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蓝天 她们的飞行梦

2019-09-10 07:22林波
环球飞行 2019年3期
关键词:女飞行员蓝天飞行员

林波

对于女飞行员来说,3月8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1910年3月8日法国飞行员雷蒙德·德·拉洛施获得了全球首位女性飞行执照,从此,蓝天多了一抹惊艳的色彩。

尽管距离飞机诞生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然而时至今日,依然有许多人认为,飞行是男性的的事。就像很少有人知道,在莱特兄弟故事的背后,还有一位凯瑟琳·莱特女士,为莱特兄弟的成功提供了不可磨灭的帮助,她被法国人称为“第三莱特兄弟”,并与两位哥哥一同被授予法国荣誉军团励章。

1903年,莱特兄弟试验成功,为世界打开了航空产业的大门,法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对这一新产业纷纷投入大量资金,航空业由此迅速的发展了起来,并随之诞生了许多优秀的飞行员,其中不乏女性的身影。自1910年,雷蒙德·德·拉洛施、马特·尼尔、玛丽·摩纹特、海琳·迪特里厄、珍妮·埃尔沃、玛丽-露易丝·德里昂古、哈里特·昆比、利迪亚·泽维娃、玛蒂尔德·摩依森特、希尔达·休利特……来自世界法英美等国家的多位女飞行员相继出现,为地球的天空增添了一笔亮丽的色彩。

翱翔蓝天的女飞们

这些女性并非为了改变世俗观念而飞行,但她们集体显示出的能力,不断进取、突破极限的征服欲望,无疑具有普遍性,也是人性的一部分。她们的终极目的是因为飞行在某种程度上让她们更接近自由,更了解世界。翱翔天空,将历史甩在身后之际也许是最能明察世界之时。飞行员们常说伴随未知存在的感觉强烈而欣慰,但更多是美丽。

——保罗·斯莱特《消失的地平线》

在20世纪初,飞行无疑是人类最大的冒险活动,勇敢无畏的女飞行员们,在当时由男人主宰的雄性荷尔蒙世界里,以自己孜孜不倦的努力和脚踏实地的成就,赢得了令人改目相待的地位。艾美利亚·埃尔哈特就是其中耀眼的一位。

作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单独飞越大西洋的女飞行员,艾美利亚·埃尔哈特为飞行做出了许多贡献,她写下了许多飞行日记,并终其一生致力于鼓励女性追求自己的梦想。1929年,艾美利亚·埃尔哈特创立了女子飞行协会“99s”,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历史最为悠久的国际女性飞行员组织。由于创始会议上正好有99位女飞行员参会,协会因此得名99s。那时,距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不过二十六年,距查尔斯·林德伯格首次飞越大西洋的纪录不过两年。那个时代的女飞行员在全世界飞行员中的占比,还不到百分之一。

此后,女飞行员群体缓慢而坚定地增长壮大。截止目前,尽管女性飞行员仍然是整个飞行员群体中的少数派,但所占比例毕竟从百分之一成长到了百分之六。航空发展的早期,飞行被视为危险复杂的男性专属活动。尽管越来越多的女性已经加入了飞行员的行列并作出了自己的成绩,但直到二战时期,五角大楼仍然不允许女性飞行员参与军事活动。在99s的努力和活动下,第一支美国陆军妇女飞行队WASP (WomenAirforce Service Pilots)才首次突破了军方保守派的禁令组建成功,并活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法西斯战线上。艾美利亚·埃尔哈特的名字也因此被更多人记住。

华裔女飞行员李月英,也是WASP的一員。时值美日交战时期,李月英的东方面孔还曾经被堪萨斯的美国农民误认为入侵的日本敌军,直到致电军方才确认这位娇柔亚洲姑娘的身份。在华人尚遭美国主流社会歧视的20世纪初期,李月英的传奇人生被拍成了纪录片《短暂的凌空飞翔:驾驶战斗机的女人李月英》,并在美国PBS电视台播出。

20世纪上半叶,战火纷飞的的中国,也诞生了一批女飞行员精英。1915年,卢佐治夫人驾机飞上蓝天,开创了中国女性飞天的历史。1922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汕头创立了航空学校,朱慕飞成为首届学院中唯一的女性,后在空军服役。而被称为“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的却是另外一位女性李霞卿。

1933年,偶然的机会,在欧洲求学的李霞卿看到一场飞行表演,由此激发起她对飞行的强烈渴望。回到瑞士后,李霞卿报考了因特林飞行学院,开始系统的学习飞行。1935年8月,获得了瑞士航空倶乐部颁发的飞行执照的李霞卿决定前往美国奥克兰波音航空学校继续学习深造。

回国后,李霞卿迅速投身到抗日救国当中,她在上海筹建医院、难民营、学校,并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以及南美和加勒比海地区进行巡回飞行和演讲,多次为中国抗战募捐。由此,李霞卿被媒体誉为“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

一切为了梦想

一旦你尝试过飞行,

你行走在陆地上时,

就会不自觉抬头仰望天空,

因为你到过那里,

而且你永远渴望重返蓝天。

——达·芬奇

在雷蒙德·德·拉洛施飞上蓝天后,飞行,成为更多女性的梦想。来自丹麦的女性私照飞行员西蒙娜,就开启了她的一段飞行传奇。

1969年出生于丹麦的西蒙娜热爱绘画,对艺术充满激情。1996年,还在丹麦皇家美术学院学习的西蒙娜,接触到了二战时期的女飞行员。西蒙娜立即被她们吸引,希望采访她们,并为她们创作。但是这些女飞行员告诉西蒙娜,除非西蒙娜亲自学习飞行,成为飞行员,否则她们将不接受西蒙娜的采访。倔强的西蒙娜由此开始了与飞行的不解之缘。

西蒙娜是飞行员,同时也是艺术家,她的大部分创作都与飞行有关,2016年她的作品《危险的飞行》被丹麦瓦埃勒艺术博物馆收藏,《战斗》被德国夏洛腾堡宫收藏,《达芬奇工程展》被英国赫尔收藏,《联络点》被匈牙利国家博物馆收藏,《飞行之梦》被丹麦欧登塞收藏。此外,西蒙娜还创作了两部电影,《在战区微笑》和《天空姐妹》,这些影片都与西蒙娜的飞行经历有关。

当西蒙娜第一次飞上天空的时候,她并不知道,一段传奇的飞行经历正在等待着她。“9·11事件”发生后,许多人对飞行陷入极度的恐慌状态,而由此事件,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2001年10月7日起,对阿富汗地区的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展开了一场反恐战争。这场战争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

2002年的一天,西蒙娜看到了丹麦记者在报纸上写的,关于一位16岁阿富汗女孩的报道。尽管因为战争带来的恐惧让照片中女孩显得恐慌不已,但她面对记者大胆地说出了心里的梦想——想要飞上蓝天。在塔利班控制下,这个女孩只能被关在屋子里,但她的梦想并没有停止过。西蒙娜被深深的触动了,并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亲自飞到阿富汗,帮助小女孩实现飞行梦想。

于是,西蒙娜联络了五角大楼,表达了希望前往阿富汗的愿望,但被果断拒绝,原因是私照飞行员不能飞往那个区域。正当一切陷入僵局的时候,西蒙娜得到了一位女性空管工作人员的帮助,她告诉西蒙娜,从人权的角度出发,飞行手册中并没有禁止西蒙娜想法的规定。与此同时,西蒙娜的这一决定也遭到了来自身边人的反对和非议,但固执的她还是义无反顾的开始了飞行准备。

2002年9月,西蒙娜驾驶着她的小型1961派珀柯尔特开始了这段长达9个月的旅程,同行的还有西蒙娜的男朋友,他是一位摄影师。由于机型限制,整个飞机的承重大概75公斤,所以他们并不能带太多东西。在飞行的过程中,西蒙娜基本上都是左手拿着地图,然后依靠目视飞行,看着陆地的状况以及航空的状況,一路向着阿富汗前行。

这是一段全程超过5000公里的行程,西蒙娜共落地33次,飞行50小时。当西蒙娜一行途径土耳其的时候,遇到了惊险的情況。因为西蒙娜的飞机机型小,飞得比较慢,被身边的战斗机“嗖”的一下越过去了,当时西蒙娜的男朋友为了控制住他的摄影器材,险些掉出机舱,幸亏西蒙娜眼疾手快,一把将男朋友拉了回来。此时,机上的ATC通话设备又出现了一些故障,不过好在土耳其相关的空管人员非常的专业,最终协助西蒙娜的飞机成功落地。

除此之外,在飞行途中,西蒙娜还听到了许多拒绝落地的声音,正像她出发时的情景一样,许多人并不理解她的想法。即使面对拒绝,西蒙娜也从未放弃过她的目标,这样的热情感染了沿途许多的人们,他们纷纷对西蒙娜伸出了援助之手。不过,当西蒙娜落地的时候,周围的人还是会一脸震惊,仿佛在问“你的许可在哪儿?你是怎么飞过来的?谁允许你落地的?”

一路飞行,西蒙娜在靠近目标的同时,危险也伴随左右。当时飞行设备是需要双向对话的,否则就会成为射击的对象。在飞往阿富汗的途中有许多的山区,通信的信号并不是很好,一路西蒙娜都是战战兢兢,害怕遇到突发险情。

在一个寂静的下午,西蒙娜即将抵达阿富汗的首都喀布尔,她知道,很快就可以找到那个小女孩了。突然,电流声吱吱作响,空中很快出现了一架比西蒙娜的飞机大很多的战机。对方向西蒙娜发出呼叫“124,124,你已经被发现了,你被发现了”。通过一番沟通,最终连军方都觉得西蒙娜的飞机小得“不值一提”,才免于遭到攻击。

终于,西蒙娜找到那个怀揣梦想的女孩。在这个路上骑着自行车,后面都可能传来枪声的国家,西蒙娜带着她一起飞上了天空。她们在阿富汗的山脊中飞行,忽左忽右,做出一些匍匐的动作,并且左右晃其两翼,体验着飞行的乐趣。当地的居民围观着她们,美国特种部队的相关人员也发现了西蒙娜的“小秘密”,他们静静地看着西蒙娜带着女孩飞上了天空。此时的战区,因着两个女性的梦想变得平静而美好。

之后的10多年,西蒙娜围绕女飞行员的艺术思考和创作一直在延续。近期,西蒙娜来到中国,开始了她关于中国女性飞行员的艺术创作项目,而她对女飞行员群体的关注也蕴含在她的绘画作品当中,并将在北京、厦门等地进行展览。

天空,就在那里

命运非偶然,而是必然,它就藏在你的性格之中。

——芥川龙之介

2011年,正在南京农业大学读大三的邵木楠突然收到一条消息:东航将通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江苏招收六名女飞行员。谁也没有想到,一条短信改变了她的整个命运。

此时的木楠即将开始毕业前的实习,但她还是决定要试一试。一个星期后,木楠顺利通过了招飞的所有项目。在东航最早的招飞信息里,有一条要求是“理科生”,而木楠学文,为了让自己的理性思维不成为自己的薄弱之处,木楠便向母校申请参加物理考试,自学一个月后,顺利通过考核,将成绩单交给招飞考官,踏上了飞行員之路。

2011年8月,木楠开始在南航大学习理论课程,2012年9月,又远赴美国Hillsbero Aviation航校学习飞行。很多飞行员跟我讲过,学飞之路并不轻松,这个过程让人兴奋,但同样满是辛苦。最忙的时候,每天早上5点就要准备起床,6点开始上课,加上飞行时间,结束一天的学习,回到宿舍已经是晚上10点。

这个世界对于勤奋的人来说永远是公平的,2014年5月,她成功完成学业,回到东航,成为上海飞行部的飞行员,从空客A320、A330开始,一路飞到空客A350。像邵木楠这种经历,从一名大学生转变为飞行员,俗称为“大改驾”,即完成本科学业,再在国内外航校进行一年的飞行培训。

在1992年以前,中国民航飞行员都是从飞行学院或部队引进,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这种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1992年,厦航在全民航界中首创以“大改驾”模式培养飞行员,迅速被业内其他航空公司学习。不过在刚开始招聘的时候,反响也不大,很多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听到“招飞”,就像是听到天方夜谭,感到不可思议。那个年代,国内很多人连飞机都没坐过,何况是去开飞机。但这么多年过来,“大改驾”这种模式也早已成熟,也培养出了无数理论基础夯实,飞行技术过硬的优秀飞行员。木楠就是其中之一。

初入东航,木楠驾驶的是空客A320型飞机,后来又去了330机队,在2016年的时候,东航与空客签约采购最新一代的宽体客机空客A350,木楠暗下决心,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飞的上这款代表着民用航空飞机里最先进的飞机。从2018年底,空客A350飞机陆续交付给了东航,木楠的申请也得到了批准,顺利通过了转机型培训、考核,成为东航第一批A350女飞行员。

对于她来说,飞行生涯才开始不久,在漫漫人生路上,她将陪伴着空客A350—起,将那道责任挂上肩头。(此段内容节选自微信公众号:停机坪tingjiping789)

80后女飞行员的蓝天梦

一个人生命中的最大幸运,莫过于在他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

——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

中国的蓝天从来不乏女飞行员的身影,民国时期,中国拥有三十余位女飞行员,书写了抗战时期的辉煌历史。建国后,新中国也培养了众多女飞行员。据民航局发布《中国民航驾驶员发展年度报告(2018年版)》显示,近年来,女飞行员的人数逐渐增加,并呈现年轻化的态势。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正在实现她们的蓝天梦。

来自蓝飞通航的三位80后女飞行员晓晓、Panso、曦子晨,拥有相似的飞行经历。当晓晓看到身穿制服的飞行员,当Panso在美国留学时看到学校不远处升空的飞机,当曦子晨不甘于做一个平凡的女性,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环境中的她们,开启了自己的飞行梦。2013年,晓晓开始在中国学习的飞行;此时的Panso也拿着工作三年攒够的学飞费用,在美國踏入了航空学校;而曦子晨偷偷离开家,在新加坡开始了自我蜕变的飞行历程。

飞行,让她们焕然一新。每一位驾驶飞机飞上蓝天的女飞行员都可谓经历了百炼成钢的过程。每十个成为学生飞行员的航空新人里面,也只有一两个能够走到最后。培训商照飞行员,对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仅在体检的过程当中,就可能会刷掉80%的人。经过各种理论学习和上机模拟,她们踏上了梦想已久的飞机。最让她们开心的是单飞的时刻,那是一场“成人礼”,代表着她们可以独自在天空翱翔。

六年的飞行学习与实践,让她们成长为中国新时代通航女飞行员精英。当然,成为一名“帅气”的女飞行员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除了严格的学飞历程,在她们工作的过程中,每年都需要进行年检,这意味着她们需要保持身体的各项体征在正常范围。

相较于民航女飞行员来说,通航女飞行员们要接受更多的挑战。除了来自飞机设备辐射和强晒,她们还要面对高温和严寒,夏季40度的高温,冬季零下十几度的严寒对她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而且通航飞机机型小,并没有副驾驶和洗手间,不能轮换驾驶。晓晓、Panso和曦子晨都有过长时间驾驶小飞机的经历。“不过,作为女飞行员还是有一个特权,就是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不用工作”,曦子晨笑着告诉我们。

如今,晓晓、Panso和曦子晨已经成为飞行教员,她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像曾经教导他们的老师一样,驾驶着蓝飞通航的泰克南P2010等小飞机,带领着向往天空的人们,飞上蓝天,体验飞行。尽管在北京的训练场地,仅能飞800米以下的范围,但是她们的内心每天都无比地充实,这是她们的梦想,也是她们的坚持。

飒爽英姿,留存在女飞行员的举手投足之间。每天,她们早起换装,制定飞行计划,检查飞机状况,款款步入驾驶舱,神态自若的驾驶着飞机翱翔于蓝天。无论晴空万里,还是狂风暴雨,她们总是目光坚定,判断果决,熟练的操作着飞机上每一个细节。这就是她们曾经无比渴望而付诸实现的梦想——翱翔苍穹,惊艳蓝天!

猜你喜欢
女飞行员蓝天飞行员
“飞”向蓝天
捏泡泡可以减压
开飞机打盹?英提议对飞行员“疲劳检测”
共创一片蓝天,同爱一份绿色
拥抱蓝天
飞行员的酷装备
“这波老姐贼稳”看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女飞行员
余旭 烈士走好
壮阔蓝天绽放铿锵玫瑰
幽默的美军飞行员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