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自主游戏开展的实施策略

2019-09-10 22:38荣华
南北桥 2019年13期
关键词:明确目标天性

荣华

【摘    要】自主游戏的开展对幼儿的天性发展和个性培养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是集体活动中不能达到的。游戏时幼儿自主自发自娱自乐,从而在游戏中发展。我们要关注幼儿游戏中的性格变化和行为能力,给于适时指导,帮助幼儿克服障碍和困难,更直观的观察幼儿的行为,进而分析幼儿的行为特点及需求,帮助幼儿完善自我。

【关键词】天性  常规建立  明确目标  适时引导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3.214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喜欢自己的游戏方式。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自主游戏的开展对幼儿的天性发展和个性培养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是集体活动中不能达到的。游戏时幼儿自主自发自娱自乐,从而在游戏中发展。我们要关注幼儿游戏中的性格变化和行为能力,给于适时指导,帮助幼儿克服障碍和困难,更直观的观察幼儿的行为,进而分析幼儿的行为特点及需求,帮助幼儿完善自我。自主游戏是幼儿自发的游戏真实想法的体现。為此我们在区域活动的基础上提倡自主游戏,让幼儿更自由,教师放手。

然而自主游戏并不是幼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教师不管不问是不行的。虽然幼儿在游戏中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幼儿自己选择、自主开展游戏,但是幼儿游戏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在幼儿出现问题需要帮助的时候教师适时引导,启发,帮助幼儿克服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自身努力使得游戏顺利进行。尤其是在小班,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尤为重要。我在自主游戏中的实施策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区域活动的指导和常规建立

小班幼儿刚入园没有纪律性,没有建立起常规,这个时候自主游戏往往无法开展。所以建立生活常规是最重要的事情。在开学的前两周我们都是让孩子们随便玩,看到什么玩具就玩什么,为了稳定幼儿情绪,先不讲很多规矩,唯一要求就是从什么地方拿的玩具,玩完后送回去。经过几天观察发现有的幼儿能够主动收拾还玩具送回去,大部分幼儿乱扔乱放。我在他们游戏时候拍下照片,等下午午休后谈话,让幼儿看一看我们班里乱七八糟的玩具和以前整齐摆放的对照图片,激发幼儿收拾玩具的想法,然后请幼儿观察玩具和筐子,和玩具架的对应关系,学会整理玩具。然后我们就和孩子们商量怎么制定合理的规则,怎样才能避免争抢玩具等常规。同时让幼儿互相监督,共同遵守。比如进区的人数通过进区牌的多少来控制,没有进区标志牌就不能进区活动。这样慢慢的区域活动的常规就建立起来了。

刚开始的时候每次进区都需要老师提醒幼儿带上标志牌,总是有小朋友没有带,但是已经有形成习惯的幼儿会提醒别的小朋友,我观察到这一情况,就指定几位小朋友作为监督员,负责监督本区域的小朋友进区是否带标志牌,离开的时候是否归还标志牌。并及时清点数量。这样很快就养成了好习惯,而且幼儿都很想当监督员。这样进区的常规很容易就能记住和遵守。

二、区域活动中有明确的目标为载体,给自主游戏打好基础

在区域活动中,根据主题制定相应的目标,通过材料的投放,使得幼儿有目的的做游戏。这样既能够培养幼儿的各种生活能力,同时又给幼儿自由选择的权利。同时根据幼儿需求改变材料投放和功能。比如我开始的时候开设了娃娃家,投放了几个毛绒玩具,同时在娃娃家精心准备了一些手工制作的小蛋糕小点心,让孩子进区能感受家的温暖和玩过家家的游戏。结果前两周孩子们总是进区抱着娃娃或者小熊哭,想家想妈妈,娃娃家成了脆弱幼儿心里发泄的场所和寻求安慰的港湾。这时候我们总是让孩子们在里面发泄一会儿,然后再去引导孩子,哄哄他们。时间久了,孩子们慢慢的就不哭了,而且有的幼儿还自发的充当老师的角色去哄别的幼儿。模仿老师的语气去安慰其他小朋友。这就是自主游戏的良好开端。区域活动的开展引发了自主游戏的生成。于是我们就以建一个温馨大家庭为主题的建构区游戏,让幼儿用不同的积木和废旧材料搭建我们的家。这个主题开展了很久,孩子们玩的特别开心。

三、自主游戏中教师适当的指导和参与

在小班幼儿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和参与是必要的,但是也不能什么都参与什么都急于指导。要通过观察,发现幼儿遇到的困难,同时分析孩子的性格特点,适时引导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案例:宇宇平时不太说话,不喜欢和别人交往,每次都是自己独自玩一筐玩具。有一次他搭建的高楼马上就要完工了,可是缺少了一块方形的积木,高楼不能左右对称,他很想让老师帮忙,我鼓励他说你自己像办法,要不这样左右不一样的也挺别致的。他纠结了很久,还是去和旁边小朋友尝试要一块积木,结果没有成果,我提示他说你多了一个大的弧形积木,你能不能用它换一块呢?宇宇听了眼睛一亮立刻拿着积木去找小朋友换回来他想要的积木,高楼终于顺利完成。我通过适当的指导让宇宇学会了与小朋友交流,学会了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增强了他的自信心。圆满完成了任务。

在自主游戏中有个误区,教师不指导游戏就成了放任自留乱玩一气,如果过分指导又对孩子限制太多,或者失去了玩的兴趣等。所以教师在游戏中一定要适时的指导,不要直接给幼儿帮助,而要多鼓励引导幼儿想办法解决问题,让幼儿感觉是自己想办法解决的问题,有助于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和身心有益发展。

四、自主游戏中教师做好观察记录

教师在自主游戏中是游戏的支持者,援助者,参与者,当幼儿不需要教师参与时,教师要学会观察,记录下孩子的行为习惯,并学会分析孩子的品质,性格特点和指导方法等问题。这样才能更快的提升教师专业化成长。在观察中注意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比如建构区材料的投放。一开始我投入了大量的建构区积木和桌面插塑玩具,想着让孩子们选择多一些,避免争抢玩具。结果发现并不是材料越多越好,太对了幼儿反而无从下手,或者都个人玩个人的,与小朋友交流的机会就少了。这样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发展。而且有的大型积木很重,孩子们再初期玩的时候总是会碰到小朋友或者弄伤自己,很危险。为此我就把积木都收了起来。分批分主题的投放,效果很好。如幼儿都在各自玩,没有交流,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参与到游戏中。一般小朋友特别喜欢和老师一起玩,这样教师通过参与者的身份提出问题或者想法,把孩子们组合起来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通过游戏增长孩子的经验,帮助幼儿梳理游戏中学到的经验和知识,再通过模仿老师的游戏方法等从新建立形成新的经验,学习并掌握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能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

自主游戏中的观察和反思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能提升教师能力的一个手段。通过自主游戏的开展,我不断观察分析幼儿的行为习惯了心理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从观察记录分析中学到了很多知识,看到了平时显现不出来的问题,同时修正了自己以前的不对行为。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通过观察幼儿游戏,发现幼儿的不同需求,了解每个孩子的游戏状况和性格特征以及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和我原来的设想很不相同。这样能及时调整原定计划和材料的投放。根据幼儿需求和兴趣制定合理的计划,同时奖幼儿游戏中的经验和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整合在一起,帮助幼儿形成系统的丰富的经验体系,从而更好的促进幼儿独立性,创造性,激发幼儿主动性,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和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明确目标天性
尊重天性 顺势而为——读《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有感
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浅析从母语思维走向英语思维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需求、天性与产业发展——来自亚当·斯密的启示
或许,只因为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