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陪你共同成长

2019-09-10 07:22张燕
家长 2019年7期
关键词:唐诗三百小圈上学

张燕

女儿依依上学前,我没给她报兴趣班。我和丈夫有一致的想法,那就是不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和负担,给她保留一份天真和属于她自己的童年,所以孩子一直处于“散养”状态。转眼间依依到了上学的年龄,我们夫妇俩挺担心的,担心孩子上学后会不适应学校生活,担心孩子学习跟不上,更担心因为孩子比较内向,不能和老师、同学愉快地相处。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学校的一个讲座。专家说,以后是大语文时代,学好数理化未必能走遍全天下了。我开始思考,孩子是不是也该有规律地学点儿什么了,特别是孩子的阅读应该开始重视了。

于是,我把家里的《弟子规》《唐诗三百首》《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都找了出来,想引导依依阅读。结果事与愿违,她根本就不读,还振振有词地说:“媽妈给我准备的这些书,我都不喜欢,有的根本看不懂。”我哄她说:“你好好背唐诗,背下来,妈妈给你买好吃的,带你去玩儿。”可这样的哄劝根本无济于事,依依根本不吃这一套。

我有些着急了,该怎么办好呢?我和丈夫商量对策。丈夫说同事的孩子都在看《米小圈上学记》,说孩子们都很喜欢,看起来可着迷了。于是,丈夫就在网上买了全套的《米小圈上学记》。出乎意料的是,依依居然非常喜欢看。早晨上学前她主动翻开书看一篇,放学写完作业后再看一会儿,就连每天晚上睡觉前,也会主动拿起书来读。因为书中带有拼音,又有故事性,读完了一本还想接着读,后来一年级的读完了,她还主动读了二三年级的。我惊喜地发现,依依对阅读的态度转变了。

依依读书的时候,我也会读自己喜欢的书。她读完故事书,我试探着将《唐诗三百首》读给她听,看得出来她听得很认真,我读完一首,她也愿意读给我听。就这样,我们母女俩就有了共同的读书时间和共同读的书。

学校组织朗读比赛,依依被老师选中作为参赛代表。她回家后跟我说:“妈妈,你知道老师是怎么评选参赛代表的吗?老师让每个小朋友上台背诵一首古诗,我背诵的是李商隐的《锦瑟》。老师听完后说这首诗有难度,还表扬我背诵得很熟练、感染力强,然后就选中我参赛,还让我站在舞台中间呢。”看着孩子满脸的喜悦和发自内心的自豪感,我心里美滋滋的。

通过参加比赛,依依变得自信了,性格也活泼开朗起来,在学校也更愿意表现自己,还被同学推选为班长。我和丈夫感觉女儿像变了一个人,之前的担心荡然无存。

上学应该是孩子人生中第一次走向社会,认知世界。说实话,我和丈夫平日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对待孩子的成长难免有些粗心大意。培养孩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急功近利,要把孩子当成朋友,和孩子共同成长。

(责编 宋行军)

猜你喜欢
唐诗三百小圈上学
《唐诗三百首》该被抛弃吗
该怎样向《唐诗三百首》致敬
南园十三首·其五
米小圈小漫画
上学啦
米小圈小漫画
文武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