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建”,更要“管用”

2019-09-10 07:22徐浩程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管用卫生室照料

徐浩程

几年前,为了解决农村当地就医难的问题,某县提出“一村一所卫生室”的目标。这个初衷不能说不好。为了让目标落地,当地也做了不少工作,多方努力争取到中央相关资金。几经周折,2年前总算修了个大差不差,县里也算完成了目标。

建是建好了,但是用呢?走进这些村卫生室可能看到,2年下来,它们有一半多没有发挥作用——有的成了村民办酒宴的地方,有的成了养猪养羊的猪羊圈,还有些干脆无人看护,破败不堪。

“管建不管用”,这种现象在一些基层还不少,比如一些村里的日间照料中心。这些照料中心本应该为村里半失能老年人提供膳食供应、休闲娱乐等日間托养服务。但在一些地方,尤其是比较偏远的农村,设在村办公楼里的日间照料中心要么是大门紧闭,要么被挪作他用……

还有一些“电商扶贫帮扶点”也是如此。一些地方为了“搭上电商的快车道”,投入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购买设备建服务点、搭建物流配送体系,甚至农产品朔源体系等等。但一些电商服务点要么成为小卖铺,要么电脑蒙上一层厚灰基本没用,要么电脑装上第二天就被村里或者乡上搬走……

有人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大问题”。这句话用在这些项目、这些地方上还真有几分道理。这些项目设施是要投入大量真金白银,但资金多是政府财政出,有些甚至是脱贫攻坚项目,建设所需资金并不难解决,“管建”就不是大问题。但“管用”呢?就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了,总不能花钱请人去村卫生室看病吧。

出现这种“管建不管用”现象的原因千差万别。有些是上级政策“一刀切”导致这些项目或者设施不接地气,老百姓不想用;有些是地方一时冲动,盲目争取项目只管修起就算完成任务;有些则是项目落地时存在畏难情绪,导致一些设施建设偏远,根本无法使用。

但是归结到一点,这些项目或者设施是否“管用”,不仅是修得好不好,更是一场社会治理。比如日间照料中心修好后,如何引导老人改变原来“家里蹲”的习惯走进去;电商服务点建好了,如何引导村民“触电”,充分运用网络咨询。

与上海垃圾分类类似,这场社会治理事关民众的生活生产习惯,不仅需要完备的设施、多方的配套激励政策,更需要基层一线大量细致的工作。用官方一点的话说,“管建”是搭建一个平台,“管用”就需要基层一线和民众一起来“唱戏”。

猜你喜欢
管用卫生室照料
国家卫生健康委: 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冒领村卫生室补助资金
学中文
安徽省“百医驻村”行动常态化
痴呆照料面面观
澳大利亚照料者暂歇计划
小“串”活动,大显精彩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词汇短语园地
如此妙招
海澜之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