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法探究

2019-09-10 18:34李霞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2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素养高中历史

李霞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高中教育不再是应试教育下的“躯壳”,而是更加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强调学生综合发展。就目前来看高中历史教学,大多数教师还依旧是满堂灌,自己讲自己的不管学生是不是理解其中的内容和人文素养,此时必须要扭转这种教学状态,我们要及时的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比如,要加强对学生精神方面的关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学生的德育方面加以重视。就此,本章结合教学经验,利用历史学科的优越性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中历史;渗透;人文素养;爱国主义教育

一、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的培育,提升精神品质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不良反应想在网络上传播,尤其是一些西方文化的侵蚀,使得一部分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并不牢靠,甚至有些学生只知道西方节日,不知道中国节日这种现象,需要我们学校和教师发挥责任担当,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我们在历史课堂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是责无旁贷的任务,我们学校,大部分应试教育模式的禁锢,在课堂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品格,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健全的成长。我认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必须要在教学中逐渐渗透,不能一口吃个胖子,慢慢的培育爱国思想。

高中生是青少年时期,身心发展不成熟,外界因素的影响,我还利用当代史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民族认同感。当下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世界连成一体网络内容,这就使得学生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因此,我们必须要抓紧历史教学,特别是针对改革开放以后的内容,激励学生民族认同感,让学生逐渐产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稳定情怀,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持久的爱国精神。本身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过程中,就具有了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我们要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二、引入“以生为本”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主体

(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生本”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其旨在真正做到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这种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理念极其有利于高中生的自我学习,有利于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健康地学习发展的目标。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若是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可以极大的帮助学生们提高学习兴趣,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比如,讲解《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一章节时候,可以事先提问:

(1)“百家争鸣”是什么意思?

(2)“百家争鸣”包括哪些学派?

(3)不同学派的主张分别是什么?

(4)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代表人物的思想核心

……

此阶段对于历史能力的培养至关重基,这就要求每次历史课都要有具体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因此,笔者依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课堂教学情境,进行课程设计,明确学生的任务,并确保学生清楚小组目标和个人任务,然后要求每个学生按小组角色进行小组活动。在研究前,笔者准备了一系列的历史学习任务,它们不仅与高考考点息息相关,还跟当前社会热点有关,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历史学习。

(二)合作探究·成果展示

“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自然比不上一组同学的合作力量。因此当前的高中课程中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可以将班级里的同学根据对历史类型的不同喜好划分成若干个小组,并确定好每个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分工,让学习兴趣浓厚的同学带动被动的同学积极地融入到学习中来,让他们有更多的交流机会,以此保证历史课堂上同组的同学兴趣相仿,能够顺利地开展合作学习达到学习目标,能够一起得到更高质量的提升。

根据小组评选出最佳小组。建立开放性历史课堂,为学生提供展示其才能的良好平台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学生都参与进来。“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没有在历史课堂上体现,导致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低,因此只有寻求新的历史教学手段才能有效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三)归纳总结·巩固提高

本环节主要是为了对课堂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更系统化的理解教学内容。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保持绝对的耐心,不可急躁,在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都是不同的,在教学时,老师不可因为学生理解知识慢就不耐烦。老师的作用就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如果因为学生接受能力差就变得急躁而丢下学生自顾自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无疑是失败的。所以在和学生进行互动时老师需要多一点的耐心,这样才能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让教学的进行更加的顺利。。

三、发挥历史学科优势,培育学生德育品质

高中历史教育可以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是学生提升全面能力的课程之一。按照高中教育原本的属性来看,具有较强的人文性高中教育中不仅仅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在高中教学中积极渗透德育,可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素质,为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辅助性的作用。同时,在学生价值观方面会形成一个积极的引导,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感悟方面的形成。所以在高中实践活动、综合活动中要不断的对德育进行渗透,使得学生在足够的条件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通过长期的德育教育中价值观的学习,可以更好的培育学生在高中学科中人文性的学习,培养情感与陶冶审美情操,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夯实价值观的底子。

考虑到高中生的能力有限,班主任可以鼓励高中生从自己的身边小事做起,积极的帮助他人,在奉献的过程中,实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如放学回到家中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尽可能独立的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减少对家长的依赖;在生活中热心的帮助同学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在社会交往中尊重他人、爱护环境等等。从日常的点滴小事中,不断的进行积累,才能逐步的成长为一个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好少年。

参考文献:

[1]王亮.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04):119+132.

[2]庄黎丽.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家国情怀的渗透[J].中学课程资源,2019(01):71-72.

[3]史白雨.高中历史学习心得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02): 199.

[4]武登江.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2):64+67.

[5]唐振湘,邹华斌.加强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及途径[J].文史博览(理论),2012(05):85-87.

[6]唐永宏.浅谈高中历史教育在培养中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J].科技資讯,2011(20):224+256.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素养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