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美术教材中“设计?应用”相关内容分析

2019-09-10 07:22魏子怡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6期
关键词:教材创新设计

摘要:创新是这个高速发展时代中至关重要的话题,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深深影响下我们倍感自豪与荣幸。但要在传统思维下为创新开辟“一条路”,可谓要下足“功夫”。而美术教育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而在美术这个大家庭中设计被认为没有创新的设计就等同没有生命的设计。而本文研究也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引导并且运用定性、定量以及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初中人教版美术教材中“设计·应用”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旨为以推动学校“设计·应用”相关课程更加有益的进行,同样希望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教材;设计·应用

一、引言:项目研究的必要性

首先要提关于创新,创新本身是这个新时代的主题:创新是一个国家不落后于其他国家必要发展条件也是其生存的基础。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公民的创新意识显得尤为重要。美国最负盛名的管理学大师就曾说过;“要么创新,要么死亡”。

然而为什么在美术教育中提创新?论述在美术教学中提创新的必要性:不得不提的是美术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美术教育有益于学生创造意识的形成,美术教学的氛围是自由且宽松的,自由也正是创造活动的显著特征之一,在无压的学习环境下更有益于学生自主发挥,学生依据自己的个性和喜好,创造出不同的属于自己独有的美术作品;而且美术活动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从构思设想再实施,在这活动中个人主导整个过程,因而具有较大主管能动性,这也同样利于创造力的发展;还有美术教学为学生提供多维模式,因为美术教育有利于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培育。有研究认思维具有三个特征:即非逻辑型、思维过程中断性和“智力图像”性,直觉最典型的形式就是“艺术”,直觉是一种对事物第一感觉与整体性的把握,所以美术教育自然而然成为训练直觉最合适的方法。(引自义务教育美术课标解读)还有一点要提的是艺术总是以形象诉诸于他人,视觉感知也是观者接收美术作品的主要手段,因为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所以美术教育也是培育学生形象思维的重要方式。(3)美术教学为学生提供创造的技能,创新思维需要创造技能将其付诸于现实,美术教育的学习其中也包括技能的学习,让学生将自己的个人想法能够表达出来,最著名的例子莫非就是达芬奇了,众所周知他是一个优秀的全才,他不仅在杰出的画家还是工程师建筑师制图师数学家解剖学家等等,他相关的手稿各种精细的设计都让人瞠目结舌。

设计与创新有着很深的渊源,设计本身就是以创新作为生命源泉的,没有创新的设计是没有生命的创新。因而设计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的空间更大,不仅因为这种创新能力是艺术性的创新能力,而且更是与人类广泛的创造活动发生联系的一种创新能力。设计与创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好“设计”领域方面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设计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是指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能力。(引自高中美术课标解读)设计是指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设计是构思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设计人类一切有目的的价值创造活动。(引自义务教育美术课标解读)因为二者都是在某一問题情境下,针对问题构思解决的过程,因为是过程性的活动那么都有益于提高学生应对事物的综合能力。

总之美术教育需要重视“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

二、分析课标中的设计与应用

教材的开发主要就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所以无论是对教材的编写还是分析都需要仔细研读课程目标的要求。本文也是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如图(0-1)为引导,在此中针特别对“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说明部分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说明部分来看主要分为,第一部分定义:“设计与应用”学习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围绕 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与交流信息,改善环境与生活,逐步形成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第二部分分类 1.现代设计的理念与方法2.传统工艺的思想、制作手段与方法。第三部分目的:以形成学生的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为目的。第四部分教学内容的选择:贴近生活,关注环境与生态,突出应用性、审美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三、关于人教版教材中设计相关课程分析

本文在此特借杨文哲《中小学美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有效教学探究》中的调查研究,其中根据对教师调查显示图(1-1)分析30.8%的教师认为材料的选择和学校资源的限制最影响"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效果和目标达成;还有23.1%的教师认为学生的思维方式最影响教学效果;还有15.4%的教师认为是教材不够理想。由此可见,在该领域的教学中学校的资源和材料的选择让大部分教师感到为难,认为是该领域教学目标难达成的主要原因;对如何转变学生思维方式也感到较困难;教材的局限对该领域教学的影响相对较小,也有教师认为这四个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学效果(图文均引自杨文哲《中小学美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有效教学探究》)

可以看出教材问题也是导致"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效果和目标达成并不令人满意的原因之一。而此论文也正是对教材进行一定的考究与分析,所以笔者举例对人教版教材中“设计·应用”相关课程进行分析,首先对“设计·应用”相关课程进行定性研究(如图2-1)。

根据以上图示的进行分析并且以美术课程标准为引导,以下对初中人教版教材中设计相关课程做出总结。

首先针对以上的资料,教材中关于设计的类型做到了多种多样,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和电脑美术设计,这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并且有益于学生的多项发展。但是存在有课程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就电脑美术设计来说,它只有出现在九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第三节课,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是否有必要实质性发挥会联网的特性呢?而不是只是象征性的出现。

接下来根据课标要求说: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社会生活。而上图中有关对于是否与学生生活有关,可以看出来是有相关性的。但是21世纪学生生活相对于以前学生更加丰富,课程内容的设置是否能更加跟随新时代学生的生活发展,这样学生也会更加感兴趣。

再看上述的表格大多学生的作业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设计本身就是实用性艺术,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审美性与实用性并存,这也是它不同于其他艺术最大的特点。我认为只有年长者发自内心鼓励的学生的每一次作业就是一件作品,课程设置指向性的明确指出将会被运用。相信他们才有更大的信心将作业做的更好,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被认可,而不仅仅只是形式主义。

还有关于材料的选择和学校资源的限制最影响“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效果和目标达成,本篇论文只从教科书方面给予以一定程度上的建议,认为可以根据每门课程的需要,课前建议需要准备的材料。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工艺与现在设计的课程分化明显,尤其传统工艺集中出现了九年级整个第四单元。传统文化传承精神是否应该当做学生的一种意识培养,而不是只是了解纯粹的传统工艺知识?还有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没有完全充分发挥,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借现代科技将其魅力完美传达。

四、对教材改进的建议

根据以上的内容分析与总结,笔者为推动学校“设计·应用”相关课程更加有益的进行,以及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创意思维的发展。提出以下六点建议:

第一点建议:在每一年级都添加一次关于电脑绘画设计的课程。例如:七年级欣赏他们所看的动画与漫威电影背后制作历程,现代美术科技工作者的伟大与艰辛。八年级可以感受电脑平面绘图的魅力。因为现在的设计已经全部走向的电脑绘图时代,是让学生打开眼界。

第二点建议:现在课程都是以单位形式出现,可以在每单元最后面建议能用到学生所做作品的活动。活动的开展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全方面的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并且能将学生作品得到应用,也提高学生做作业的认真程度。

第三点建议:课程在需要的前提下在每节课开头导学部分的旁边标注,让学生准备力所能及的材料。

第四点建议:将传统工艺课分布在每一本书里,不应该将单元形式成为束缚,循序渐进的设置每本书的传统工艺的部分。频繁的周期性的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传统文化的发扬

第五点建议:在有可能性的情况下浅薄的将传统文化赋予新科技的力量传达给学生。传统工艺是我们中华五千年值得宣称的重要文化,它需要继承更需要广大发扬。这样学生即会对传统工艺更加有兴趣,而且培育学生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融会贯通的思维意识。

第六点建议:环保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我们的设计课程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建议创设一个以变废为宝的主题单元,让学生发现不起眼废旧的东西,设计一个新鲜的玩意儿,让学生培养环保意识,也可以训练学生手工的学习。

以上的建议,均都是只可广但不可深。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相关性意识以及开阔眼界为主要目标,太深则不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再好的建议也只会适得其反。还有建议的预想只是笔者所能想到的泛谈,要发挥真正的使用之地,还应与专家考究并且联系文本的知识体系,以及学生具体能涉及到的内容。

人教版教材体系是各位专家共同商议,以联系学生兴趣与身心发展还有美术课程本身的专业知识还有必不可少的社会发展所需要人才的要求综合考量提出的,其专业性是绝对要肯定的,二本文的主意是希望能在完成度较高的基础上给予教材编写者些许建议,希望更好地发展本门课程的有效性,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是重要的教学中介它是学生与教师的重要联系。美术教材对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认知水平、审美趣味、创造能力和个性品质都有着直接的影响,美术教材也是美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美术教材的重要性是不可否认的,所以伴随着编写教材的严谨性也是值得强调的,但严谨性等于封闭性,教材的开放性也是的不得不提的。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北京:北京師范大学出版社.

[4]尹少淳.尹少淳谈美术教育.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11

[5]杨文哲.中小学美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有效教学探究.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魏子怡(1996.07—),女,汉族,籍贯:陕西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学科教学(美术),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猜你喜欢
教材创新设计
教材精读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