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钓大鱼

2019-09-10 07:22
垂钓 2019年4期
关键词:竿子钓友鲫鱼

很多钓友在意识里就已经给春天的鱼定位了,他们主观地以为春天的鱼就在浅水处、就是靠边的,因此大多不用长竿子。不过,靠边的那是鲫鱼,大鱼可都是谨慎的,它们除了在繁殖季节会靠近岸边,其他时候都不会距离岸边太近,因此竿子短了根本够不着它们。

小水面,钓大鱼

春天钓大鱼,这确实是个难题。春季水温低,大鱼的活性低,我们常见的大个体的鱼种如鲤鱼、草鱼、青鱼几乎都难觅踪影,它们不像鲫鱼那样耐低温,鲫鱼可以很活跃,但是水库中的大型鱼都要过上好长一段时间才会开口,哪怕是和鲫鱼同样个体的小鲤鱼也不会开口。所以,我们可以将目光暂时从纯粹的野库转向小水面,小水面的好处是鱼的活动范围也小。

鱼不像是小鸟,可以在天空自由地飞翔,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水域的面积本身就限制了鱼的活动范围,它们无论如何都突破不了水的束缚,只能在某个区域内活动。这样,钓友的机会就来了。在这样的地方垂钓,和大鱼遭遇的概率是不是很大?有个前辈曾经很形象地打过一个比方,在笼子里抓鸡和在操场上抓鸡哪个更容易?肯定是在笼子里更容易些。那么,水面越小,就相当于笼子越小。

此“浅”非彼“浅”

找到一处有大鱼的小水面只是在成功钓大鱼的路上迈出了第一步,寻找一处合适的钓位是第二步。

提到春天找钓位,有人马上就会联想到“春钓滩”的这句渔谚。这句渔谚没错,但前提是要针对特定的时节和目标鱼,这两点因素很重要。比如刚开河或者鲫鱼仅有零星的开口时,滩上是无鱼的,尤其是体型比较大的鱼,它们苏醒的时间要比鲫鱼晚半个月以上,而且只有接近繁殖期时才会在浅滩出没,所以初春钓大鱼,浅滩不是首选。

随着水温的升高,大鱼会逐渐向浅水处洄游,这是它们的生理规律决定的,但是任何人都没有办法明确指出某年某月某日或者水温达到多少摄氏度的时候鲤鱼、草鱼会在什么位置出没。毕竟每个水库的水深和水下地形都是不一样的。还有,3月份的时候,东北地区大部尚冰封河面,而南方钓友早都在春意浓浓中趿拉着拖鞋钓得热火朝天了。中国太大了,南北差异也太大了。只能说初春(以鲫鱼零星开口为参照)钓大鱼不能选择过浅的钓位。

有的水域有很深的深水区,我在初春的垂钓中遇到过这类水情。当时,钓友们几乎都集中在最深处,用10米长的竿子钓八九米的深水守大鱼,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表示,去年深秋这里最出鱼,于是刚一开春就集中在这里准备续写辉煌。虽然我对这个水库不熟,但并不同意他们的观点。深秋鱼会向深处规避,这不假,但现在是初春,季节不同,鱼的洄游方向应该正相反。于是,我判断这里不是最佳位置。后来,我的判断得到验证,连水库老板都不看好的最浅处成了整个水库唯一出鱼的点,那里水深2.5米左右。如果按照钓鲫鱼的规律,这个水深是不是太深了?但是想象一下,在不到1米的水深中,10斤以上的大鱼会是什么状态?连起码的安全感都不能保证。所以,钓大鱼的“浅”和钓小鱼的“浅”不是一个概念。这就是我说的不能选择过浅的位置的原因。

在这里,我给钓友们一个比较笼统的参考值:水深2~3米。

在大多数钓场,这个深度都适用,但情况总有例外,比如在某个平均深度还不到2米的平底型的小水库该怎么办?那就找最深的地方,或者深浅交界的过渡地带。

注意:2~3米这个数值仅仅是参考值,在不知道坐到哪儿好的时候可以试一下,并不是说春天的大鱼就一定在这样的位置出没。钓鱼活动受太多的因素制约,比如是在寒流还是在暖流中、温度是持续上升还是下降、风力是大还是小、风向是顺风还是顶风、天气是阴天还是晴天……这些无常的变化每时每刻都影响着鱼口,所以说钓鱼有规律,但是没有公式。

春钓大鱼的要点

说起诱鱼,人们又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打窝。关于打窝,现在太多人都走进了一个误区,认为打得多才能钓得着,于是到了水边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打打打,有多少打多少,绝不含糊,根本不考虑鱼的感受。别的季节暂且不论,单说春天。春天鱼的活性由最低迷刚刚开始缓慢回升,这个时候它们的食量有多大?非常非常的小,可以说几口就能吃饱,窝子打多了无疑等于给自己挖了个坑——鱼都没有机会发现钓饵。

我们也不要用老玉米、麦粒之类的的东西打窝,它们不易消化,面状物或者小颗粒物就足够了,常用的底料即可。

在这里,我再抛砖引玉介绍简单的一招——用底窝料做散饵,以散饵带搓饵的方式诱鱼,搓饵状态为软黏,按照搓饵的溶解周期来换饵。春天不闹小鱼,不必担心鲢鳙,散饵最容易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做成窝子。

再说说钓饵。很多人都知道春天钓鱼的饵料当中的动物蛋白成分高一些效果更好,这没错,但是钓大鱼不同于钓鲫鱼,钓鲫鱼可以直接用蚯蚓、红虫、蛆芽等荤饵,但是我发现钓大鱼直接用荤饵效果要逊于用面饵,只有在极少数的时候用荤饵才钓到过大鱼。

关于调钓,这也是值得一说的环节。春天,很多钓友都认为鱼口轻,都在想方设法调到最灵。我专门做过调灵钓灵和调低钓高钓大鱼的对比试验,结果调灵钓灵以0:5完败调低钓高。在其他季节我也做过很多类似的试验,结果证明极灵敏的钓组都不适合钓大鱼。说到这里,肯定有人有顾虑,担心轻微的动作表达不出来。其实这个顾虑是没有必要的,要知道,你面对的目标鱼可不是小家伙,即便是二三斤的小鲤鱼也不会在乎钓组上的那十分之一克都不到的重量。面对大鱼,我们完全不用追求钓组灵敏到稍有风吹草动就能捕捉到信号的那种程度,就算是故意捕捉那样的信号,也会出现空竿和脱钩的现象。轻微的动作出现时,鱼钩是不可能入口的,提竿必然无效,并且容易锚到鱼体而惊窝。

关于用竿也值得一说。很多钓友在意识里就已经给春天的鱼定位了,他们主观地以为春天的鱼就在浅水处、就是靠边的,因此大多不用长竿子。不过,靠边的那是鲫鱼,大鱼可都是谨慎的,它们除了在繁殖季节会靠近岸边,其他时候都不会距离岸边太近,因此竿子短了根本够不着它们。再说了,短竿子的控鱼能力无论如何都不如长竿子。

大鱼“非常钓”

以上这些是春季钓大鱼的一些基本的规律。我刚说过,钓鱼有规律可循,但没有公式。就算是规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有个朋友,有一年清明的前一天心血来潮,想去看看水库开化没有,驱车过去一瞧,除了阴坡还剩些许坚冰之外,大水面已经化得干干净净了。他顺着泥泞的水边溜达了一会儿,发现一处不大的小湾子,怎么看都感觉应该有大鱼,于是扬了一把嫩玉米就走了。第二天,他穿了条防水裤,从对岸轻轻下水,把一支3.6米小短竿轻轻荡向对面,水不过齐腰深的样子。他一动不动地等了一个小时后,浮标稳稳地升了起来,提竿后毫无悬念地中鱼,然后就是扔竿子,20米长的失手绳几乎放净才化解大鱼的第一次冲锋,然后来来回回数个回合,一条足有20多斤重的大草鱼才被拿下。看看,这么大的鱼居然在这么浅的水中出现,和我的上述“规律”完全不符。这就是经验,经验的效果肯定比循规蹈矩照葫芦画瓢强,只是有太多经验不好总结罢了。

不知有没有细心的朋友发现这样的现象——同一区域内的水库中的鱼有的开口早,有的开口晚,哪怕相距不远,开口的时间也会差得挺明显。发現这种差异后,我们就可以直接去开口早的水库,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春天钓大鱼,还有另一个去处,那就是曾经的黑坑。其实我对黑坑垂钓大鱼还是颇有看法的,没有野趣不说,里面的鱼也缺乏生机,最主要的是没有悬念,钓到多大的鱼取决于黑坑老板,投放多大的,就只能钓到多大的。不过,春天的黑坑有点例外,曾经投放到里面的大鱼经历过一个冬天的蛰伏已经有了野生鱼的一些特征,尤其是作为曾经的养殖鱼,它们的胃口很好,尽管幸存的漏网之鱼为数不多,也曾经老奸巨猾、身经百战,但是经过一个冬天的沉寂,它们对鱼钩的警惕性大大降低,对食物的迫切需求又远高于它们在野外的同类,所以去这类黑坑抠库底通常有不错的收获。

猜你喜欢
竿子钓友鲫鱼
空军训练营
必须解决的几个钓鱼问题
我目睹的经历
短竿用途知多少
鲫鱼
孙老板的高招
钓友的表情包
鲫鱼之美
“顺时针”的由来
鲫鱼的食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