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生作业批改误区及解析

2019-09-10 07:22杨方莲
南北桥 2019年13期
关键词:教学误区作业批改解决策略

杨方莲

【摘    要】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作业能够帮助他们迅速回顾学过的数学知识,及时应用学过的数学技能,在回顾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同时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巩固自己的数学知识。对教师来说,数学作业能够帮助教师及时获得学生本阶段内学习知识的效果反馈,强化数学课堂已经教授的数学内容,在获得反馈和强化知识的同时和学生保持密切的沟通和联系,让双方达成一个课下的良性互动。因此,小学生数学作业的批改不仅影响着教师教学信息的反馈情况,还影响着学生的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作业批改  教学误区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3.144

小学生数学作业的批改结果昭示着近期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向教师反馈着近期的教学问题和教学影响,批改的过程则是双方进行交流和互动的过程,数学作业的批改关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教师进一步的教学计划,对教师和学生都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简要分析在小学数学学生作业批改过程中,教师容易踏入的批改误区,简要分析走出误区,解决问题的实效性策略。

一、小学数学学生作业批改误区

(一)批改主体单一

在大多数教师进行小学生数学作业批改的过程中,批改的主体一般比较单一,就是以教师为主。以教师为主的批改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了批改过程,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让批改作业的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是教师在时间上和精力上的问题,教师的实际教学时间是固定不变的,教师需要抽出时间来检查学生全部的数学作业,对教师的时间和精力都是一个挑战。如果教师所带班级的学生数量较多,教师要检查大量学生的作业,再加上学生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不可能完全一致,教师既要浏览他们的作业,检查他们的作业完成进度,还需要将他们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简单的总结,掌握他们的作业完成质量。所以大量的作业批改任务势必会消耗教师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教师除了批改作业外,还需要备课、上课等,所以教师单一的批改地位会消耗教师的教学精力,教师可以适当地将批改作业的任务稍微转移到学生身上,让学生批改作业,这样可以顺便增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情况。

(二)评价标准单一

传统的数学作业评价仅仅以学生作业完成的对错为标准,这个标准过于单一和死板,不利于学生对于自己作业完后情况的总体把握。许多数学教师在评判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时,仅仅是将学生的作业完成与否,作业完成的对错也否展现在批改结果上,仅仅是用简单的对错符号或者等级来评判学生的作业完成结果,这是片面的、单一的、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时,要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和数学学习基础进行综合评判,对学生的作业完成对错与否也不应该一棍子打死,要指点出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优劣,作业完成的好,好在哪里?作业完成的不好,不好在哪里?以便学生今后针对自己的作业问题进行修改和订正,而不是仅仅用甲乙丙丁或者ABCD将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完全概括。

教师指出学生作业对错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教师不要因为最终作业的结果就完全否定了或者肯定了学生。教师同样要指出学生作业完成正确与否的关键之处,正确思路的关键在哪里,学生错误是从哪一步开始出现的错误,教师都要尽量指出,以便学生根据教师批改的结果进行订正和进一步的学习。

二、小学数学学生作业批改的实效性策略

(一)增加学生批改的机会

教师的教学时间和教学精力是有限的,教师作为批改作业过程唯一的主体人物,也会因此损失一些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机会,所以教师可以将批改作业的任务适当地交给学生,让学生担任“小老师”,这也将增强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批改自己的数学作业。很多小学生在完成自己的数学作业之后,并不愿意马上检查自己的作业,而是选择进行其他的作业任务或者去进行一些娱乐活动。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检查的作业习惯,教师可以让学生担任自己的作业批改“小老师”,让学生自己批改自己的数学作业,让学生自己找出自己作业的问题,积累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批改作业。学生自己批改自己作业的时候,难免会有检查不完全,找不出作业存在什么问题的情况。当学生之间互相进行作业的批改时,学生在检查别人作业的同时,也能积累一些数学知识和做题经验。

比如说,教师可以为学生成立作业批改小组,让学生们在小组组长的带领下,将自己的作业交给其他的同学,然后小组同学之间互相批改对方的作业,在批改对方作业的同时可以帮助对方及时找出他们在数学学习上的弱项和缺点,找出其他学生完成作业情况较好的地方自己也可以加以学习。小组同学之间在互相批改的同时也可以互相交流对方的作业完成情况,学习对方作业完成的优点,比如说有的学生在某些做题细节方面容易出现问题,他可以请教这一方面不容易出现问题的学生,有的学生在书写数学算式时总是不太规范,他可以模仿一些数学公正规范的学生。小组内的学生在互相批改作业的同时,也可以传看一下其他同学比较优秀的作业,可以互相交流,达成小组内的良性互动。

(二)丰富作业批改评价的标准

教师需要丰富自己批改作业的标准,首先作业正确与否当然非常重要,要成为教师的评判的首要标准。其次学生的学习态度如何,从学生的书写端正与否、学生的作业完成进度情况、学生的作业完成正确与否等等就能找到答案,学生的学习态度同样应该成为教师评判的重要标准之一,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了,教师要及时指点学生,防止学生出现其他学习问题。最后,教师要注意丰富自己的教学评语,不要仅仅用一些简单的等级划分规定了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要注意多用一些鼓励性的话语,比如说“这一次虽然完成的一般,但老师已经看见了你的努力”、“这一次完成的情况超出了老师的想象,希望你再接再厉,让老师看到你更多的进步!”……教师要注意多鼓励学生,不要一味地用单一的标准去否定学生。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作业批改的结果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总结和教师的教學计划的拓展。为了避免一些容易产生的批改问题,教师应该从批改过程入手,着力解决容易出现的作业批改问题,将学生数学作业的批改过程变成学生和教师进行良性互动,作业批改的结果能够持续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教学误区作业批改解决策略
莫让批改作业成为你的“包袱”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