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中数学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2019-09-10 07:22赵雪聿
南北桥 2019年13期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后进生高中数学

赵雪聿

【摘    要】“后进生”是各个阶段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的学生群体,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导致班级整体教学进度的拖后。所以转化“后进生”是日常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中我就以高中数学为例进行具体的教学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  后进生转化  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3.162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该能够明确的感受到,学生个体在学科知识学习方面确实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例如学习兴趣不同、学习积极性不同、天赋差异、学习能力差异等等,这些差异客观上导致了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效率不同,进而导致学习效果不同,呈现在班级教学过程中就会形成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而在我国普遍的班授制教学模式下,班级学生的参差不齐势必会影响整体的教学进度和节奏,而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体制下,教师通常会选择放弃一部分学生,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后进生”,教学进度和知识难度都按照普通学生来设定,甚至是只照顾到部分有希望通过高考选拔的学生。这种做法虽然契合以往应试教育“人才选拔”、“考试至上”的教育理念,但很大程度上杜绝了一大部分学生未来的可能性,存在一定的教育不公平性。所以当前素质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以来,学校教育重点强调以培养学生的素养和能力为重点,逐步弱化成绩在教学中的决定性地位,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兴趣的培养上,从而追求在分层教学模式下实现不同层次学生最佳的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提供给学生最适合的教育。

本文中我想要探究的是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后进生”的问题。因为从高中数学学科的特点来看,作为一门问题探究类学科,一门需要学生具备较强逻辑思维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的学科,大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进而导致班授制模式下更容易出现班级学生两极分化现象,导致“后进生”群体的出现。并且数学的学科知识结构性和关联性突出,学生一旦落后,那么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引发蝴蝶效应,形成学习方面的恶性循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态度都会受到不良的影响。但高中阶段学生面临高考,数学作为主科之一,在学生未来高考中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所以数学教学过程中转化“后进生”是素质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以来,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那么本文中,我就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结合素质教育体制所提出的各类教学理念,具体谈谈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一、做好基础知识教学

对于“后进生”来说,最欠缺的就是知识方面的内容。并且就如上文所讲,数学的知识连贯性和结构性较强,基础不好更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要想转化“后进生”我们势必要从最基础的知识入手,进而帮助学生重新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首先,在“后进生”转化方面我们要立足现在,做好当前知识的基础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本着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例题准备方面结合所教知识点设定不同难度的问题,例如,我在教学中就会设置一难一易两道例题,容易的题目呈现直观的知识逻辑和最基础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让“后进生”及普通学生能够听明白,而难题则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这样难易结合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班级不同学生的知识学习需求。

其次,在“后进生”转化方面,我们还要基于循序渐进地进行知识的追溯。因为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学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很大程度上在数学以往学习的某个阶段就已经出现缺漏,我们可以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联动,尤其是回顾以往学过的相关内容,从而复习与学习相结合,一步步找到学生的缺漏,一点点拉着“后进生”前进。

二、唤回“后进生”的学习信心

缺乏学习的信心,进而在学习过程中畏手畏脚或者干脆放弃,这是大部分“后进生”的数学学习状态。那么,要想实现“后进生”的转化,我们就要重新帮助其找到学习的希望,进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采取表扬为主的评价模式,因为对于“后进生”来说在学习方面的落后性,导致了其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不自信、退缩心态,这就导致在课堂互动和交流过程中参与感和存在感几乎为零。我们要想让学生恢复学习的动力,就要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采取表扬为主的教學模式,发现学生点滴的进步,给予一定的表扬,让学生看到学习的希望,获得学习的满足感,自然而然的也就具备了学习的信心。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应及时地和学生进行沟通,关心学生的学习心理。因为对于高中生来说,具备了较强的自我意识,所以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十之八九自己是有了解的。通过师生交流既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学生对于教师的信赖,也能够让教师更准确的了解“后进生”的问题及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给出教学建议,提升其学习效果。

三、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对于“后进生”来说,提高知识的学习效率也非常重要。因为对“后进生”来说,学习的难度大且任务相对于普通学生来说更重,所以需要适合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我们要就新知识的学习,给予学生正确的方法指导。例如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本着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给“后进生”群体制定不同的导学案,引导其在知识学习之前先进行一定程度的预习,从而明确知识学习的难点,听课的重点。进而引导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有目的性的做笔记,提升当堂知识的掌握效果。

其次,在课下我们要引导学生制定符合自身能力和习惯的知识复习和短板补齐策略。一方面针对当天所学的新内容,有针对性地给“后进生”群体布置对应的巩固内容,并提醒学生做好课堂知识整理和归纳;另一方面,有步骤性的给学生制定知识回溯的计划,通过新知识延伸出相关的知识点,并针对性的布置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在课下实现高效的复习和知识回顾。另外,针对“后进生”群体集中缺失的知识点,我们还可以利用自习等自由时间,进行集体性的讲解,从而保证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所学知识。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需要从学习内容、方法以及学生心理等多个角度进行教学方面的创新,如教学内容上的基础为主,教学方法上的因材施教等,同时还要摸清后进生缺乏自信、缺乏学习兴趣的教学实际现状,从课堂教学和课下引导等多个方面改进教学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后进生”的学习效率,逐步缩小班级的两极分化差距。

猜你喜欢
后进生转化后进生高中数学
用心感受,用爱教育
浅谈如何转化后进生
放飞后进生的创新思维,打造物理学习的幸福课堂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