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第一

2019-09-10 07:22
宁夏画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慧眼潜水器救援队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风云翻卷,70年奋斗探索,无数中华儿女把勤劳和智慧贡献给了祖国,在新中国的美丽画卷上留下了许多值得铭记的“第一”“首次”。我们梳理出70个第一,记录新中国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见证新时代开拓创新的精神力量。

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

葛洲坝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坝。它是长江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电工程,被誉为20世纪中国水电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国家开始对长江流域及三峡一带开展工程勘测工作。由于长江三峡段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特殊的地形优势加上长江丰富的水资源,因此这一带被看作是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最理想的地点。为了尽快缓解当时华中地区工业用电紧缺的局面,1970年12月,中央正式批复兴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它的修建位置就定在了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三峡末端河段上,距离长江三峡出口南津关下游2.3公里。

90岁的葛洲坝集团原总工程师孔祥千回忆道 :“土石方挖填将近1亿立方米,这比起以前完工的工程要大得多。”

既要保障长江航道正常通航,又要防止泥沙淤积,做好长江截流。当时的工程技術人员们采用缩小比例模型来模拟这一带的地形及水流变化,最终经过反复试验和论证,采取了“一体两翼”的格局,按照“静水通航、动水冲沙”的方案,成功解决了泄洪排沙问题。工程人员还利用“单戗立堵”的方法,仅用了36小时就顺利实现长江截流,这是历史上第一次长江截流,也是我国水利建设史上的一个创举。

1981年1月4日,葛洲坝水利枢纽大江截流工程顺利合拢。同年12月,葛洲坝二江电厂1、2号机组正式投入运行。1988年12月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完工,全部机组投产发电。它成为20世纪我国自主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最大水利枢纽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低水头、大流量、径流式水电站。

孔祥千说:“葛洲坝代表一个新的阶段,在技术上,在施工水平,都把我们国家水电工程提高了一步。三峡的很多工程技术,很多就是利用葛洲坝创造的一些技术。葛洲坝工程就是为三峡做实战准备。”

1994年12月,在葛洲坝水利枢纽上游38公里处,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工程前后历时约16年,2009年三峡工程主体竣工,它的建成是世界水电工程建设史上的一座标杆。

截至2019年3月1日,葛洲坝电站累计发电5505亿千瓦时,三峡电站的年发电量在2018年底也突破了1000亿千瓦时,中国的水电设施正在为国家建设不断贡献着绿色能源。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江河防洪、农田灌溉、城乡供水等水利工程体系,大江大河干流基本具备了防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洪水的能力。

新中国首次派出国际救援队

近年来,在世界地震、海啸等重大自然灾害的现场,总能看到一支身穿橘红色救援服的队伍,后背印着醒目的“CHINA”字样,他们就是中国国际救援队。

位于北京凤凰岭的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一批批专业地震救援人员,从这里走向救援现场。2001年,我国第一支国家级专业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正式成立,由中国地震局、解放军某部工兵团和原武警总医院共同组建,承担地震或其他突发性灾害的紧急搜索与营救任务。

2003年5月22日,阿尔及利亚发生6.9级地震,中国国际救援队派出了30人的救援队伍赶赴地震灾区,协助开展救援。全体队员在高温中连续作战,努力搜救被压埋人员、救护伤员。

在国际救援的现场,各个国家救援队的救援速度、救援能力代表着国家形象,相比其他国家救援队有几十年的经验积累,组建仅2年,首次赴国外实施救援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却创造了值得骄傲的“中国速度”,成为参与救援的38支国际救援队伍中,成功搜救出幸存者的2支队伍之一。

18年来,中国国际救援队先后成功开展了阿尔及利亚、海地、尼泊尔等20多次救援行动,成功救出64名幸存者,救治了数万名伤员,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受援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2009年,中国国际救援队凭借出色的综合素质,通过联合国国际重型救援队分级测评,成为全球第12支,亚洲第2支国际重型救援队,一举跻身国际强队行列。

2018年应急管理部成立后,新组建了中国救援队,我国国家级灾害救援又增添了新的力量。今年10月,中国国际救援队和中国救援队2支国家队伍将同时接受联合国重型救援队复测和测评,通过后,中国在国际救援中将发挥更加重要作用,为国际人道主义事务做出更多贡献。

第一个超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

我国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后就提出南水北调这一宏伟构想。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规划论证,最终从50多个方案中优选出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连通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形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2002年,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开工。作为中国第一个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开创了水利工程史上的诸多第一,中线有国内穿越大江大河的最大直径隧洞、最长输水渡槽,东线有世界最大的泵站群。

2014年,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建成通水,为北京、天津等受水区提供了优质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截至2019年7月,已累计调水近268亿立方米,其中,生态补水22.66亿立方米,显著改善了沿线群众饮水质量,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亿人。

第一批工业机器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是我国最早研制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科研单位。1979年,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在全国率先提出了研制机器人的方案,并付诸行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天然回忆:“那时候的人不知道机器人是什么东西,最开始难度是非常之大,应该说凭的就是一股激情、热情,要为国家做事的劲头。”

1982年4月,我国第一台示教再现工业机器人样机研制成功,可重复再现通过人工编程存储起来的作业程序。同时期,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部等单位也投入研制工业机器人。

王天然说:“它对于沈阳自动化所的机器人事业后来的发展,大点说,对中国机器人事业发展,起的作用都是非常大的。”

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跨越之后,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研究开始加速。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家投入资金,研制出喷涂、点焊、弧焊和搬运机器人;90年代,沈阳自动化所自主研制成功了国产自动导引车,并第一次无故障运转在国内汽车生产线上,还在1994年和韩国公司签订协议,首次实现了技术出口,一举改写了中国机器人技术只有进口没有出口的历史。

2000年4月,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成立新松机器人公司,标志着中国工业机器人走上了产业化发展道路。十八大以来,我国机器人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2014年,我国首创了重载双移动机器人系统,能让两个40吨的重载AGV(自动导引车)协同工作;2017年,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真空机器人研制成功,可以在真空环境下水平移动重达16公斤的半导体材料。我国连续5年成为工业机器人全球第一大应用市场,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国。

让特区成为改革开放试验田

1980年,中央决定让广东福建先走一步,在深圳、珠海、汕頭、厦门等城市,划出一片区域,设置经济特区,通过减免关税、利用外资扩大出口贸易,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等形式发展经济。

深圳市委原副书记方苞说道:“成型的一个特区,它是学习外国出口加工区的经验,外引内联相结合,特区的政策往非特区辐射。”

1980年,第一批经济特区建立以来,深圳敲响土地拍卖“第一槌”、创办了第一家股份制企业;汕头建立起全国唯一一个“特区顾问委员会”;厦门建成了我国第一个以“国际”冠名的民用机场。实践证明,这些经济特区不仅创造了很多“国内第一”,也成为了改革开放的“探路者”。

1984年,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政策在大连、秦皇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得到进一步延伸,与四大经济特区一起,一条从南到北、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逐步开启:省级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大湾区,从小范围一城一地的散点式初步探索,到全球视野的对外开放布局。39年来,特区这一名词的外延和内涵在不断扩大和变化,改革开放的步伐也愈加坚实有力。

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1992年起步,从无人飞行到载人航天,从飞天梦圆到舱外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992年9月21日,中央决定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工程代号“921”。作为我国空间科学实验的重大战略工程之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最终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原院长、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介绍:“第一步叫载人飞船阶段,第二步叫空间实验室阶段,第三步就建立咱们自己的空间站。就是说人上去回来并不是目的,人上去不仅要回来,而且回来之前能够在舱外活动,能够修理组装空间站。”

留给中国航天人的时间十分紧迫,面对“保8争9”的军令状,就是争取1998年,确保1999年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他们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戚发轫回忆道:“按照我们的程序,地面试验做完了以后,暴露的问题,解决了再重新设计一个,那才能够叫上天的正样。那时已经是1998年11月份了,第二年发射就要来不及了,我们想那能不能把我们地面做试验的这个飞船改装成为一个第二年的试验飞船神州一号,载人航天人命关天,但是也要有一点大胆。”

飞船不仅要经受零下100多度的严寒,还要在返回时耐受大气摩擦产生的2000多度的炙烤,飞船外壳不能有丝毫的缝隙。下落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要在预定高度分秒不差地展开巨伞拉住正在向流星一样砸向地面的重达3吨的返回舱。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巨伞,只能由纺织厂特殊加工,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破损是最基本的要求。1个缝纫女工1年只能做出1副。现在很多人还不知道,当时飞船中大部分的重要部件都没有备份,质量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就连极小概率的失误都不允许出现。这背后是全国110多家科研院所、3000多个协作单位,数十万科研人员近十年的全部心血。

“神舟一号”进入太空,飞行21小时后返回地球,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此次飞行试验成功验证了飞船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考核了飞船系统的舱段分离技术、调姿制动技术、升力控制技术、防热技术和回收着陆技术等五大关键技术的可靠性,是中国航天史上又一次“零”的突破。

戚发轫说:“我们从太空回来的那些技术是经过地面试验的,做的应该说是完美无缺。‘神舟一号’是我们载人航天圆满的第一步,从无到有。”

从“神舟一号”发射成功,中国开始了圆梦九天的壮丽起飞。在随后的几年中,神舟二号、三号、四号无人实验飞船全部获得成功。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天地往返、出舱活动、交会对接、航天员驻留,这一系列激动人心的太空活动标志着中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载人航天体系,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基础技术的国家。

第一颗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

“慧眼”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发射的第四颗卫星。

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里保存着“慧眼”卫星试验星的有效载荷,它的整体结构与“慧眼”几乎完全相同,这就使我们在“慧眼”卫星发射两年多后的今天,仍有机会近距离对这个型号的卫星一探究竟。

与传统的光学天文望远镜不同的是,“慧眼”卫星上的望远镜主要是用来接收来自银河系的X射线,从而获得银河系内高能天体活动的动态信息,并发现新的天体和天体活动现象。“慧眼”可以实现宽波段X射线巡天,它也是一台具有高灵敏度的伽马射线暴全天监视仪,这对于研究黑洞、中子星等天体的性质和它们的基本物理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由于X射线无法穿透地球的大气层,在地面架设望远镜就无法完成相关观测,因此发射X射线天文卫星就成为观测天体X射线辐射的主要途径。

“慧眼”卫星有效载荷副总师徐玉朋说道:“我们迫切地希望能有自己的观测设备,能有一手的数据。所以,我们提出来要建造这样一颗卫星。”

2011年3月,“慧眼”卫星的研制工作正式立项。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单位经过5年的科研攻关,于2016年9月将“慧眼”卫星正式交付。2017年6月15日11时,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慧眼”送入预定轨道。“慧眼”成为继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以及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之后,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发射的第四颗卫星。

徐玉朋说:“目前来看,‘慧眼’卫星对我们日常生活没有直接的作用,但是它会大大促进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对技术的发展也会是一个巨大的促进作用。”

截至2019年6月30日,“慧眼”卫星对银河系平面扫描已达1000余次,监测并公布了600多个X射线源的长期流量变化,并对60多个各类X射线天体进行了定点观测,开拓了黑洞、中子星硬X射线快速光变和能谱研究的新窗口。在2017年人类首次发现双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引力波事件中,“慧眼”凭借其强大性能对该事件进行了监测,给出了对其伽玛射线辐射的最强限制。未来几年,包括爱因斯坦探针和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等在内的我国多颗空间天文卫星将陆续发射升空,进一步推动中国的空间科学研究稳步健康发展。

第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

长8.2米,宽3米,高3.4米的小胖墩“蛟龙”号,由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20世纪90年代,为了提升我国深海技术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国家提出研制载人潜水器,并由此开始了长达10年的筹备工作。

“蛟龙”号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芑南回忆道:“那个时候我们都是300米、600米的浅海载人潜水器,国际上没有7000米的载人潜水器,要实现从600米到7000米的重大跨越,必须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2002年6月,科技部正式批准设立国家“十五”863计划“7000米载人潜水器”重大专项。要应对深海7000米的巨大压力,具备针对作业目标稳定的悬停定位能力,进行水声通信和图像语音传输,建立水面支持系统,中国大洋协会、中船重工702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等几十家单位克服了一系列困难,终于在2009年实现“蛟龙”号的建造并开始海试。

“蛟龙”号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徐芑南说:“一个是扎实的应用技术研究工作,需要严密的理论分析,我们做大量的模型验证,大量的试船,前前后后进行了很多次,大家齐心协力也体现了16字的深潜精神: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

2009~2012年,“蛟龙”号接连取得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和7000米级海试成功。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记录,也是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代表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8%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

十八大以来,“蛟龙”号进入试验性应用阶段,跑遍了太平洋、印度洋等世界上七大海区,覆盖海山、冷泉、热液、洋中脊、海沟等典型海底区域,总航程超过8.6万海里,成功下潜158次,获取了海量珍贵视像数据资料和高精度定位的地质与生物样品。与此同时,中国第二台自主设计的4500米級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开始立项,建造并成功进行海试,从技术到装备实现了95%的国产化率。截至2019年3月,“深海勇士”已实现多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科考航次,成果丰硕。目前,我国全海深万米级的载人潜水器正在研制。

全海深万米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中船重工702所副所长叶聪表示: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是在“蛟龙”号和“深海勇士”号的基础上,集结了国内最强的科研单位和生产单位,计划在5年内完成1台万米级的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和试验。现在3个阶段的设计已经完成,潜水器正在总装的阶段,我们想尽快向地球的最深处,也就是万米的深渊发起冲击。(文字源自央视)

猜你喜欢
慧眼潜水器救援队
借我一双慧眼
借我一双慧眼
借你一双慧眼
借你一双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