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019-09-10 18:45马祥国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3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生物教学培养

摘要:社会责任感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做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基于生物学科特点,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生物教学;培养;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举措,正在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方向。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社会责任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生命观念、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未来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体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在生物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笔者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关注生物科学发展,启发学生社会责任感

在生物学教学中,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贯穿生物科学的科技成就,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发展历程,了解科学家的奋斗精神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科学、献身生命科学研究的梦想。

如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水稻雄性不育株,实现了水稻育种的突破,不仅使中国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22%的人口,杂交水稻已在40多个国家示范成功,在10个国家实现大面积种植,为非洲12亿人带去希望,解决了人类面临的吃饭粮食问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做出了重大贡献,为袁隆平的伟大成就感到务必自豪与骄傲。

这样,将生物学家的名人轶事贯穿到教学当中,学生了解到他们对人类的伟大贡献,对他们的崇敬之情转化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探索精神,有助于学生树立献身科学的伟大志向,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增强社会责任

引導学生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体验社会责任。如学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时,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如何在大塑料棚生产中提高蔬菜产量应采取哪些措施?怎样保持碳氧平衡?新疆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等问题?加深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深刻理解,将所学知识用于生产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又如,并称为两大世纪难题的癌症与艾滋病,困扰着人们的健康,给家庭带来极大痛苦,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细胞分裂来了解癌症研究进程,结合免疫来了解艾滋病的攻克等,让学生自主搜集资料,互动讨论,交流互动、相互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调动学生应用生物科学知识解释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意识与责任担当。

三.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增进身体健康

健康是人们生活幸福的保障。通过学习七年级下册“生物圈的人”这一单元时,结合各章节内容,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后,了解人体卫生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健康地生活。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不挑食,不偏食;做到合理膳食;了解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健康影响,养成环保意识,关注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的危害,适量喝水及时排尿,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体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来增进科学用脑,心情愉快,心理平衡等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学生了解不吸烟、不酗酒、远离毒品,关爱艾滋病患者等的科学知识,增强学会健康生活、关注健康、关爱生命的自觉性。同时,要求学生利用所学初中生物的学习,积极宣传,让家人了解自身保健常识、环保理念、遗传病的预防、食品安全、吸烟的危害、对转基因食品的正确认识等生物学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担当起力所能及的责任。

四.针对社会热点话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生物学科学分析科学解释,从而激发社会责任感。如长春长生、武汉生物假疫苗事件,及时把新闻传播给学生,结合免疫与健康就有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深刻认识问题的严重性,将来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做一名有良知的守法公民,珍视人生命,为他人及社会负责!

又如关于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造福全世界人类的事件,获得了诺贝尔奖,让学生查阅资料的方式,来了解对人类的贡献,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立志为国家科技发展作出贡献的使命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将来学生成为有担当、有责任的人。

五.通过生存危机,增强社会责任感

当今社会,人类面临各种生存危机,而最大挑战是环境污染。人口数量的剧增和人类的活动,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因此,要在生物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全面地、正确地认识人类生存面临的生态问题,树立生态忧患意识,激发学生居安思危,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这是生物核心素养中社会责任。当今全球性的问题,以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作为学生更要了解人类生存的问题.通过观看视频;诸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资源缺乏、粮食危机、人口增长人类的乱捕滥杀、物种的灭绝加速等生态环境问题,亲身感受各种生存的威胁,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了解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引发学生的危机感,促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把环保意识渗透到教学中,从而使学生产生忧患意识,树立生态责任意识,自觉将生态责任内化为自己具体行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培养学生保护地球、保护家园的社会责任感。

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社会责任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四大组成部分,社会责任感在生命观念、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的基础上形成的,要将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贯彻到教学过程中,切实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具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本领的接班人与建设者。

参考文献:

[1]朱明辉.生物学教学“与生活(社会)的练习栏目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中的作用”2019(5)68--70

[2]余龙烟  邓鹏 中学生物教学 “通过社区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2019(4)76--77

作者简介:马祥国,男,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本科,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感生物教学培养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问题对策
基于大众文化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