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史料实证素养的问题情景教学实践初探

2019-09-10 15:48周如萍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5期
关键词:教学初探问题情景史料实证

周如萍

摘要:“史料实证”作为高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其内涵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作为历史学科系统建构的重要依据存在,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是历史学科教研的焦点。依照史料实证活动所需的“问题”3,可将培育切入点转向“问题情景”教学模式,可将此模式具体化为:设置问题情景,提出问题;搜集辨析史料,思考问题;梳理总结史料,解决问题此三大环节。

关键词:史料实证;问题情景;教学初探

“史料实证”是基于历史学科本身特点与学生学习历史的需求而提出的一项核心素养。史料实证素养形成过程中也体现出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等其他维度素养能力的掌握要求,因此,培养“史料实证”意识的重要性尤为突出。而问题情景教学模式以其生动的情景性、问题的突出性,为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创造出重大空间。具体实施环节则可按照问题------史料-----解决的顺序,分为:设置问题情景,提出问题;搜集辨析史料,思考问题;梳理总结史料,解决问题三大环节。

1.设置问题情景,提出问题

“史料实证”活动的前提在于对所需史料进行查阅、搜集与解读及研究问题的提出,因此,对学生进行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第一步是问题情景的设置和问题的提出。

例如:在《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一课的教学中,在介绍“商周井田制”部分时,笔者给学生呈示了这样一段话:《孟子·滕文公上》中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诗经·小雅·大田》中云:“雨我公田,递及我私”,然后再以形象化的公田中、私田周的图示之,让学生依据此图与注释提出自己的疑问,诸如有:“种私田的都是什么人,他們和公田主人有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公事毕,才敢治私事,在祈雨时,都得先及公田,再及私田”、“这种井田制是什么时候废除的,继之而后的又是什么样的一种土地制度?”等问题。通过问题情景,加强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探究的兴趣与动力,增强学生进行史料搜集与辨析的意识。

2.搜集辨析史料,思考问题

继设置问题情景,提出问题之后,接下来可进入多方搜集并深入辨析史料,思考问题,以得出可信的史料依据的环节,这与“史料实证”核心素养概念相契合,此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历史解释等素养的同步培育和提升过程。

笔者还以上述《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一课中提出的关于商周井田制土地的问题为例,在上述问题提出之后,可组织学生去图书馆或电脑教室,进行相关史料的搜集与查阅。如针对“为什么公事毕,才敢治私事......”的问题,则可从“井田制”的概念与性质入手进行查询:井田制是一种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属周王所有,其将土地层层分封给贵族,贵族对土地也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亦需要向周王缴纳贡赋。奴隶和庶民则在贵族受封的土地上集体耕种。对此,亦有《周礼·地官·小司徒 》中“ 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凡税敛之事。”之言。在此,笔者引导学生思考上述问题,得出一些合理的历史结论,如“奴隶们需要义务劳动以从贵族那里获得私田的使用权”等,同时查阅与此井田制有关的其他历史记载,以辅证此材料与这种结论的可信性:如:《韩诗外传》中“古者八家为井田,方里为一井......八家相保,出入更守,疾病相忧,患难相救,有无相贷,饮食相召,嫁娶相谋”等,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对井田制在历史中的地位影响亦有了一定的认知,为之后的史料总结与最终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坚实的材料依据基础。

3.梳理总结史料,解决问题

继师生对史料辨析和情景问题的思考之后,接下来是梳理总结史料,解决问题的环节。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解决”并不仅仅在于对某一特定问题的回答,而力求能够在问题之外获得关于现象或事物更多的思考与认识,以充分发挥史料实证素养探究的价值。

例如:依据上述对《周礼·地官·小司徒 》、《韩诗外传》、《诗经·小雅·大田》、《孟子·滕文公上》等历史文献中与问题相关资料的查阅,学生能够对上述问题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结论,如“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名义下的贵族土地私有制,其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但后随生产力的提高井田制渐趋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等。同时意识到土地作为古代人民生活的主要支撑力,土地制度形态及其变更亦便会作为举国大事被历史学家、文学家等记录进自己的典籍中,是推动古代文学艺术发展的一大助力,《诗经》便是表现。除此之外,《韩诗外传》中所载的“八家相保,出入更守,疾病相忧,患难相救,有无相贷,饮食相召,嫁娶相谋”等现象,可使学生认识到井田制在民众集体和谐生活中所具有的作用。在梳理总结过程中,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得到提升的同时,对井田制及其有关的历史现象和形态亦有了较为深入的认知。

总之,“史料实证”是高中历史教学中以提升历史学科水平为目的的一项重要的学科素养,应依据史料实证行为的由来逻辑,从情景问题设置以提出问题、搜集辨析史料以思考问题、梳理总结史料以解决问题此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意识,为高中历史学科能力的养成和新高考应试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倩雪.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160-161.

[2]邱俊香.挖掘实证史料 促进历史理解[J].基础教育研究,2019(06):55-56.

猜你喜欢
教学初探问题情景史料实证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素养论析
浅谈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方法
中职幼师钢琴弹奏教学初探
史学阅读与史料教学
以“史料实证”为中心的高三历史复习课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初探
浅谈“问题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诵读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