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课程“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研究

2019-09-10 00:04周向宇王丹彭华
世界家苑·学术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实践研究课程思政

周向宇 王丹 彭华

摘要: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是当前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切實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教书育人效果,实现立德树人根本教育目的的主渠道。本文以《检测与传感技术》课程为例,通过更新思政理念、更新课程标准、更新专业教师德育能力、更新教学内容、更新课程教学资源等途径,来探索高职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高职专业课程;课程思政;实践研究

1 序言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基本工作,是教师进行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高校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单纯在讲授课本知识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任务,重教书轻育人现象比较普遍。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此后,“课程思政”建设越来越受到高校及专业课教师的重视,专业课教师也清晰认识到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通过深度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专业课教师理应承担的重要使命。

2 《检测与传感技术》专业课程介绍

《检测与传感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是以各类传感技术及其开发应用的一般原理及应用方法展开,使学生了解传感器的基本类型,并掌握对传感器类型的选择,基本电路的分析、应用接口电路的初步设计。目标是培养学生认识传感器应用传感器的能力,在此过程中规范学生的操作过程,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通过项目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检测与传感技术》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把思政教育和课程设置目的、教学目标、课程德育目标融入在一起。把思政素养、人文素养、职业素养渗透到《检测与传感技术》课程中,以智能电子器件的各种应用场景引入,把科学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融入知识点。深挖课程德育内涵和思政元素,与思政老师共同思考、协同配合,在课程知识点、应用场景、行业发展等方面深度嵌入思政内容,实现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思想意识的同步提升。

3 以“五个更新”推进《检测与传感技术》“课程思政”建设

3.1 更新思政理念

成立《检测与传感技术》课程思政研讨组,建立集中研讨提问题、集中备课提质量、集中培训提素质的“三集三提”机制,定期研讨思政元素和思政育人功能思路,完善专业课的教学评估体系。树立正确评价导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育人价值导向,在学评教体系中体现育人评价元素,使德育元素成为学评教的重要内容,从而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养成道德品行。

3.2 更新课程标准

以“课程思政”的新理念为指南,更新专业课课程标准。“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课堂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编写《检测与传感技术》专业课程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授课计划时就要把德育要求作为基本目标纳入到授课计划中。贯彻的德育要求要结合国家的发展战略、高职学生的发展定位、培育目标相契合。因此《检测与传感技术》把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职业精神”等有机的融合到课程标准、课程体系中,有效的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通过“课程思政”改革,《检测与传感技术》课程设置的目标是是学生能掌握各种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常规应用,能够综合考虑各种实际因素和要求对传感器进行选型,并树立“工匠精神”,养成良好的职业精神,能通过团队协助、应用创新结合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完成实物搭建。

3.3 更新专业教师德育能力

“课程思政”建设关键在于教师,关键在于专业教师综合素质水平和德育能力,能否在专业课程过程中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  《检测与传感技术》课程组特别重视任课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的提升,把提高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放在首要位置,注重师德养成,师德培育。本课程授课教师也不断加强与思政课教师沟通交流,紧密衔接、共同配合,共同挖掘  《检测与传感技术》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课程专业授课教师也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自身的良好行为示范,影响和带动学生。

3.4 更新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特点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在《检测与传感技术》课程授课过程中注重专业内容和思政内容的深度互嵌,将思政素养、人文素养、职业素养渗透到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去。比如在课程内容“智能路灯”部分,主要讲述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课程思政”改革,将节电意识、节约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奉献精神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导学生在为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反对浪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告诫学生将来在工作中,始终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与国家的建设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的职业使命感与责任感。

3.5 更新课程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落实育人要求的重要抓手,《检测与传感技术》课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资源。第一,更新教案。在教学设计中注意德育的引导,完善教案。第二,更新ppt。ppt制作多引入“大国工匠”、“大国重器”以及其他中国企业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取得的优秀成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的先进技术及优秀的行业榜样。第三,更新微课。通过教学设计,逐步选择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微课同步更新,引导学生学习正能量。第四,更新在线开放课程。对骨干专业课程进行在线开放课程内容更新,让在线开放课程时刻与专业融入思政元素和思政育人功能同步。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 王石,田洪芳.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4).

[3] 江颉,罗显克.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2).

[4] 邢伟,郭晓彤.高职专业课“课程思政”实践路径探讨——以“公共关系”课程为例[J].职教通讯,2018(24).

[5] 占建青.高职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的策略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4).

(作者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实践研究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