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国企人才工作格局

2019-09-10 07:22顾香南
群众 2019年19期
关键词:省属人才发展

顾香南

不久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健全“五坚持五提升”人才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作为指导和推动全省人才工作的总纲目、总抓手,《意见》明确提出“坚持产才融合,提升人才驱动力”这一要求。国有企业产业布局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省属国企是推动我省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重要力量,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人才是第一资源”重要论断,努力构建“引才育企、用才惠企、优才安企”三位一体产才融合新格局。

着眼供需匹配,扩大引才育企“磁力场”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要使天下英才纷至沓来,必须营造具有国企竞争优势的引才环境。

把握产才融合要义。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强调人才与现代产业的关系,体现了产才融合发展的重要思想。从产业特性看,人才驱动创新,创新引领发展,只有把人才、科技、资本等要素有机组合到产业体系之中,才能实现经济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从人才特质看,产业是培养人才的现实基础、使用人才的重要载体、识别人才的特殊试剂、成就人才的关键平台,推进产才融合是广大人才特别是科技人才彰显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

围绕主业精准识才。精准识别人才是高效使用人才的前提条件。近年来,省属国企深化改革,摒弃原有粗放发展模式,集中优势资源进军主业。为此,要坚决破除招引人才“唯学历、唯论文、唯职称、唯奖项”的做法。围绕主营主業改进和创新人才识别方式,加快形成导向明确、精准科学、竞争择优的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人才识别机制,建立与省属国企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需求相适应的人才识别制度。坚决破除原有的评价模式,发挥市场、社会多元评价主体作用,是不是人才,要坚持由“东家、大家、专家”共同说了算,干得怎么样,要通过实践和效益来评判。

着眼供需匹配引才。近5年来,省属国企累计引进高端人才约6000人,主业人才占84%,但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队伍大而不强、高精尖人才相对缺乏、科技人才与生产发展脱节等问题。一方面要抓住人才供需两头,围绕主营主业开展重点摸排,同步绘制产业发展图和人才需求图,建立完善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和需求库。另一方面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紧盯省内外乃至国内外高端人才,聚焦“高校系、苏商系、海归系”等重点群体,大力引进“带技术、带资金、带团队、带项目”的“四带”人才,实现“企业觅得意中人,人才找到好东家”双赢目标,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

善于搭梯建台,架起用才惠企“大舞台”

人才引领企业发展的战略作用和价值,说到底在于一个“用”字,要始终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关键在项目,抓好创业成果孵化。人才进入产业,通行证是项目,产业认可人才,考试题也是项目,产才融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用好人才技术和人才项目。省属国企要以项目为纽带,切实找准产业与人才发展的结合点。项目从何而来?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实施,省属国企作为重要参与力量,要紧跟产业发展动态、洞察产业发展趋势、瞄准产业发展瓶颈,对标主营业务、发展战略、利润增长点找项目。尤其是近期中美贸易摩擦,再次警示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国有企业有其特殊担当使命,更要下决心推进“卡脖子”项目的研究。

重点在载体,抓好创新平台建设。省属国企高度重视创新驱动,但创新团队的规模、效益与其肩负的“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中扛起国企责任、发挥国企力量”使命任务还不相适应。要锚定科技前沿、夯实研究基础、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创新平台,重点关注全链条创新的前端、中端和终端。在“创新链”前端,要立足企业自身条件,加大对实验室、研究所、研发平台、博士(院士)工作站等创新研究载体、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创新研究的硬件。在“创新链”中端,要充分利用我省是教育大省、人才强省这一优势,深化校企、院企合作,为人才牵线搭桥,集聚各类创新要素。在“创新链”终端,要进一步做好“创新+”工作,聚焦成果转化、延伸创新过程,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成果评审、研究项目推广等工作,将创新成果转化为面向市场的实际产品。

杠杆在资本,抓好人才金融支持。有了资本的参与,人才和产业才能更加活跃。针对人才创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省委、省政府明确,省财政产业类资金和政府引导基金要优先支持人才发展。省属国企要用好、用足这些人才金融政策红利。此外,要针对人才项目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打通“人才引进—项目落地—资金到位”发展通道,可探索建立企业“资金周转池”,逐年提高创业创新资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人才项目资金占比,提供创新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设立重大成果奖励激励专项基金等。

聚力服务保障,甘当优才安企“店小二”

省属国企在把方向、定战略、做决策时,可做具有宏观思维的“大老板”;但在做具体人才工作时,应强化服务理念和能力,俯下身子当好“店小二”。

优化政策供给。“聚才用才,政策先行。”一方面,省国资监管机构对省属国企的人才工作起到谋划、统揽、推动作用,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合理向企业下放人事管理权、人才评价权、经费使用权,根据企业特点构建起具有系统性、前瞻性、稳定性的人才工作政策体系。另一方面,省属国企要积极对标上级人才工作政策,敢于政策创新,营造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细”优势的政策环境。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期印发了《关于支持鼓励“双百企业”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针对市场化用人机制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我省国资监管部门、企业可在此基础上出台配套实施细则,加快探索建立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制度。

善解后顾之忧。省属国企要在各行业日趋白热化的人才争夺战中突围,一定程度上要靠比拼服务,不断推动人才服务质量优化和服务能力强化。企业党委要持续做好联系服务人才工作,探索建立“党委来统筹、部门能协同、上下要联动”的人才服务资源网络。主动对接政府相关部门,融入政府人才服务网络,集各方之力,一以贯之推行人才安居工程,面向人才子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健全人才健康服务保障机制,放大人才的群落效应和优势叠加效应,确保人才“来的开心、工作安心、干得尽心、生活舒心”。

涵养崇才文化。实现产才融合,激发人才活力,短期靠刺激、中期靠制度、长期靠文化。省属国企要树立崇敬人才的鲜明导向,充分利用宣传载体,广泛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加大对有突出贡献人才的表彰奖励。强化人才能力业绩贡献评价导向,提高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科技成果收益,支持人才“名利双收”,形成带动效应。认真落实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努力构建鼓励创新和宽容失败的人才发展环境,形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作者单位:江苏省国资委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处)责任编辑:张宁

猜你喜欢
省属人才发展
2023年度山西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启动
人才云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三季度陕西省属企业营收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40家省属企业捐款1000万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