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寄宿生教育和管理的有效策略

2019-09-10 07:22李荣友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95期
关键词:寄宿生农村

李荣友

【摘要】随着城乡教育的不断发展,农村中学办学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寄宿制学校食宿条件明显提升,寄宿生逐年增多。这些寄宿生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而成了留守学生。而目前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在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导致寄宿学生在思想、性格、情感、行为和学习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良情况。针对这些不良现状,剖析其形成的各种原因,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对策,对寄宿学生的健康成长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农村;寄宿生;教育和管理

当前,农村初中大部分为寄宿制学校,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初中学校寄宿的学生也越来越多。这些学生在学校寄宿,有效解决了在外工作家长的后顾之忧。寄宿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学习和生活。由于他们初次离开家庭、离开父母到学校过大集体生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欠佳,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遇事束手无策,缺乏自信心。这些学生当中绝大部分是农村留守学生,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生活,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呵护,有一部分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一年中回家探望的次数比较少;还有个别的父母离异,家长把孩子寄养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戚家,让他们照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由于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加之隔代抚养,监护人教育方法欠妥等原因,诱发了寄宿学生们一系列的不良问题,如娇气任性、脾气暴躁、沉默寡言、内向自卑、自私自利等。对于寄宿生的这些不良现象,如果不加以干预,放任自流,后果是很严重的。所以,社会、学校、班主任、家长等应互相配合,集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共同关心、爱护、教育他们,使他们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健康成长。以下是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摸索总结出的专门针对农村初中寄宿生的教育和管理的对策:

一、摸清底子,建立个人档案

在学期初新生入学注册时,班主任应首先了解并掌握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及家庭状况。主要可通过家访、问卷调查、个别交谈等方式,摸清学生底子,为每个寄宿生建立详细的个人成长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1.寄宿生的心理个性、思想表现、兴趣爱好、学习成绩等;2.寄宿生以往的表现、获奖或违纪记录等;3.寄宿生家长情况以及去向、联系电话、家庭经济状况等;4.其他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和对孩子学习的要求、生活环境、教育情况等。通过详细分析、认真观察了解后,确定重点对象,把问题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各阶段变化情况记录下来,进行因材施教,不定期与这些寄宿生进行谈话沟通,让他们及时了解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进步或失误,使他们懂得怎样进一步发扬或改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暖心关怀,营造温馨环境

在开学初,寄宿生刚刚入住学校,通常一下子适应不了,到了晚上,有的蜷缩在被窝里想心事,有的偷偷哭泣,还有个别莫名其妙肚子痛等等。这些情况往往就是学生对学校寄宿生活不适应的表现。所以作为班主任需要果断采取一些有效措施,给寄宿生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1.创设一个“亲情”班集体。由于孩子远离父母,缺少来自父母的陪伴与交流,会产生孤独感、无助感,所以班主任要努力创设一个具有亲和力的班集体,挑选作风正派的学生组建班委会,发挥班委会的积极作用。由于寄宿学生们朝夕相处,年龄相近,相互之间易于沟通,也愿与同伴(班干部)倾诉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所思所想。这时班干部就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向班主任反映,使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使寄宿生及时得到帮助,令他们更加靠近班干部,进而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此外,班主任还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特长、学习基础等建立学习互助小组,在晚自修课上进行互助学习,使他们能在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得到提高和发展。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想方设法把学校制度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平时,班主任要像父母般耐心倾听寄宿生的心声,弥补他们亲情上的缺失;要经常到宿舍指导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细心观察,及时发现他们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处理好;还要做到不定期、多样化的与寄宿生耐心沟通和交流,通过班主任的言传身教来感染他们、影响他们,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三、活跃氛围,组织课余活动

农村初中的寄宿生在校大部时间以班集体活动为主,每天的学习与生活公式化般机械重复,容易令他们感到学校寄宿生活单调而枯燥,遂渐渐产生厌学情绪,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为了丰富寄宿生的课余生活,班主任要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指导寄宿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学校内的各种兴趣小组,例如,体育小组、书法小组、美术小组、音乐小组、文学小组等,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校运会、艺术节、美食节等活动,让他们在多姿多彩的校园活动中得到锻炼,受到活动氛围的熏陶,增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在与同学的接触中增进友谊、增长见识,使寄宿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开阔视野又增长才干;开展以“我要自强”“我的快乐校园生活”等为主题的班级团队活动,给他们讲述有关坚强独立、勤奋好学的孩子的故事,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寄宿生的独立能力、坚强意志和乐观向上的心态;利用晚自修时间组织寄宿生在校园内观看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充实寄宿生活的同时,又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组织寄宿生之间到平常内务整理优秀的宿舍参观,通过对比,提升他们整理内务的能力,逐步培养寄宿生独立生活的良好习惯;经常组织一些有益、有趣的寝室集体活动,如,“今天我当舍长”、睡前五分钟成语接龙或猜谜、简单的庆祝生日分享蛋糕等,让他们感受到学校集体生活的乐趣,热爱集体,在寝室形成一种团结互助、和谐共处的氛围。

四、倍加关爱,注重心理健康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叛逆心理严重,焦虑紧张、行为往往过于偏激,思考能力亦有限。尤其是寄宿生,他们的心智不成熟,心中的想法埋藏在心底,不情愿和同学交流,更不敢向老师倾诉。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工作,平时接触少,缺乏交流,周末及假期中,大部分寄宿生都是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看管,他们年龄大,文化层次底,只注重物质上、生活上的给予,而忽略了心理上、精神上的关注。长期这样下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和行為的发展。而目前城乡教育发展仍不均衡,农村寄宿初中大都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缺乏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校也不能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专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班主任就必须担负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担。我的做法是:1.定期召开家长会,经常家访,与学生家长、监护人保持联系,加强沟通。通过家校联动,让家长或监护人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2.利用教室内黑板报、展示橱窗等及时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类信息,在班中营造和创设积极的育人氛围,使之成为学生闲暇学习和冶情的小天地;3.设置心理信箱。有的学生自尊心极强,有些事情也不便当面向老师讲,在教室里设置了心理信箱,班主任就能倾听到学生发自心底的心声,及时帮助学生处理学习、心理上的问题,使学生的心理障碍能够得到及时疏通引导。

五、齐抓共管,家校协同教育

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创建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他们营造一种和谐团结、健康向上的成长氛围,让农村初中寄宿生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例如学校通过与当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联系,借助本地公安、司法、消防等部门的力量,对学生加强法制教育、禁毒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进一步规范寄宿生的言行,还能提升学生掌握火灾、地震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确保寄宿生在校安全。同时,班主任要积极协调家庭与学校的配合,勤沟通、多交流,使学校教育的成效落到实处。例如:1.开通亲情电话,每个级室都安装程控电话,免费为寄宿生和老师开放,并要求学生定期给家长写信。这样寄宿生就可以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及时向父母反映在校的学习、生活状况,还可以向父母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趣事,同时也可关心父母的工作、生活情况,表达对父母的思念,增进感情;2.要求家长经常主动与孩子联系,特别是一些特殊的日子,如,孩子生日、考试、节日等,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在时刻关怀自己,从而对父母倍加感激,增强学习的信心,增进彼此间的情谊。此外,班主任还应结合时宜,热情邀请学生家长抽出时间来学校,参加学校举办的开放日和体艺节等活动,使家长通过亲身经历,体验学生在学校的真实状况,使家长懂得家校共同配合教育的重要性;3.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保持畅通,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使家长清楚掌握孩子的思想变化,通过家长与学校的协同教育,进一步加强对寄宿生的教育。通过以上这些活动的展开,社会、家庭和学校多方联手,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便能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寄宿生的教育和管理效果。

总之,农村初中寄宿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需要社会、学校、老师、家长互相紧密配合,共同教育。作为班主任,要做好农村初中寄宿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就要树立起科学的育人观念,采用科学的育人方法,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让寄宿生的身心得到健康、愉快的发展。

猜你喜欢
寄宿生农村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寄宿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感悟
农村初中寄宿生情感现状调查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重视农村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