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法治素养现状研究

2019-09-10 07:22沈雅靖吴欣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2期
关键词:法治素养评价体系高职学生

沈雅靖 吴欣

摘要:基于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和青年大学生的时代属性,查清学生法治素养教育现状,是高校学生开展法治素质教育的基础。由于青年及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教育研究报告较多,但较少针对高职学生。本研究全面调查新时代高职学生法治素养教育现状及成因,为后续法治素养提升提供研究依据和实践数据,并建构以学生法治素养为核心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基于法治素养的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法治精神四个方面对高职学生的法治素养评价体系,有效解决教育重培育轻效果问题。

关键词:高职学生;法治素养;评价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并将其作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加强法治素养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而高等学校是青年法治素养教育的基础,高职院校学生法治素养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对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高职学生法治素养存在的问题

青年是国家发展的储备生力军,肩负着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但据有关调查,目前高等学校大学生法治素养不容乐观。

(一)高职学生法律知识欠缺。青年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依赖于学校的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培养。目前,高职学生法律知识的习得主要依托于思政理论课以及专业法律课程,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青年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主要途径。基本法律条文的缺失直接导致青年学生法律知识的欠缺。

(二)高职学生法治思维不全。法治认同是指公民相信法律和尊敬法律,以法律作为行动的指南和引导,根据法律治理国家、进行法活动、行使法律权利。[1]习近平同志指出:既要引导人们遵守法律,也要逐步树立法律的权威于广大群众干部。[2]提高法治素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和提高青年学生的法治认同感。但目前高职学生还是难以遵法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三)高职学生法治能力偏低。建设法治国家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每个公民守法、用法并捍卫法治。法律能力是公民依据国家的法律规定,调节自身行为准则,做出合法的规划,目的在于预防和解决法律问题,维护社会公平和谐的秩序。当前,在课堂上学习法律知识是难以有效培养青年学生的法制能力的,还需要法律实践的积极配合。

(四)高职学生法治精神不够坚定。法律的效力是指法律具有的约束力,是以内心感到法律公正和合理为转移的。[3]全体公民只有在运用法律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才能理解法治、认同法治,进而达到依法治国的目的。

二、高职学生法治素养评价体系构建

个人的法治素养不仅包括法治教育层面,还包括法治的思维、理念和方式等丰富内涵。因此,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主要包括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法治精神四个方面,可从这四方面构建高职学生法治素养评价体系。

本文拟立足于国内部分高职院校,以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形式全面了解学生法治素养教育现状。本次调查线上线下共发放问卷 1532 份,收回有效问卷 1485 份,问卷有效率 96.93%,其中,33.33%为男性,女性占比66.67%。大一占比53.33%,大二占比36.12%,大三占比10.55%。城镇生源占比13.33%,农村生源占比86.67%。

(一)法治意识方面。所有调查用户均表示我国具有最高法律效应的是宪法。有86.67%的学生表示自己对法律法规的了解是源于学校。但自己对掌握法制知识程度的评价是比较匮乏的用户占比33.33%。据了解,法治意识淡薄的原因主要有:受社会风气影响、教育宣传不到位、个人价值有偏差等。大部分青年学生几乎没有学习过任何法律条文,学习内容又过于肤浅,谈不上对其的深入了解和理解,更谈不上对法治价值的探讨和法律精髓的认识。长此以往,很容易导致青年学生形成错误的法治意识。

(二)法治思维方面。据调查,有26.67%的学生认为法制意识与当前学习生活的关系一般。有6.67%的学生表示不相信法律,另外还有20.23%的学生认为法律法规还完善,目前还不能完全维护自身权益。在问卷“如果在生活中遇到自己索要发票,却遭到商家拒绝,您会怎么做?”中,有33.33%的同学选择了“那就不要了,反正东西都买好了”。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只是掌握了法律理论和法治观念,而面对社会中的法律案例,不知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去贯彻法治精神,更难以维护法律权威,从而导致一些学生即使对相关法律有一定了解,但是心存法不责众或是侥幸心理,在面对选择时言行不一,知法犯法。

(三)法治方式方面。仅有13.33%的学生认为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法治观念很强,能意识到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利。因此,只有在实践中培养法律能力,才能够有的放矢。但在现实中,当遇到法律问题时,只有极少数学生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权。其中,有24.67%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人际关系解决,他们运用法律的能力仍需提高。

(四)法治精神方面。法治精神包含两方面,一是精神内涵(权利义务观念、规则意识、契约精神);二是法治信念和法治信心。根据数据显示,当遭遇社会不公平时,有93.33%的高职學生表示会寻求司法保护。这从另一层面也说明了我国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三、提升高职学生法治素养的对策

(一)多渠道开展法治知识宣传活动。青年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主要依赖于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培养。法律知识内容的取舍应具有针对性、具体性、依托性。因此,高校可以开设法治相关课程,详细解读重点法律条文。还可通过课堂、讲座或者多媒体形式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扩展法治教育信息的来源。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法律实践活动直接关系到青年学生法律能力的提升。法律实践过程具有互动性、实用性,而单纯的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法治思维的训练无法有效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的能力。青年学生只有在真正面对问题和难题时,才会积极运用所学过的法律知识。

(三)加大对法律案例的研读。法律案例是违法犯罪行为的具体体现,通过法律案例的了解和学习,可以使青年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法治的力量,获得强烈的法治认同感,预防和减少青年学生违法犯罪行为,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对法律教育学习的自觉性。

(四)丰富校园法治文化活动。通过开设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在校园里营造出懂法用法的氛围。大力宣传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禁毒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与高职院校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公民意识、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五)树立法治信仰。高职学生是社会人才的储备库,更应该注重信仰观念教育,树立法治信仰观念。坚信并实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的做宪法和党的信仰者实践者和守护者。

参考文献:

[1]黄谋琛.法治必须被信仰〔J〕.理论月刊,2017,(2):49.

[2]人民日报评论部:让法治成为一种全民信仰〔EB/OL〕.(2013-03-01)(2019-04-30)http://opinion. people. com.cn/n/2013/0301/c1003-20637570.html.

[3]罗伯斯庇尔.革命法制和审判〔M〕.赵涵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27.

作者简介:沈雅靖,女,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学生。

通讯作者:吴欣,女,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法治素养评价体系高职学生
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治素养现状分析
浅析高职院校法治意识素养的培育和养成
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路径选择
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对策研究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