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再方:父亲将胜利与光荣归于先烈

2019-09-10 07:22陈小婷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军衔日军部队

陈小婷

作为一代名将,除去个人的光辉战绩外,其后人也为人们所关注,所谓“老子英雄儿好汉”,陈锡联的后人如今現状如何呢?陈锡联和王璇梅结婚后,育有4个子女,分别是次子陈再强、三子陈再文、四子陈再方和女儿陈再芬。受到陈锡联的影响,3个儿子纷纷从军。陈再方曾撰文回忆父亲:

1938年,当父亲率部队行军至和顺县松烟镇玉女山一带时,突然与日军遭遇。为摸清敌情,父亲借树木和岩石的掩护,用望远镜侦察山下日军部署情况。突然,随着“砰”的一声枪响,父亲栽倒在地。原来,日军暗哨发现山坡上有闪光(望远镜的反光),就对反光处开了一枪。

父亲伤势严重,子弹从右下颚射入,擦着颈动脉由后颈贯出,险些要命。刘伯承、邓小平听说父亲头部受重伤,立即派时任129师卫生部长的钱信忠赶来救治。钱部长用手术刀沿着父亲的下巴慢慢试探到伤口处,“哗”的一下,流出了足足一瓷碗的脓血及碎骨渣子。

父亲后来说,当时他一下子就轻松了很多,没过几天就可以吃东西了,但老从下巴伤口处漏。戎马生涯,父亲7次负伤,其中贯通伤就有4次,这次是最严重的一次,基本失去右耳的听力。

陈锡联的经历,是子女最生动的教材。然而,“父亲生前很少与我们讲战争时期自己的情况,只说过他在红军的一个团有上千人,到全国解放时能联系上的仅有十几个人,胜利与光荣属于那些先烈”。

陈再方1952年出生于北京,1968年参军时,陈锡联叮嘱他从基层干起,“当不好班长就当不好连长;当不好连长就当不好团长……”陈再方1969年入党,197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建设管理工作。200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011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陈再方一生从军,除了受到陈锡联的影响,也深受两个哥哥的影响:

陈再强,1950年出生,17岁参军,后来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陈再强入校时,陈锡联曾特别叮嘱他,要相信组织,服从领导,做一个老实本分的人。毕业后,陈再强扎根到部队基层,后任黑龙江边防某后勤分部部长、沈阳军区审计局局长等职,被授予大校军衔。如今已退休安享晚年。

陈再文,1951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1959年,国庆十周年庆典,在观礼台上,陈锡联带陈再文看焰火,毛泽东见到陈再文后,笑道:“一个窑里烧出来的。”1968年,陈再文追随父兄入伍。1982年4月26日,他在桂林执行一次飞行任务时,不幸遇难,年仅31岁。当陈再文生前所在部队领导来看望陈锡联时,陈锡联反而忍痛安慰部队同志们,说:“你们不要太难过,战争年代有牺牲,和平年代也会有牺牲的。”在场的人无不为他革命家的风范所感动。

1955年,陈再芬出生,正逢父亲被授衔为上将,喜上加喜,再加上她是家中唯一的女儿,因此格外受到父母的疼爱。不过,陈再芬并没有站在父兄的功劳簿上,她成年后默默地从事教育事业,现已退休。

猜你喜欢
军衔日军部队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驻港澳部队例行轮换
美国军官军衔翻译与简介
外媒猜测中国军衔改革走向
勤奋
巢县凤凰集东南八村惨案
神头岭巧歼日军
非洲国家军衔自成体系
日军的“败退”与“转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