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党的思想理论接地气抵人心

2019-09-10 07:22周毅
群众 2019年19期
关键词:阵地中心创作

周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打通党的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需要不断加强基层理论宣讲载体建设。淮安市开展新思想通俗理论作品创传中心建设,深化基层理论宣讲平台载体、内容生产与手段方式创新,不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

整合资源,开辟基层理论宣讲新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围绕巩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先后部署开展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着力强化基层新闻舆论阵地和精神文明阵地。当前,基层理论学习宣讲一定程度存在阵地缺失、组织涣散等现象,在工作推进中存在统揽不足、抓手不多等问题。为此,我们整合现有基层理论宣讲资源,加强资源共享与互通,与两个中心建设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着力夯实基层宣传阵地,创新建设新思想通俗理论作品创传中心,开辟了基层理论宣讲新阵地。

建好用好新阵地的关键是要搭建好“四梁八柱”,在资金投入、场地建设、队伍搭建、制度保障等方面注重整合现有资源,夯实巩固工作基础。在平台建设上,针对以往理论阵地混乱、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我市整合现有文化礼堂、道德讲堂等资源,借助新建的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阵地,确定相对固定的场所作为集中创传阵地,悬挂统一标牌,打造“实体化”的活动平台,建立县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创传中心组织。在队伍建设上,吸纳政治素养好、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先进典型、百姓名嘴等,整合地方专业文艺团队和群众性文艺人才,组建“理论解读”“百姓宣讲”“文艺演出”三支队伍,确保创传作品在内容和形式表现上融思想性、亲和力、艺术化于一体。在建章立制上,坚持高位谋划推动,制定《关于建设新思想通俗理论作品创传中心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1+16+X”新思想通俗理论作品创传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了“有制度、有场地、有标识、有队伍、有菜单”的建设标准和“传理论、传政策、传法律、传文化、传精神”的传习任务,为中心建设提供制度支撑与保障。目前,全市7个县区已全部完成中心挂牌并进入实际运营状态。

规范流程,打造理论作品生产新模式

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内容是理论传播的“本”,好的内容自带流量。可以说,高质量的理论作品是解决理论武装这一“过河”任务的“桥和船”,基层理论宣讲关键在于精品理论作品的生产创作。当前关于如何“过河”的理念方法一大堆,但真正的“桥或船”却不多。为此,我市在创传中心建设中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创作生产机制,着力创作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通俗理论作品。

在以往理论作品创作中,范本和话语、流程和标准等各不相同,没有相对统一的规范,导致创作出的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形式单一,综合运用推广不够。针对这些问题,在运营机制上,我市推广创传中心主任负责制,下设“一室两组三部”:作品创作室负责对理论作品文本的前期创作生产;线下排演组负责组建精品创作团队,开展集中研讨和排演活动;线上全媒组负责借助“网、端、微”等全媒矩阵,开展理论作品全媒发布;文本协作部、图文制作部、视频创作部负责理论作品的多形态制作和生产。在创作流程上,制定作品创作四大基本流程:文本创作流程以党的创新理论为主题开展艺术加工,创作接地气、有温度的文稿作品;作品排演流程根据文本组织节目的初次加工与创作;多点加工流程对作品进行图文、影音等多点创作,重点开展微动漫、微视频、微电影等形式创作,打造一批制作精美、生动活泼的多形态作品;全媒传播流程利用全媒矩阵,开展多维度呈现与全覆盖传播。在作品展演上,通过现场观摩会等形式,定期组织优秀作品评选,对优秀作品分门别类进行整理汇编,同时建立巡演汇演制度,在重要时间节点、重大活动期间组织优秀作品展示演出,吸引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看展演、学理论、涨知识。截至目前,全市已创作生产各类通俗理论作品300余件,开展巡演展演40余场次。涟水县推出学“习”成果发布厅,每季度运用直播、H5、微视频等线上线下形式,同步发布、多元传播创作的理论作品。

创新方式,构建精准有效传播新常态

一直以来,如何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是基层理论宣讲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当前理论宣讲的方式方法仍局限于重宣传、重说教的传播方式,灌输痕迹明显,对听众心理、接受习惯分析不到位,基层群众对我们宣传的理论要么看不懂、要么不爱看,理论宣讲存在自说自话、自我欣赏的现象。特别是当前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理论信息的方式、形态、渠道已经被重新定义,迫切需要我们紧扣群众“看得懂、坐得住、听得进”要求,遵循现代传播规律,在手段和方式创新上持续用力,确保基层理论宣讲贴近生活、回应现实、走进人心。

在表达方式上突出讲好群众故事。小故事可以蕴含大道理,讲故事作为朴实而又经典的理论宣讲方式,具有拉近感情、以小见大、以情动人的优势。老百姓喜欢听的是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而不是空洞枯燥的理论说教。讲好群众故事,才能推动党的思想理论深接地气、直抵人心。我市以党的创新理论为主题,突出把宣讲的大主题与地方实际相结合、把普通话编译成地方话,在专家学者进行理论解读的基础上,重点由百姓名嘴进行话语转换,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活语言、借助群众身边人身边事,通过拉家常、讲故事的形式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创作生产出一批接地气、有温度的通俗理论作品。

在呈现形式上力求大众化多样性。理论文本作品创作完成后,只有以人们愿意看、喜欢看、看得懂、记得住的可视化多形态呈现形式,才能使相对枯燥深奥的理论变得有趣而活泼、易于接受,满足干部群众的不同“胃口”。我市突破以往单点制作传播的局限,借助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和手段,通过开展微电影创作大赛等活动,以网言网语等对作品进行深度制作与再加工,重点打造H5、动漫、快闪、微视频等表现形式,推动产品内容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从单项到交互,满足多终端传播和多种体验需求,先后开发了“听习近平讲故事”“信仰的味道”“新时代来了”等300余个多形式的原创理论作品。

在传播手段上彰显网络新媒体优势。理论宣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突出“微传播”和“融媒体”理念,搭建线上理论传播平台,增强网上群众特别是年轻用户的“黏性”,从而直達干部群众掌上、指尖。我市综合运用“两微一端”和移动多媒体等新技术新手段,借助学习强国、手机党校等理论学习网络平台,依托淮安发布、无线淮安、掌上淮安等现有本地平台,开发“德润淮安”理论微信公众号,以全网推送、互动直播等形式开展线上传播,有效地提升了理论宣传的到达率、阅读率、点赞率。今年2月,我市举办走进洪泽湖区“湖上升明月”理论宣讲活动,打造演出现场、连线现场、直播现场三个现场,得到各方充分肯定。□

(作者系中共淮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苏胜利

猜你喜欢
阵地中心创作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无尾怪”和“独角怪”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守卫好这片文化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