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文化源流考

2019-09-10 18:48周明珠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2期
关键词:伏羲黄帝道德经

道家文化源远流长,源头可追溯到八千年前的伏羲。至五千年前的黄帝时期,道家已经初具雏形。经过姜太公,管仲等人发展,道家文化内涵愈加丰富。到老子庄子时期,道家已经发展成熟,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经由杨朱,鬼谷子等人,道家不断发扬光大。

伏羲是道家文化开山鼻祖。八卦一画开天,开启了华夏文明的源头。八卦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伏羲所画八卦由数而起,因此八卦是数字的源头;伏羲画八卦,炎帝神农结绳记事和仓颉造字,是中国文字发展的过程的三个里程碑,因此八卦是我国最早的文字活动。由于历史过于久远,我们无法得知伏羲所画八卦的图像及具体位置,但是通过出土的一些陶符及甲骨文上的符号和数字卦,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所包含的基本思想。“阴阳”是八卦的主体思想,博大精深,可以涵盖万物。伏羲为道家认识事物提供了有效的方法。“阴阳”代表着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天地之初就有“昼”与“夜”,“男”与“女”等天然的阴阳观念,伏羲根据这些来推演八卦,实际上是遵循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这种认识方法贯穿在整个道家思想中,对道家的发展影响深远;伏羲首创了道家的辩证法思想。阴阳揭示的是世间万事万物的对立性,即事物的矛盾性。矛盾性即最初的辩证法思想,这种最初的辨证思想体现了伏羲的世界观。道家沿着伏羲所发展勾勒出的基本方向继续发展,所以伏羲是道家当之无愧的开山鼻祖。

中国人民习惯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将黄帝视为人文始祖。几千年来,黄帝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紧密相连。道家首举“黄帝”这面旗帜,因此这一功绩要归于道家。历史继续向前发展三千年,来到黄帝的时代。黄帝前半生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开疆扩土,整合文明上。他统一了华夏部落,征服东夷,九黎族,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后半生,他将精力放在悟道上面,最后感悟到“道”的真谛,乘龙上天。托黄帝之名的著作较多,尽管不是黄帝本人亲自著作,但是他们的思想与黄帝具有相同逻辑,甚至大多受黄帝思想影响较大。例如《黄帝四经》的第一句是“道生法”,所谓“道生法”的含义与《道德经》中道生万物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黄帝承接伏羲,并且为老子的一些思想提供了借鉴。

有姜太公才有周朝八百年江山,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作为道家的承接者,他们将精力更多的放在政治方面,立下不世之功。因此,他们的贡献主要是丰富了道家治国理政思想。

老子当之无愧是道家思想的创始者与集大成者。老子曾任东周管理图书的史官,学识广博,孔子曾问礼与老子。老子倒骑青牛出函谷关时,守关的尹喜请求老子给他写点东西,并且以此作为出关的条件。老子洋洋洒洒留下五千字,这才有后世所看到的《道德经》。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即《道经》和《德经》,虽然只有五千字,却包含着修身,处事,军事,治国理政以及辩证法等丰富的思想。《道德经》成书可以看作道家正式形成的标志。《道德经》的主要思想可以归纳为四个大的方面:形而上的“道”,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观,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辩证思维。“道”本指人走的路,老子将其抽象化,赋予其形而上本原与本体的含义。在《道德经》中有三层含义:一是指宇宙万物的最初本源;二是指万事万物发生、发展、运动的规律;三是指人类社会的准则。老子所说的道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存在,道虽无形却存在于事物之中。老子对道的论述不是为了探讨宇宙的本源,而是为探讨人类社会提供一个哲学基础,最终落脚是放在人类社会;老子根据道的无为推出政治的无为而治。道的本性就是无为,统治者如果也能按照能够效法,那么人民也能自化。因此老子提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以及“治大国若烹小鲜”等无为思想。老子的无为不是放任自流,其核心的是“无不为”,是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去做事;在无为的基础上,老子提出“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小国寡民对现在来说有愚昧的一方面,但是对于当时战乱不断春秋战国时代,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案;《道德经》中体现的辩证思维是我国古代哲学辩证思维的源头。老子认为万事万物都在相反对立的状态下形成,事物会向其对立方面转化。不难看出,老子的辩证思维是在吸收伏羲的阴阳思维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

除《道德经》之外,道家的另外一部著作便是《庄子》,庄子既是道家文化的集大成者,又是道家文化的创新者。庄子是诸子百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是老子思想的继承者与发展者。庄子生活清贫却淡泊名利,不慕权贵,拒绝出世。《庄子》的思想归纳起来有五点:“道”论,逍遥论,齐物论,无为论,生死论。庄子的思想与老子相比,既一脉相承,又有所创新。“道”论是庄子思想的核心,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本原论,也认为道产生了世间万物。庄子认为道也是万物存在的依据,依照道,事物才能发展。另外,庄子将老子的虚幻的道发展为更接地气的道。东郭子问庄子道存在什么地方,庄子回答,存在与骷髅和蚂蚁中,存在于杂草中,存在于砖瓦中,存在于屎尿中。由此可見,庄子把道放在卑下的事物中就是为了说明道无处不在;庄子的逍遥是不为功名利禄所累,心意闲散,无拘无束的意思。庄子的逍遥不是肉体的自由,而是精神,心灵的自由翱翔。这种逍遥需要无己,无功,无名才能达到; 庄子认为世间万物都是自然而然的,本身没有是非对错,是因为人们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才有了是非对错的争论。庄子的齐物论提倡站在道的角度看待事物,事物就是平等齐一的,没有是非对错善恶美丑。齐物论是一种方法论,只有世人消除”自我的偏见“,才能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有了这种观念,事物便不再与人类对立,人与万物也能达到和谐的状态。无为论,庄子继承老子的基本思想,崇尚事物的自然状态,反对人为干涉;在生死问题上,儒家避而不谈,而庄子对待生死最为洒脱。庄子认为生死是一种”命“。”命“表示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规律,生死如同白昼与黑夜,人们无法干预。庄子认为生与死都是生命不可缺少的阶段,完整的生命不仅包括生还包括死。另外庄子认为死后未必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恐惧,可能是另外的一种欢乐景象,没有君臣,没有四季的更替的等。庄子对待生死非常理性,正是如此,他的妻子死后他能击缶而歌。

杨朱,鬼谷子是道家文化的优秀的传承者。杨朱主张“贵己“,”贵生“,有”人人不损一毫“的思想。在战国时,有”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的现象“,可见影响深远。鬼谷子是战国时期的显赫人物,道家的代表人物,兵家的集大成者。

道家文化发源于伏羲,黄帝,后经过姜太公,管仲,到老子庄子发展成熟,杨朱,鬼谷子等人进一步深入传播了道家思想。《道德经》注重政治哲学,《庄子》注重人的心灵与精神提升,道家文化既有差异又一脉相承。无数 先哲呕心沥血,薪火相传,才有道家文化的繁荣发展。

作者简介:周明珠(1995-),女,山东泰安人,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研究生。

猜你喜欢
伏羲黄帝道德经
“清华简”又爆“猛料”蚩尤竟是黄帝之子
不贪为赢
How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为什么要跟《道德经》学领导力?
伏羲结网打鱼
汉字的由来——伏羲造字
华子龙先生告诉你:被誉为『万经之王』的《道德经》讲的是什么?
西方人最推崇《道德经》
伏羲画卦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