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山洞里的宫殿

2019-09-10 07:22青彝
奇妙博物馆 2019年3期
关键词:长信宫灯宫殿

青彝

你知道吗,在我国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有一座海拔连300米都不到、看上去毫不起眼儿的小小的山峰一陵山。1968年在这里的一次爆破,意外地引出了一项惊人的考古发现,它就是被誉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的满城汉墓,

遗址名片

满城汉墓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建在山洞里的宫殿,墓中出土了长信宫灯、金缕玉衣等国宝级文物,为研究汉代冶炼、铸造、纺织等方面的情况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爱喝酒的王爷

陵山上的两座主墓中安葬的是一对夫妻。男主人是西汉第一代中山王——刘胜,他拥有的头衔可是不少:汉景帝的第九个儿子,汉武帝同父异母的哥哥,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先祖,等等。从公元前154年被封为中山王,到公元前113年逝世,他统治中山国长达42年。册封的时候,他获得了18个县的领地,卢奴(今河北定州市)是他的王都。死后,他被汉武帝赐予了“靖”的谥(shì)号,所以后人也叫他“中山靖王”。

女主人窦绾(wăn),是刘胜的正妻,也是汉景帝之母——窦太后的族人。窦绾嫁给刘胜时,窦太后给了她很丰厚的嫁妆。在这些嫁妆里,最有名的就是那件“长信宫灯”了。

刘胜有些“文艺细胞”,他写的文章词句优美,受到了不少文人的称赞,同时他又是一个特别爱喝酒的王爷,整日花天酒地,因此在他的墓里陪葬了各种美酒佳酿。考古学家们在墓中发现了33件陶质大酒缸,酒缸里面装着”“黍(shŭ)上尊酒”“甘醪(láo)”“黍酒”“稻酒”等四百石黄酒,此外人们还发现了钫(fāng)、疊(léi)、壶、卮(zhī)等酒器。这位中山靖王可真是一个大酒鬼呀!

别有洞天的地下宫殿

被封为中山王之后,刘胜就下令工匠在陵山下开山凿石,开始修建自己的王陵。后来,工匠们又在王陵的北面修建了王后的陵墓。汉代人讲究“事死如生”,什么意思呢?就是死后的生活要和生前一样。所以,王陵和后陵仿照中山王宫的模样,建成了地下宫殿。地下宫殿大致可以分成以下这些部分:

关于这两座陵墓,还有一个未解之谜:无论从规模、气势,还是从开凿水平来看,王后墓都远胜于靖王墓,这在古代是非常少见的。是窦绾死于刘胜之后,有充足的时间修建陵墓?还是因为窦太后家族的势力远胜于刘氏诸侯,在死后也要表现出来?这个疑问,恐怕还要等未来的学者告诉我们答案。

谁能获得不死之身?

汉代人相信,身穿玉衣就可以保持尸体千年不会腐烂。所以,上至皇帝,下至王公贵族,都要在死后穿上昂贵的玉衣。根据级别,玉衣可以使用金缕、银缕、铜缕和丝缕等不同材质的线进行连缀。

汉代皇家专门从事玉衣制作的机构叫东园。在这里,工匠们首先要对大量的玉片进行选料,然后还要完成钻孔、抛光等工序。按照人体不同的部位,玉片被设计成大小不一的形状,用金线相连。据说,制作一件中等型号的玉衣所需要的费用,可以抵得上当时一百户中等人家的家产总和!

刘胜和他的妻子下葬时,都穿着一件金缕玉衣。刘胜的玉衣,是用了1000多克金丝、2498块大小不等的玉片,由上百位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才完成的。窦绾的玉衣则用了2160块玉片和大约600克金丝。这么看来,当时的贵族真是太奢侈了!

指尖上的奇思妙想

在劉胜和窦绾的墓中,一共陪葬了一万多件器物。在这些器物中,有很多工艺精湛、充满奇思妙想的宝贝。其中有两件特别有代表性,那就是错金博山炉和长信宫灯。

错金博山炉是熏香时使用的熏炉。它由炉盖、炉盘和炉座三部分组成。它的身上布满了金丝镶嵌的云纹,所以叫“错金”。在高而尖的炉盖上,巧手工匠们还根据传说中海上仙山“博山”的样子,雕刻出了令人惊叹的自然奇景——山中神兽出没,虎豹奔走,小猴子们嬉戏玩耍,猎人手持弓箭巡猎于其间。当炉盘中燃烧香料时,烟气从炉盖上的小孔中飘出,犹如仙气缭绕,给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觉。

长信宫灯的设计也十分巧妙,乍看上去,它就好像一位举灯跪坐的宫女。全灯由6个部分组成,可以随时组装或拆卸,使人们更容易对灯具进行清洗。可以开合的灯罩能够根据需要调节光照的亮度和方向,是不是非常方便?宫女的身体中空,连在灯罩上的右臂可以把烛火的烟灰引入灯身,而宫女的腰、腿等连接处设有转角,还可以把一部分烟挡在宫灯内部而不至于迅速回流。如此精巧的灯具,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猜你喜欢
长信宫灯宫殿
长信宫灯
元宵节话宫灯
一盏灯的绚烂
从古希腊的宫殿走来
阿掘的宫殿
纸制宫灯高高挂
“这是最漂亮的营地,这也是我惟一一次住在宫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