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治”的制度坚持

2019-09-10 07:22臧乃康
群众 2019年21期
关键词:中国之治现代化特色

臧乃康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并通过相关决定,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为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新中国成立70年来创造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同时也为人类探索建设更好社会制度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应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必需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

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

中国自近代以来,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不懈探索,寻找救国救民道路,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结束。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风起云涌,君主立宪、资产阶级共和制、议会道路等救国方案都流产失败。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之日起,以非凡的初心和使命使得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大向强,创造了“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迹”,书写了人类发展历史上最伟大的篇章。当下,中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正走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征程。实践表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根本之策,而且是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的凝炼,更是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确保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核心是一个“变”字,本質是世界秩序重塑,全球治理机制完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的国际秩序是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建立的,然而,世界已经形成多元化格局成为不争的事实。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以及量子科技等蓬勃发展,深度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这注定是百年未有的大比拼、大调整、大整合,这一过程中国家治理机制、手段、执行力成为主导变局走向的最为重要因素。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经济绩效优、发展能力强、社会和谐稳定,深层原因是制度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既能够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又通过市场激发微观活力。国家机构的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既能体现人民意志、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又能有效地以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新中国70年的发展奇迹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制度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选择和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的一个历史性课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是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体系”。新中国建立70年来的伟大实践和巨大成就表明,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从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到坚持全国一盘棋、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再到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一国两制”、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这些显著优势,全面反映了我们党在长期治理实践中取得的成功经验,深刻揭示了中国发展奇迹背后的制度原因和制度优势,系统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重大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就认识到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并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十八大以来,从反腐败斗争中的巡视制度到国家监察制度建设,从权力清单制度到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从“放管服”改革到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全面深化改革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来解决问题,从而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在国家治理体系中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因为“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

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中国共产党早就致力于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提出了关于未来国家制度的主张,并领导人民为之进行斗争。我国已经完成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历史任务,奠定了很好的改革基础,现在“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

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的有机统一,既要满足现实要求,又不能脱离历史文化传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也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治理特色。长期以来,中国在政治上形成了中央统一领导的国家体制,形成了协调的统筹机制、高效的动员机制、快速的援助机制。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汲取了中国历史上国家治理的智慧,并立足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创新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成功破解许多发展中国家难以破解的难题的独特优势,当下中国正处于“办大事”的关键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需要我们集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继续办成一件件大事。

不断建立并完善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中之重。从基本制度体系范畴来看,主要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治理体系、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从具体功能制度体系范畴看,主要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一国两制”制度体系。面对新时代新使命,迈向“中国之治”新境界,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

(作者系南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江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佳婧

猜你喜欢
中国之治现代化特色
边疆治理现代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中国之治”彰显全球魅力
完美的特色党建
张维为:“中国之治”凸显制度优势
比较视野下的“中国之治”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