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时代大学生党建工作仍需坚持群众路线

2019-09-10 01:44黄露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9期
关键词:群众路线党建大学生

黄露

摘要: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继有人,做好新时代大学生党建工作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特点,全面的分析了大学生的特点,分析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群众路线方法论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党建;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一直以来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对党建工作而言,具有方法论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尤其是在高校学生的党建工作中,抓好青年的思想工作,培养“四有”新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培养接班人,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特点及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不仅要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各类人才,同时还要为培养一批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较高理论素养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以保证我们党的事业兴旺发达。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成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国未来的发展,因此,在高校党建工作中,我们要牢牢抓住青年大学生工作这根主线,针对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特点分析

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上打上了市场经济的烙印,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热情高,鉴别能力弱。当代大学生普遍受教育程度高,政治意识较强,表现为主动关注时事,如钓鱼岛问题、中美贸易战等问题,关注多、忧患多,但鉴别能力较弱,容易偏激,产生片面的思想认识。

2、道德认识高,道德实践弱。新时期大学生在道德认识上和实践上存在较大反差,在道德价值取向上趋于多元化,一方面认为应尊重个人权利,在道德观念上持宽容态度,如对父母离异,个人婚姻等;一方面在实践中对道德认识形成背离,如舞弊等现象出现。

3、学习能力強,实践能力弱。新时代大学生的思辨思维能力通过三年高中阶段的苦读有了较大的提升,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等较为发达,但是,恰恰是相对封闭的三年高中阶段学习,使得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和缺陷,成为学习能手和生活弱者。

4、自我意识强,责任意识弱。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催生出新时代大学生强烈的主体意识,崇尚自我奋斗、注重自我设计,但是,过度的强调自我会导致集体主义意识淡薄,缺乏对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情况较为普遍,对班集体淡漠,团队协作意识较差。

5、信息渠道广,明辨能力弱。在网络社会时代,新时期大学生在离开相对封闭的中学环境后,面对大学开放的环境,互联网的繁盛,使得自身信息取得的途径大大增加,个人视野、见识迅速提升,但是,青年时期的阅历浅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成熟导致明辨能力相对较弱,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高校大学生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党建工作上要给予高度重视,在内容上要以新的理论、新的观点占领思想阵地,在方法上要更加适应其特点,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形式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

(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方法问题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从内容上而言,行之有效的方法仍然是存在的主要问题:

1、形式单一,吸引力不够

当前高校党建工作中,一般采取的是集中理论学习的形式,通过学习文件,进行交流讨论或讲座式的党课学习,形式单一,难以引起大家的兴趣。

2、方式简单,效果不理想

第一课堂的理论灌输到第二课堂的活动引导,近年来党的思想建设从方式上仍然以说教为主,实践为辅。青年学生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接受采取应试的态度,应付为主,甚至导致逆反心理,党员教育方法陈旧,吸引力不强,缺乏针对性和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3、管理不严,作用发挥不明显

很多高校重视党员发展、轻视党员教育,对大学生党员疏忽教育管理,导致一些大学生入党之后,放松对自身的要求,忽视了党纪党规要求,淡薄了党性的修养,遗失了共产党员的服务意识,没有在大学生中起到先锋榜样带头作用。

二、群众路线的方法论在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意义

在实践中,我们应根据时代发展需要,认真了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从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改变当代大学生党建工作形式单一,方法简单,创新不足的问题。

1、从群众中来,调查研究青年学生实际。高职院校党务工作者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认真贯彻群众路线,深入学生课堂、宿舍,了解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弄清楚学生的学习路径,在方式方法上,按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法开展党建工作,少说教、多实践。要结合不断变化的形势,深入到社会实践,加深对党的理论认识,充分的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到群众中去,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要深入到大学生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社团、校园网络作用,创新工作方法。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主要阵地,是自发性的群体组织,有相对较强的社会属性,对党的组织和学生管理部门的依附并不明显,具有组织结构松散,稳定性差的特点,但在青年学生成长道路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对社团活动的支持、指导和参与将大大提高学生党建工作的效果,使更多的青年大学生在兴趣爱好为基础的活动中形成对党的理论直观认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互联网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在互联网上不同的思想观念交流碰撞,对青年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产生了及其深远地影响。因此,我们要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新技术、新载体打造党建工作的传播渠道,把党的理论通过互联网不断渗透到每一名青年学生中去。

3、相信群众,完善党建工作传播渠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具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蕴含着无比的智慧和巨大的力量。当代大学生作为人民群众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相信他们的政治热情和聪明才智,善于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发现传播渠道。在实践中,有的高校利用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为宣传阵地;有的利用涂鸦文化、英语角、校园广播站作为理论宣传的主渠道,还有的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APP等移动互联网终端传播党的理论。

4、依靠群众,改善大学生党建工作内容的外延形式。高校办学的根本可以概括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校在服务学生的同时,也要依靠他们实现理论体系内核与外延表现形式的有效对接。在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中,采取什么形式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这还需要依靠广大青年学生,因为他们作为主体最了解自己需要什么。青年学生是思想体系的接受者,更愿意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理解它、掌握它。因此,我们要依靠学生的信任和支持,无论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授,还是在生活的的渗透,采取哪种接受形式,学生自己最有发言权。

(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猜你喜欢
群众路线党建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