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名”水分及其他

2019-09-10 07:22黄桂元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外省批评家仆人

黄桂元

名气这个东西,一经岁月的深究,常常捉襟见肘,破绽百出,所以大可不必当真。细想,人还是那个人,脸还是那张脸,腹中还是那些货,怎么可能因名气的骤然飙升而脱胎换骨?范晔在《后汉书·左周黄列传》感叹“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可谓一语道破玄机。一个人,因某种机缘巧合有了光环,继而涟漪被扩展,形象被放大,若在适度范围,也并非不能接受,一旦“盛名”神乎其神,天花乱坠,不可理喻,人们就要警惕了。

现代资讯社会,在“近水楼台”的位置处处占先者,想不出名都难。记得某位前央视主持人曾深情回忆,当年如何在小地方辛苦打拼,如何通过个人努力进入央视,最终收获了事业的回报。这里面有个错觉,该主持人忽略了一个事实:平台越大,越容易有社会的辨识度和知名度,以央视主持人来说,由于“脸熟”,轻而易举就可以成为公众人物,或者说,名满天下,大致是其工作性质决定的,个人努力与之不能说没有关联,但不起决定作用。我在鲁院学习的时候,听过一种“外省批评家”的说法,曾被大家认同。“外省”的概念来自巴尔扎克小说的启发,在19世纪的法国,巴黎往往象征着中心、权力、高贵、傲慢,“外省”则意味着偏远、弱势、落后、卑微。所谓“外省批评家”,是指那些身处边缘,远离文化中心背景,缺少权威平台和话语权的“二三线”批评家,切莫小看“中心”与“边缘”的区别,同样是勤奋努力禀赋突出的批评家,身处“外省”,在全国成名只能是小概率事件。

一些头脑清醒的世界级大作家对“盛名”的弊端洞若观火,不希望自己的写作受其干扰。米兰·昆德拉认为突然而至的“盛名”,“就像一场可怕的灾难,比一个人家里失火还要糟”,因为“名誉毁了作家的灵魂”。斯坦贝克对诺奖带来的虚名很恐惧,他对记者诉苦,“我害怕得它,怕得要死,我不在乎它有多么令人垂涎……我感觉,似乎获奖者之后就再也写不出什么好东西或有勇气的东西来了。这个奖就仿佛让他们退休了似的”。福克纳也曾遗憾,初进文坛时,没能像伊丽莎白时代一些作家那样回避署名,而仅仅让自己的文章流传下去。

“盛名”还会带来社会心理的偏差、倾斜,和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合理。《新约·马太福音》记载了一则寓言:某国王出门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后,第一个仆人报告:“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十锭。”国王遂奖励他十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五锭。”国王遂奖励他五座城邑。第三仆人说:“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怕丢失,一直包在手帕里。”国王于是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由此衍生出“马太定律”,即“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68年,美国科学史家罗伯特·莫顿用此概括出了一种著名的“马太效应”,质疑一种社会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

水分永远是水分,总会被岁月滤尽和风干,就好比修史这件事,当朝者的书写难免失真,需要未来岁月的纠偏和矫正,才能取信于后世。人们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伦勃朗和梵高分别生活在17世纪和19世纪的荷兰,一生籍籍无名,穷愁潦倒,同时代人没有谁认为他们的作品有多么了不起的价值。只活了41歲的卡夫卡落魄一生,贫病缠身,他在写给好友勃罗德的信中预感自己的下场很惨,“我的路一点都不好,我必将(据我所见)像一只狗一样完蛋”,他留下的遗嘱也很决绝,“凡是我遗物里的所有稿件,日记也好,手稿也好,别人和自己的信件也好,草稿也好,等等,毫无保留地读也不读地统统予以焚毁”,所幸勃罗德违背了卡夫卡的遗愿。他们生前寂寞孤苦,身后尊享“盛名”,历史老人的火眼金睛,实在令人叹服。

猜你喜欢
外省批评家仆人
第七代批评家
到外省去
外省伢
明月千里
蓬勃
贾方舟:中国艺术批评家网是一个很好的网络平台
FUNNY STORIES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授奖辞
有能耐的人
画家和批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