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修辞手法的妙用

2019-09-10 01:05郭春泉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9期
关键词:真谛文采拟人

郭春泉

人们在写文章时,都会注意如何让自己的文章生动优美,让人感觉有深度,有内涵。尤其是古人。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部《论语》,不但是儒家思想学问所在,其语言之精炼、优美、含蓄,堪称古文学典范。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也说:“言以文远。”大意是说,文章因有文采,才能流传千古。这些,都说明了文采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但是,现在有些人写文章不太重视文采,他们的笔下只有抽象的道理,缺少具体的形象;只有甲乙丙丁的描述,没有鲜明生动的论证,效果当然不会好。俗话说:“三分人才,七分打扮。”写作文也是如此,只要经过“事事四五通”的装扮,何愁它不“精妙世无双”?装扮的手段很多,而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使用辞格。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曾这样来描绘月下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连用了拟人、比喻,“袅娜”写出了荷花柔软妩媚;“羞涩”写出荷花含苞待放的忸怩之态。这两词把荷花写活了,可谓形神兼备物性人情统一。“刚出浴的美人”,既写出了纤尘不染,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又使人想到水中月、雾中花,灯下观美人那种朦胧美的意境。总之,经过多次比喻、拟人,这荷花就仿佛对着读者“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格式,会使你的作文语言文采焕然,瑰丽多姿。常有的效果明显的修辞格式有比喻、排比、引用、拟人、仿拟等。

一、可巧用比喻

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變得浅显易懂。

如某生的作文《诚信归去来》中有这样一段话:“诚信是一轮金赤朗耀的圆月,惟有与高处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放上它,生命摇摆不定,天平立即稳稳的倾向一端;诚信是高山之巅的水,能够洗尽浮华,洗尽躁动,洗尽虚诈,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

在作者的笔下,诚信成了月亮、砝码、水,文章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这都是比喻的作用。如果我们将这一段文字改为:“诚信可以反应出一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诚信可以使生命充实,诚信可以使生命回归本色”,肯定是大煞风景。

二、可妙用拟人

徐志摩在《巴黎的鳞爪》中有过这样一段精彩的描写:咳,巴黎!到过巴黎的一定不会再稀罕天堂;尝过巴黎,老实说,连地狱都不想去了。整个巴黎就像是一床野鸭绒的垫褥,衬得你通体舒泰,硬骨头都给熏酥了的—有时许太热一些。那也不碍事,只要你受得住。赞美是多余的,正如赞美天堂是多余的;诅咒也是多余的,正如诅咒地狱是多余的。巴黎,软绵绵的,只在你临别的时候轻轻地嘱咐一声“别忘了,再来”!其实连这都是多余的。谁不想再去?谁忘得了?香草在你的脚下,春风在你的脸上,微笑在你周边。不拘束你,不责备你,不督饬你,不窘你,不烦你,不揉你。它搂着你,可不缚住你:是一条温存的臂膀,不是根绳子。它不是不让你跑,但它那招逗的指尖却永远在你的记忆里晃着。多轻盈的步履,罗袜的丝光随时可以沾上你记忆的颜色!但巴黎却不是单调的喜剧。赛因河的柔波里掩饰着罗浮宫的倩影,它也收藏着不少失意人最后的呼吸。流着,温驯的水波;流着,缠绵的恩怨。咖啡馆:和着交颈软语,开怀的笑响,有踞坐在屋隅里蓬头少年计较自毁的哀思。跳舞场:和着翻飞的乐调,迷醇的酒香,有独自支颐的少妇思量着往迹的怆心。浮动在上一层的许是光明,是欢畅,是快乐,是甜蜜,是和谐;但沉淀在底里阳光照不到的才是人事经验的本质:说重一点是悲哀,说轻一点是惆怅:谁不愿意永远在轻快的流波里漾着,可得留神了你往深处去时的发现!

让“巴黎”这个世界名都“变”成了一个时而妖娆,时而忧郁的女郎,让读者一开头就被它的浪漫与神秘勾起了浓浓的好奇心,自然起到了引人入胜的作用。真是让人叫好!

有这样一句描写将要下雨的情景的话:“柳叶打着卷儿,小花草低着头,大地冒着热气,湖水热的烫手,蜻蜓低低的飞在湖面上打转,这是它在向鱼儿报信:好消息——就要下雨了!”短短的一句话,说活了柳叶、花草、大地、湖水、蜻蜓和鱼儿,让原本没有感情的万物一下子就充满浓浓的生机。

三、可善用排比

排比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的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如有一篇《千年的呼唤》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它曾是千年前的儒学大师发自肺腑的呐喊;它曾在勾心是阴险狡诈之辈赖以飞黄腾达的外衣。它太简单,简单得连牙牙学语的孩童都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又太复杂,复杂得让有些人将它遗失的无怨无悔,无影无踪。它,就是诚信。”一系列的排比句,使文章内容集中,节奏鲜明,酣畅淋漓,有气吞山河之雄伟,水泻千里之壮观。

四、可妙引诗文

如《选择的真谛》中这样写道:“选择的真谛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示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睥睨群小;选择的真谛示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伤时忧民;选择的真谛是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再如这样一段文字:“书是我的精神支柱,它重塑了我的灵魂。当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懂得了谦虚的必要;当王勃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懂得了友情的可贵;当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懂得了做人的责任;当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懂得了做人应具备的反抗精神。”

巧妙地引用一些诗文,能使文章平添了许多人文内涵。

五、可活化名句

北宋著名的“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认为“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并强调作诗如能做到“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就能达到“以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借用这种方式,把传颂于世的诗文、名言警句,通过巧妙变换,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由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化用而来。很显然,化用后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无论从意境上,还是气势上,都远胜于原句。真正起到了“点铁成金”的作用。

综上所述,要想让自己的文章出彩,是一种得花一番功夫的。灵活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各种修辞格式,你的作文语言自然而然就变得多姿多彩、美仑美奂了,效果自然也就事半功倍。当然,我们不能为形式而形式,那样会陷入唯形式主义的误区,但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文学才能,使自己的文章多几分的文采的亮光,确实不失为获得高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渠道。

(阜南县新村镇中心学校  安徽阜南  236318)

猜你喜欢
真谛文采拟人
拟人手法真多情
翻译家的文采观
翻译家的文采观
有一种文采叫“抠字眼”
古人的幽默你不懂
捕捉45°角的“真谛”
问答
学习用拟人的方法
爱的真谛
领悟真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