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钢炮”陈锡联:毛泽东临终前将军权交给他

2019-09-10 07:22陈小婷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李先念司令员

陈小婷

陈锡联(1915-1999),湖北黄安人。

土地革命时期: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连政治指导员等;1933年历任红四方面军第30军第88师第263团营政治教导员、第263团政委;1934年1月任第4军第11师副师长;1935年4月任第10师政委,8月任第10师师长;1936年4月任第11师政委。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8月任八路军第129师第385旅第769团团长;1938年6月任第385旅旅长;1943年3月任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8月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4月作为晋冀鲁豫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6月任第129师太行纵队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7月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司令员;1948年5月任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司令员、纵队党委副书记;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司令员、党委副书记。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任解放军第3兵团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南局委员、第3兵团兼川东军区司令员兼中共重庆市委第一书记、重庆市市长等职;1950年任重庆警备司令部司令员兼政委、中共重庆市委青年工作委员会书记、川东军区司令员、解放军炮兵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此后历任中央候补委员、炮兵学院院长、沈阳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处书记、辽宁省委第一书记、北京军区司令员、国务院副总理等职。1999年6月10日在北京逝世。

他屡建战功,被誉为“小钢炮”;毛泽东惯称他“司令”;邓小平当面称赞他:“你能打仗,是个将才!”李先念是他的良师益友,称他“打仗数第一”。他,就是与陈赓、陈再道并称“三陈”,有“二野赵子龙”美誉的开国上将陈锡联。

“我都当红军了,打了这么多仗,还不是党员吗”

陈锡联在红军中是一个活跃分子。虽说年龄小、个子矮,但腿脚勤快,打仗勇敢,战士们都非常喜欢他,他也得到了连队领导们的赏识,很快被发展入党,而当时他竟不知道自己没有入党。据陈锡联晚年回忆:

红军初期,部队发展很快。我当了一年多红军,在班里就算老兵了。打了花园(平汉路附近的一场战斗)以后,部队转到小河溪一带修整。党代表让班长孙玉清找我谈话,想发展我入党。那次谈话,很有意思。

班长问:“咱们连队有一个组织,你知道不?”

我说:“不知道。但我看见你们几个人经常在一起,嘀嘀咕咕的。”

班长说:“咱们连队里有一个党支部,是共产党的基层组织。我就是这个组织里的。你家里的情况我了解,出身很苦,从小给地主放牛,当长工。参加革命以后,打仗很勇敢。根据你的家庭出身和现实表现,党支部想发展你入党,你愿不愿意?”

我一听,惊讶地说:“怎么?我还不是党员?”

班长也一愣,問我:“你什么时间入的党?”

我说:“我都当红军了,打了这么多仗,还不是党员吗?”

班长知道我还没有弄清楚党员和普通士兵的区别,就对我说:“只有加入了党组织,才是一名党员,还要有人介绍,举行仪式。”

我连忙说:“我从家里跑出来,就是为了跟着共产党干革命的呀!”

几天后的一个夜晚,陈锡联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党代表和班长教他识字、学文化,讲授革命道理。在党组织的培养下,陈锡联工作更加积极,作战更加勇猛。因为时常冲锋在前,他受到营、连首长的表彰,被称作“小钢炮”,此后随着参与的战斗越来越多,名声也越来越响。

李先念:“锡联啊,你和我一样,只听说过金砖,但不晓得就是这玩意儿”

1933年秋,红四方面军攻打四川达县时,李先念任第30军政委,陈锡联在其麾下任第263团政委。由于陈锡联骁勇善战,李先念多次评价他“打仗数第一”。

红军攻克达县后,缴获大量武器和银元、金条、金砖。夜晚宿营时,床铺不稳当,陈锡联用金砖垫床铺。

第二天,李先念和后勤部主任郑义斋来到陈锡联的住处,郑义斋看见陈锡联的床铺下垫着很多金砖,不禁大吃一惊,对他说:“你怎么搞的,这么贵重的东西不上缴,竟然在床铺下藏着!”

陈锡联不解地反问道:“这有什么可藏的,都是些铜块子,还有好些被我扔到粪坑里了。这些破烂玩意儿,用它来垫垫床,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郑义斋连忙摇头,叹息道:“可惜呀!可惜!你晓得这是什么吗?这是黄金,是金砖啊同志!”

陈锡联摸了一下后脑勺,和李先念一起哈哈大笑。李先念说:“锡联啊!你和我一样,只听说过金砖,但不晓得就是这玩意儿。今天可真是开了眼界啊!”随后,陈锡联急忙召集人员,把扔在粪坑里的金砖打捞起来,连同垫床铺的、扔在各个角落里的金砖一同收集起来上缴。

邓小平:“陈锡联有吃肥肉的胃口,更有啃骨头的劲头!”

1937年10月,陈锡联率八路军129师358旅的769团至滹沱河南岸打游击,不时地有日军飞机从上空掠过,前去轰炸忻口、太原。陈锡联从敌机起降的规律判断机场就在附近,于是找当地老乡询问,得知在隔河十来里外的阳明堡镇南面果然有日军的一个机场。经过反复侦察后,他决定夜袭机场。

10月19日傍晚,陈锡联指挥各营向预定地区开进,很快来到机场外围,只见24架飞机整齐地停在机场跑道上。这时,有日军哨兵发现情况,开始喊叫,日军在惊慌中盲目开火。八路军迅速从两个方向同时向机场发起猛攻。不到1小时,八路军将24架敌机全部击毁,并打死打伤日军100多人。

阳明堡大捷很快传遍太行山,当地群众编了一首歌谣传唱:“万里长城万里长,雁门关下古战场,阳明堡里一把火,鬼子飞机一扫光!”朱德、刘伯承等首长看到大捷的电报后,纷纷称赞“769团打得漂亮”。蒋介石给769团发了嘉奖令和奖金。

20日一早,忻口阵地上空忽然没有了日军飞机的踪影,在忻口前线正面作战的国民党官兵都非常纳闷,以为日军又耍什么花招。当听说八路军袭击了日军的机场、击毁了全部飞机后,官兵们在阵地上相拥而泣,一些官兵连声高呼:“中华民族万岁!中华民族万岁!”

1938年3月,刘伯承、邓小平指挥八路军第129师取得山西神头岭大捷。在战斗中,769团战果不大。因此,陈锡联和部下有些“抱怨”:“光啃骨头,没有吃上肉!”邓小平得知后放话:“陈锡联这门‘小钢炮’不会闲着,总有他开火的时候。下次让他吃肉,但啃骨头的劲头不能丢!”不久,日军进占临汾。从河北邯郸到山西长治、临汾的公路,成为日军为进犯黄河各渡口部队提供后方支援的重要交通线。刘伯承、邓小平商量后,决定以第769团主力和第386旅第771团负责歼敌,预伏于响堂铺公路南北;以第772团负责打援、掩护。1938年3月31日9时许,日军辎重部队汽车180辆及其掩护部队进入伏击圈,769团在陈锡联的指挥下与敌激战两小时,大获全胜,这就是著名的“响堂铺之战”。战后,邓小平称赞:“陈锡联有吃肥肉的胃口,更有啃骨头的劲头!”

此后,陈锡联参加了百团大战,亲临前线,与日伪军血战六昼夜,日伪军哀叹:“陈部变得越来越硬了。”

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蒋介石调重兵“围剿”。邓小平考虑到刘伯承年事已高,提议让其在外围作战。刘伯承不同意,邓小平少有地“独断专行”:“我是书记,是政委,这个事就这么定了。况且,‘三陈’我已经留下了‘二陈’!”作为被留下的“二陈”之一,陈锡联“当时心里热乎乎的”。

随后在淮海战役中,陈锡联统一指挥中原野战军(“二野”)第1、第3纵队和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与兄弟部队一起歼灭国民党军王牌部队黄维兵团,为淮海决战的伟大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对于指挥3个纵队,陈锡联说:“作为一个军人,独当一面谁不愿意?问题是上级会否给你这个机会。感谢小平,他给了我这个机会!”在解放战争中,他获得了“二野赵子龙”的美誉。

王近山:“你只管喝汤,吃肉嘛,就全归我啦”

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除了在战场上指挥作战、上阵杀敌,陈锡联还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逸事。

有一次,陈锡联在战场上负了重伤,子弹从他嘴里打进,又从颈部穿出,他住进了野战医院里。一天,病房里来了一位伤员,陈锡联一看,原来是自己的老战友,时任386旅772团副团长的王近山。王近山在战斗中胳膊负伤,到野战医院治疗,恰巧和陈锡联住在同一间病房里。

两人住在一起,关系逐渐拉近,平时也总是相互关照。有一次,医院里改善伙食,为他们俩炖了一只鸡,因为陈锡联伤在口腔,王近山就将整只鸡都吃了。陈锡联当然也想吃鸡肉,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喝点儿汤。王近山吃完了鸡肉还不忘“得瑟”,开玩笑地对陈锡联说:“以后,我们合理分工吧,你只管喝汤,吃肉嘛,就全归我啦!”

1943年8月,陈锡联到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进入学校。对此,他曾经回忆:

由于整天行军打仗,学习文化的时间很少,认识的字有限,只能看一些简单的电报、战斗文书,大篇的文章就不行了,因此我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如饥似渴地读书、学文化,从不懈怠。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概念,我就主动向老师或战友们请教。在读毛主席的著作时,遇到不好理解的地方,我就向毛主席请教。

记得我第一次当面向毛主席请教时,很紧张……毛主席从椅子上站起来,非常热情地拉着我的手,说:“哦,你就是陈锡联,我听说过你的名字。”毛主席还关切地询问我的家庭、生活和学习情况。当我们谈到学习时,我接过话茬向毛主席请教。毛主席非常耐心地向我作了解说。

邓小平曾说:“陈锡联是很讲学习的。”由于出身贫寒,陈锡联识字不多,因而在紧张的战斗生活中,他利用一切机会向周围的战友们请教,用石子、瓦块、小木棍在地上习字,很快就能够读书、看文件和报纸。1939年,《新华日报》“华北版”记者到部队采访他时,时常看到他在紧张的作战间隙凝神地伏在桌前,阅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书籍,在小本子上记写心得。由此,记者感慨地写道:“八路军是一所伟大而实际的大学。这里,理论的花朵真正从实际的土壤里培植出来。多少埋藏在地下的天才,人民的天才,由于得到充分的阳光与素养,而发荣滋长。陈锡联将军便是其中的一个。”

1976年,毛泽东临终前将军权交给陈锡联

1950年初,中央军委作出了建立一支强大的国防军的决策,并决定组建军兵种领导机关。谁来掌舵炮兵?毛泽东发话:“红四方面军有个陈锡联,外号叫‘小钢炮’,搞炮兵当然是内行!”4月,毛泽东任命陈锡联为军委炮兵司令员。刚一上任,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陈锡联等受命迅速大规模组建和扩建炮兵部队。他和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一起赶往朝鲜战争前线。

有一次夜间行军,天下大雨,一辆炮车翻倒在路上,整个部队都堵住了不能動,只得宿营。刘亚楼和陈锡联开玩笑:“老陈啊,你的兵把咱们的路都堵住啦,你说怎么办吧!”陈锡联也开玩笑,回敬道:“你不是有‘翅膀’吗?咱们飞过去吧!”刘亚楼听罢,哈哈大笑,说:“翅膀现在也上不了天啦!”

晚上,两个将军住在一个房间,陈锡联倒在床上就打起了呼噜,刘亚楼睡觉怕有动静,一有动静就睡不着,结果一晚上搬了几次宿处。第二天早上,刘亚楼跟陈锡联开玩笑:“老陈啊,你们的炮车昨晚炮连发哩!”陈锡联笑道:“你昨晚不是飞走了吗?怎么又飞回来了呢?”

“我回到炮兵后,多次对同志们讲,朝鲜战场是锻炼部队的好地方。”到1953年底,在陈锡联的努力下,全军预备炮兵已有23个师88个团和22个独立营;共组建军、师属炮兵团109个,战防炮营、高炮营各数十个,加上团、营属炮兵分队及机关、院校,全部兵力共计30余万人,为1950年的3倍。

陈锡联在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共当过28年司令员。毛泽东习惯称他为“陈司令”。在1974年的一次政治局会议上,陈锡联与毛泽东握手,毛泽东微笑着说:“司令,忙啊。”

1976年2月2日,周恩来刚刚逝世,邓小平遭到“四人帮”的围攻,国内外形势异常严峻。在此重要时刻,重病在身的毛泽东将三军指挥权交给了陈锡联,他说:“陈锡联从小参加革命,会打仗,带过兵团,带过炮兵,在国务院也有个职务,就让他管一下吧。”同一天,中共中央发出了一号文件,内容只有两条:“经毛主席提议,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由华国锋同志任国务院代总理;在叶剑英同志生病期间,由陈锡联同志负责主持中央军委工作。”掌管军队后,一应大事,陈锡联都会及时和叶剑英沟通。

1976年春夏之交,李先念到北海散步,遇到正在钓鱼的陈锡联。陈锡联对李先念说:“那几个人(指‘四人帮’)怎么办?要想个办法才行。毛主席不让他们搞‘四人帮’,他们照样搞,政治局一开会就吵架,江青打头阵,搅得政治局无法正常工作。”这儿不是谈话之处,李先念说:“办法总会有,你还是钓你的鱼吧。”

据李先念之女李小林披露:“毛泽东去世后,父亲与陈锡联一起守灵。有一次,父亲去洗手间,陈锡联也跟随其后。在洗手间里,陈锡联对他说:‘那几个人可能要动手,要当心。’父亲急忙摆手不让他说下去。隔了两天,父亲秘密造访叶剑英住处,两人坐定后,叶剑英问父亲:‘你是来公事奉命,还是老交情看望?’父亲回答:‘都有。’两人商议用笔写,然后烧掉。其间,叶帅写了陈锡联的名字,打了一个问号。父亲写:‘完全可靠,请放心。’并简要介绍陈锡联两次同他谈话的情况。”最终,陈锡联与叶剑英、李先念等老同志,协助华国锋彻底粉碎了“四人帮”。

1980年2月,陈锡联向中央请求辞去担任的领导职务,得到批准。1999年5月8日,北约轰炸南联盟,陈锡联得知消息后十分气愤。他挥着拳头说:“虽然我老了,但我还可以上前线。”

1999年6月10日,陳锡联在北京病逝,享年85岁。同年12月11日,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迟浩田在《人民日报》发表《人民功臣,英雄本色——深切怀念陈锡联同志》一文,代表中央军委高度评价了陈锡联:“在长期革命战争中,他以共产党人特有的大智大勇,敢打善打硬仗、恶仗,常能出奇制胜,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

猜你喜欢
李先念司令员
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纪实
李先念淡然面对职务升降
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纪实
保养
邓小平让人主动“批邓”
传奇上将杨成武
李先念:贪污腐化是侮辱自己的人格
图说李先念
1949年后的李先念
从乡村木匠到国家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