[1]谭远波.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及其防护策略的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8(13):234

[2]张万强.探析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对策[J].化工管理,2017(6):162.

猜你喜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网络安全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信息安全不止单纯的技术问题
全国多地联动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
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与防范措施
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还看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