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发展与学校德育

2019-09-10 07:22檀传宝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19年8期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个性发展学校德育

【摘 要】“个性学生与个性化教育”是时代的教育主题,专业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育个性化学生是对全体教育工作者的最为紧迫的时代要求。学校教育促进学生发展,一是要建立适合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伦理或教师职业道德,如幸福、公正、仁慈;二是要通过有效的德育工作去促进个性发展,即回归德育概念的基本理解,开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教育,发展个性于诸种德育形态之中。

【关键词】个性发展;个性化教育;教育伦理;学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63-0014-06

【作者简介】檀传宝,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教育学部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理事长。

“个性学生与个性化教育”是时代的教育主题。她要求我们回答两方面问题:第一方面的问题就是,个性为何、个性何谓;第二方面问题就是,学校德育如何促进个性发展。个性为何?可以有好多角度解释,这里笔者只从一个角度,就是中国社会、教育的转型这个角度去探讨。

一、个性为何与个性何谓

(一)个性为何——为什么要培育有个性的人

2018年4月,中国正在大张旗鼓地宣传我们的“中国制造2025”,但后来就出现了中兴事件;2019年又出现了美国对华为的打压。美国这种不讲道义、不讲信誉的“美国第一”“经济恐怖主义”嘴脸特别让人厌恶。美国人为什么要特别“眷顾”中兴、华为,为什么要疯狂地针对我们的“中国制造2025”?原因特别简单,那就是中国走对了道路——实现产业和社会的转型。所以无论从积极或者从消极的角度来讲,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制造2025”所规划的方向。

纵向地、历史地去看我们中华民族这些年的进步,国家、社会,包括教育的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进步背后面临的巨大危机。如果我们不能够成功地从“中等收入陷阱”里面跳脱出来(实现转型),中国社会未来所面临的必然是暴风骤雨。那么,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在哪里呢?在于2025年我们的产业必须要转移到全球价值链比较高端的方向去。换言之,关键是一个创造性人才的比重增加的问题,而创造性人才比重的增加就在于我们个性化教育的开展。

创造性某种意义上可以转而表达为个性。我曾坚决反对那种极度畸形的应试教育模式。公平地讲,应试教育对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的发展也是有历史性贡献的。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的制造业大国,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我们有大量性价比高的劳动力,所以中国能够迅速地崛起,并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制造业大国。从这个意义上讲,不管教育的质量如何,改革开放前30年的教育即便是应试教育为主也仍然是有贡献的。但现在这一模式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因为应试教育绝对不是能够适应产业的结构转型、大规模培育创造性人才的教育平台。虽然死记硬背的教育模式里,也不排除有个别幸存者,仍然保有他们自己的创造性。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明白,如果我们今天仍然不能够将个性化教育作為课堂教学、班级工作乃至全部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目标,中国教育就无法有效地回应新时代对我们全体知识分子,特别是对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的最为紧迫的时代要求。

我们今天不去讨论教育的细节,我只是说在教育理念上一定要转移到培养有个性化的学生上来。我们应该要尽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责任,有高度的教育伦理的自觉——让我们每一个课堂都变成一个高品质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在享受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提高学业成就,并保有鲜明的个性,从而让年轻一代的创造性充分地涌现。

(二)个性何谓——如何理解个性概念

什么叫个性?记得几年前北京一个名校的老师曾经问我:“老师,如何对付那些特有个性的学生?”因为她所在的那所中学的学生一个个“拽拽”的,她在做德育的时候感到非常困难。的确,不同类型的学校做德育时难处各不相同。比如说在所谓的薄弱校,德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往往是学生充满了人生的挫败感,自信心严重不足;而在普通学校,教师常常抱怨调皮的学生太多;但到了所谓的精英学校,学生的个性又特别突出。我当时跟这位老师说,我们需要创造机缘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什么叫真正的个性。个性当然是指一个人有自己的主张,有自己的独特性、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等等。我们前面反复强调中国教育的转型,某个角度看就是要呵护学生们的奇思妙想,呵护他们“有个性”的一面。个性当然是一个人区别于别人的独特性。但是,个性就只有这个维度吗?人能够拽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吗?你只要让学生认真地探讨什么是真实、完整的个性,他们就一定会得出更准确的结论,他们自己就会发现:任何一个个体的个性,都只能建立在辩证理解的基础之上。

比如说生物学上讲,任何一个有个性的人,最初不就是其父母的受精卵吗?这种生物学的联系,就证明任何一个有个性的孩子,他没办法从血缘上跟父母切断联系;再从社会学角度说,任何一个个体再有个性,都需要通过文化的滋养才能成为真正的社会人。哺育他长大的民族语言、文化符号系统是他自己创造的吗?当他共享一个语言符号系统的时候,他跟别的同胞一点相同的地方都没有是不可能的。我们每一个人都生长在特定文化里。所以当我们说个性的时候,一个完整的个性是什么意思呢?其个性里面有父母的影子,有与他人共同的文化,有共同的地域与国家身份,有共同时代的烙印等等。个性与共性永远联系在一起,相互支持、成就对方。说到这一点,我们肯定就有必要反思教育生活中又常常存在的两个极端:一是只要学生“刺毛”我们就来火。其实那个时候我们可能真的要好好想一想,教师的使命是干什么?我们真的只有对个性格杀勿论一条路吗?二是以完全放任的态度对待学生的个性发展。尤其是当学生以伪个性冒充真个性的时候,我们还应当放任、鼓励他那个所谓的“个性”吗?有的学生明显错了,但他自以为那不过是自己的个性使然,那个时候教师的责任到底是什么?

与个性相关,我有一个对“学生”的概念理解,就是认为:学生=主体+客体。一般来讲,现代教育最重要的一个进步,当然就是尊重个性、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但是,我们又必须同时认识到:学生也是“客体”,具有客体性。因为在课堂上学生明明是听我们上课的,学生当然是被教师塑造、规范的对象,这其实不过是一个教育生活的常识。但是今天这一常识已经被人忘记,所以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错误观念导致了对教师专业权利的剥夺,比如说对惩戒权的剥夺。这些剥夺最终会伤害学生,乃至贻害整个社会。所以我完整的理解是:我们当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学生并不是只是主体,学生也是接受教育、接受规范的客体。

当代教师最重要的责任之一就是,要专业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当学生没有个性的时候要呵护、鼓励;当学生个性太过乖张时应适当规范。培养有个性的学生的一个最重要前提,就是我们要考虑到底什么是真正的个性。只有结论全面、辩证,才能既防止对学生个性的伤害,又防止“放牛吃草”(不闻不问)式的对于个性的伪尊重——非教育、非专业的“尊重”!

二、學校教育如何促进个性发展

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当代中国教育最重要、最紧迫的实践课题之一。学校教育,特别是班主任工作,怎样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呢?我认为第一个重要路径是建立适合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伦理或教师职业道德,第二个重要路径是要通过有效的德育工作去促进个性发展。

(一)确立健康的教育伦理

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教育伦理,我一直强调三个关键词或者核心范畴:幸福、公正、仁慈。

1.幸福的伦理。

为什么首先讲幸福?我觉得幸福基本上是人修养的切身理由。道德如何真实地长在人的肉身上,我们需要自己的理由。外在的机制也要,就像心理学讲的“刺激—反应”、条件反射理论一样。但是单纯靠机制、制度制约师德,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制度建设即便是必要的措施,也要结合另外一个最根本的机制——就是让每一个教师深切地意识到:我们职业生命的意义、人生的质量与遵守或不遵守职业道德有直接的关系。那些不遵守职业道德的教师,是不会在职业生活里面获得职业幸福的。一节课上得好不好,不仅与教师的业务能力有关,而且与生生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等社会关系的正确处理或者德性有关。所以,教师的职业生涯、生活幸福不幸福,与教师的职业道德有最直接的关联。

2.公正的伦理。

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所有教师都要公平正义,行公平正义于自己的班级。如果不讲公平正义,教师往往难以处置班上的很多事情。教师说了算,或者任由学生随意做决定,都不能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

关于公正伦理,有两条最基本的理解:一是对有个性的学生,讲公平正义是对他们个性最好的呵护。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是不一样的,若去做价值排序,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喜欢老师感性的小恩小惠(比如摸摸头),也包括教师长得漂亮一点等等,所以仁慈的排序,在低龄儿童那里更靠前。但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公正在学生心目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到青春期,班主任讲话已经不那么算数了,学生开始较真——什么是公平的办法。所以怎样培养有个性的学生,第一个关键教育伦理就是公正。二是教育公正不同于其他领域的公正,教育不只有形式公正。比如,一个性格外向的大大咧咧的学生迟到的时候,教师批评的声音是不是相对高一点?若是很内向的、特别怕老师的学生迟到了,教师批评他的声音是不是会更温柔一点?同样的迟到,教师为什么会差别对待?而且有趣的是,全班都不会认为老师偏心,而且教师自己也没觉得自己偏心,原因就是教育的公正不是法官的公正,教育的公正追求因材施教的教育公正。所以教育公正要坚持两个原则:坚持公正原则和坚持形式公正之外的实质公正。教师在班级工作和日常教学里践行了实质公正、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教育的实效就会提高。

当然,伦理学里面还有个概念叫价值遗憾。很多事情无论你如何公正,都有无法避免的遗憾发生,也就是说公正解决不了所有问题。比如说教师根据公正原则,褒扬前三名学生,对褒扬名单之外的学生就有缺憾。而教育里面如果不讲人情,不讲教育的爱,就没有可能培育有个性的学生。所以陶行知先生说:“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学堂成了害人坑!你的墨水笔下有冤魂!你说瓦特庸,你说牛顿笨,你说像个鸡蛋坏了的爱迪生……”也就是说,教师虽然可以按照规则惩罚学生,可是有时候如果教师只靠惩罚解决问题,就会有价值遗憾。所以,公正这个法则是有局限性的,必须引入比它更高级的规则,那就是仁慈或者关怀的伦理。

3.仁慈的伦理。

仁慈概念的核心伦理内涵,包括积极角度——无条件的爱,消极的角度——高度的宽容。什么叫高度宽容?假如有一个特别淘气的小朋友踢你一脚,按照公正的规则,你当然可以回踢他一脚,但是我们知道大多数大人都不会这么干。这就是所谓的宽容。

仁慈的另外一个维度就是“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爱”当然不是说没有是非标准。这里的无条件是跟有条件相对的。什么叫“有条件的”呢?许多家长常常跟孩子说:“宝宝听话。不听话,爸爸不爱你!”同样班主任也可能说,“你们的表现好一点,不然的话老师不理你!”类似这种逻辑就是“有条件的”爱。当我们在教育实践中使用这一逻辑的时候,其实跟巴甫洛夫的刺激反应是一个道理。教师的爱变成了对学生的压迫性力量,因为教师威胁剥夺对他的爱,这样一来学生就慢慢学会察言观色、做教师比较喜欢的事情。这样的模式可以培养很多乖巧的学生,甚至是“两面人”。所以,教师必须要把有条件的爱变成无条件的爱。这里大家可能会问一个问题,如果学生明明错了,教师该怎么无条件地爱?心理学家罗杰斯回答过这个问题。一个男生把一个女生打哭了,他建议教师这样跟学生说话:“老师永远爱你。但是正是因为老师爱你,所以老师此刻特别着急。因为全世界文明里面没有哪个社会会认为男生应该打女生、强者可以欺负弱者。假设换成别人打了你、欺负了你,此时此刻被欺负的你心情有多糟糕!所以老师特别希望你认错、道歉,以后绝不再犯。”这里,罗杰斯并没有用威胁剥夺对学生的爱,相反还是用表达爱的方式去教育犯错的儿童。到底是用严厉批评、勒令他改正的方式,还是宽容温暖、发自本心的方式,改变学生,在不同机缘下当然可以运用完全不同的策略,但是确立无条件爱的教育伦理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希望通过有效德育培养学生的个性时,确立无条件爱的教育原则就会显得无比重要。

(二)通过有效德育促进个性发展

班主任工作中有两个重要任务:一个是立德树人,另外一个是人的全面发展。从立德树人这个角度来讲,班主任绝对是首席德育工作者。那么,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时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

1.回归德育概念的基本理解。

直到今天,中国社会还不知道有多少人试图为强制灌输辩护,可是强制灌输不仅违背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规律,也违背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不尊重教育对象主体性的强制灌输,德育实效一定是最糟糕的。做德育工作,首先要了解学生有没有接受德育的动机,如果没有,教师要先创造条件、发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若什么都不做就强行“入脑入心”,即便教师讲的东西一万个正确,又能怎样呢?

强制灌输不仅没有实效,也极不人道。美国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领域的大师科尔伯格曾经说过:“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種道德的教授方法。说它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是因为真正的道德应当包含对可能出现的价值冲突做出审慎的抉择;说它不是一种道德的教授方法,是因为合乎道德的教学必然意味着尊重儿童正在发展的对所学内容的进行推理与评价的能力。”所以,所有形式主义的、行政命令式的德育,教育工作者都要坚决拒绝。

总之,回归德育的常识,是全体教育工作者在做德育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的第一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当我们说要培养有个性的学生的时候,如果搞强制灌输、无论对错都是教师说了算,那是不可能培养出有个性的学生的。

2.开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大半都是指向公民教育的。

公民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育“公民”,而与公民相反的概念就是“私民”。所谓“私民”,首先是指“臣民”人格。公民教育第一要义,就是要反对“臣民”人格。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发表重要讲话时曾经严肃指出,一些人“把党和人民赋予、只能用于为党和人民做事的权力,变成效忠‘帮主’的私器,自身沦为某些人豢养的家奴,上下协同、共蹚浑水,互相借力、互相庇护。这些人的权力越大、地位越高,其腐败和破坏的程度越大,给党和人民造成的危害也越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都是反对臣民人格的价值观念,值得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生活里认真落实。公民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民主素养的养成。中国正在努力实现全面的现代化,而全面教育现代化最核心的、灵魂性的目标,一定是更高水平的教育民主化。

当然,所谓“私民”,还有一个意思是指只讲“私人”利益、不参与公共事务的小农人格。我们之所以要开展公民教育,另外一个最主要的理由就是: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养成的“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种“私民”人格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十分广阔的公共生活了。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宪法意识教育、依法治国教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就是中国公民教育要努力追求的另外一类核心目标。所以,公民教育应该成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重要的一个途径。

3.发展个性于诸种德育形态之中。

所谓德育可以有不同分类,比如学校、家庭、社区德育就是一种分类,直接德育、间接德育、隐性课程意义上的德育也是一种分类。就学校德育而言,后一种分类需要大家予以更多的注意。发展个性的教育目标要存在于不同的德育形态之中。

所谓直接德育,就是教育意图是公开、明确的德育形态。课堂秩序比较乱时,教师对学生讲要守纪律,就是直接德育。所谓间接德育,就是在纯粹的数学、物理、化学的学科教学过程中,仍然强化了学生的科学意识、唯物主义世界观等人格品质,这就是间接德育。隐性课程意义上的德育就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这种教学法还是那种教学法、不同课桌椅摆放方式、不同的人际互动对学生人格的影响等等。如果教师试图通过德育去培养一个有个性的学生,当然要进行直接德育,做公开的宣示。对于一些道德规范,说教固然很重要,但如果教师的内心没有认可,那他一定会在间接德育、隐性课程中露馅——在学生的日常生活里开展有个性学生的培养更为重要。讲一套做一套的德育,不可能培养真正有个性的学生,因为学生的心甚至比教师、成人的更为敏感。所以当我们决心要培养有个性的学生,当我们要成为一个培育有个性的学生的教育大师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记得将这些德育的常识恢复,成为我们寻常教育人格的一部分。如此,才能发展个性于诸种德育形态之中。

总而言之,我们今天的教育,既要呵护学生的个性成长,又不能让个性成长剑走偏锋。最好的方式就是努力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就师德而言,我们既要让教师遵守师德,又要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明白我们职业生涯的幸福取决于是否遵守师德。公正、仁慈等教师教育伦理的学习,应当成为“为己之学”。从德育来讲,始终要解决一个矛盾,就是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之间的矛盾。学生的自主性跟教育引导之间如何实现平衡,这对于通过德育培育个性极为重要。讲到这里我非常感恩母校南京师范大学对我的教育,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丽的随园校区让我灵感萌发,并撰写出一部作品《德育美学观探讨》(我的博士学位论文)。在“德育美学观”以及后来在那个基础上探索过的欣赏型德育模式的有关著述里,我的建议其实很简单,就是:你既要教人、又不让人反感,既要让人接受道德教育、同时又要呵护他的个性,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你所教的东西,恰好是他喜欢的东西。因此,德育的内容、形式、师生关系等等要素实现审美化,而且德育境界的审美提升是十分关键的事情。唯有让德育具有唯美、审美、美好的性质,做平常但是美好的教育,才能够培养创造性人才。唯有做最简单的教育,也唯有回归最基本的、朴素的教育规律的常识,从而给学生创造最美好的学习体验的这种德育,才能培养有个性化的学生。

(本文系作者在2019江苏“第十届现代班主任年度峰会”上的主旨演讲,根据录音整理而成,经作者本人审定。)

猜你喜欢
个性化教育个性发展学校德育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
模式化教育主导下的个性化教育改革实践研究
浅析大数据在教育中的应用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