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雄才

2019-09-10 07:22沈嘉柯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19年9期
关键词:李清照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名家简介

沈嘉柯  著名作家、文化学者。进入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蝉联两届影响力作家文学贡献奖。已出版《愿你从容地生活》(清华大学出版社)《沈嘉柯精选集(三卷本)》(人民东方出版传媒)《人生是一场雅集》(江苏文艺出版社)《与岁月温柔相待》(武汉大学出版社)等50多本各类文学作品,畅销百万册。担任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湖北赛区评委、中国青少年写作营导师。现为湖北省作协全委会委员,湖北省青联委员。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社会科学报》《新华日报》《散文》《杂文选刊》《南方文学》《中华活页文选》《语文报》和加拿大《环球邮报》、新西兰《先驱报》、美国《侨报》等各国报刊发表数百万字散文、小说、诗词赏析、文艺批评、杂文随笔等,入选全国数百种最佳文学选集,最有影响力文库等。被中国之声、《中国青年》杂志、《青年文学家》杂志专访报道。在《高中生学习》杂志开有看图作文解析、古诗词赏析专栏。清华大学附小校长窦桂梅教阅读、全国各地中小学语文考试,均曾选用沈嘉柯文章作为阅读理解题。

[吟唱的艺术魅力]

李清照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学才女。这首词的绝妙之处在于,她用的是最凄惨的文字,却表现出李清照式的雄浑气质。

词,在古代本来就是用来唱的。李清照对音韵格律的把握,使她的词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畅读第一遍,仿佛忧愁不堪。

再来读第二遍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加快语速,那语调,竟是沉痛有力的。当重复诵读第三遍甚至是第四遍,就会情不自禁地将声音升高,语气也铿锵起来。天怎么还不黑,雨怎么还在下?这人啊,愁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没什么可形容的,就是愁得不得了。每个字都凄厉凝重如泰山压顶。

通常而言,一首哀婉的词,读第一遍的时候令人黯然,让人更加低落伤感,声调越发轻下去。缠缠绵绵,心动神摇,不能自拔,以至于满心酸痛,眼泪流出来。这就好比我们听着忧愁伤感的歌,不断单曲循环,终于越陷越深。漫漫长夜,一直自怜下去。

为何李清照的这首词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因为她表面上是个婉约派,实际上却是有着慷慨豪迈的气质的女丈夫。填词的时候婉约细腻,写诗的时候截然相反。诗风雄浑,词风清丽竟可以结合在一个人身上。那么,李清照的性格主基调到底是什么样的?

她是柔弱无助小女子吗?答案是,非也。

男性诗人们平时家国天下,壮志豪情,失意后就喜欢模仿女子的口吻和声调,抒写哀怨自叹的靡靡之辞。而李清照呢?平时凄婉哀伤,在遭遇人生沉重打击时,反倒如贝多芬一般悲怆起来。

文艺作品,通常是一个作者的性格反映。也许言不由衷,也许故弄玄虚,也许遮遮掩掩,但是作品中所蕴含的韵律和气质,无论如何都骗不了人。这也就是现代音乐所指的辨识度。辨识度,是一个人的鲜明个性。李清照的辨识度极高。

李清照有一首咏梅的《孤雁儿》,这首词本身名气不大,在她作品里不显眼,很多行家考证说是悼亡词。但是李清照有句题注:“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我们琢磨一下易安居士的语调就可以发现,她于谦逊中也透露着恃才傲物的一面。即使是写悼亡词也要跟世人一较高低,力图写得不俗。

更别说她的咏史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的本色,或许是个骄傲的英雄主义者。她深情且多才多艺,年少时因为家境好,嫁得志趣相投的夫君赵明诚,很是过了一段快活的日子。前半生的李清照,鲜花着锦,远比深宅大院里的女子活得潇洒,她饮酒作乐,谈诗论文,沉醉不知归路。即便有愁,也是闲愁几许。

这个时候的李清照,文采风流,跟赵明诚琴瑟和鸣,传为美谈。

在赵明诚去世后,南宋局势动荡,李清照的生活境况急转直下,开始颠沛流离。第二次婚姻嫁给了张汝舟,这是个道貌岸然且精于算计的小人。张汝舟觊觎李清照手里残留的金石字画,婚前对李清照甜言蜜语,婚后却本相毕露,甚至虐待李清照。

李清照性格中倔强的一面爆发了。发现被骗后,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抓住张汝舟的把柄,检举揭发张汝舟卖官鬻爵的罪状,哪怕她自己也因此被牵连入狱(按当时律法,妻子状告丈夫,也会被判刑)。好在靠着亲戚故交们的多方努力,李清照很快就被释放。

在旧式传统社会中,第二次婚姻失败,令李清照更难立足,生活陷入困境。因此她的詞风变得凄厉直白。

当我们重读这首《声声慢》,会发现没有一个晦涩字眼,想说的话,一目了然。不用再翻译成白话文。开篇那十四个字,没有任何的夸大其词,那就是李清照的真实心声。她如实道来,我们也能感同身受。

[李清照的人格魅力]

李清照本就是运用文字的高手,对格律音韵的把握非常高超,她直抒胸臆,声音画面让我们如临其境。她的作品,个人特质都极为鲜明。

在她的词中,也反复出现“晚来风”“酒醉”这些意象。从前的闺阁女子,哪能一天到晚喝得醉醺醺呢!李清照就可以。她写起诗词来,词能婉约细腻,牵肠挂肚慰人心,诗能豪迈歌燕赵,讽刺冠冕男子。但她在忧愁至深的时候,还是流露出一丝丝北方女子的性格。

譬如她的《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按地域风土人情论,李清照是济南人,是齐鲁大地生养的山东女子。她的悲伤,是喝着酒,泛着泪光,长吁短叹。

她还有首诗作《钓台》:“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所谓钓台,也就是汉代严子陵钓鱼的地方。严子陵名严光,子陵是他的字。这位历史上有名的高士,得名于光武帝刘秀邀他当官,他却拒绝了。南宋的文人士大夫,很多人在偏安的都城继续当官,追逐名利,他们觉得羞愧,总是摸黑趁夜经过钓台。李清照的这首诗正是对这些虚伪士子直白的讽刺。

她的《题八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很有盛唐大家的风采。

李清照这么写,就是在针砭时弊。她不是一个只写闺阁,只写愁情的女子,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人,关心天下大事,关心时局。

[李清照的文学主张]

李清照对诗词也有自己的判断主张。其实这是个普通的规律,作家善于写作,必定会形成自己的文学观。

她在《词论》里点评天下文豪,毫不谦逊:“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这话的意思是,晏殊、欧阳修、苏轼这些大家学问那么好,填词这种小玩意,应该能够信手拈来,就像从大海里舀一瓢水那么简单。结果呢,一个个写得句读不葺,平仄押韵都不齐整,往往还不通音律。

她指出“词别是一家”,既然填词,有词牌,就得照音律来填,为演唱而作。诗是诗,词是词,不应该把词当诗来写。乱填字词,破坏了韵律,就没法唱了。

一般人谁敢批评苏轼欧阳修呢?李清照就敢,而且言之成理。因为她写得好,足以与那些大家分庭抗礼,并驾齐驱。

所谓雄才,只是为了在文字表达上容易理解。其实性别不是问题,时空也不是问题。具体到个人,敢于挑战权威,挥洒才华,闪耀千年,这就是李清照的魅力。

(责任编辑 / 刘金华)

猜你喜欢
李清照
谈李清照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李清照当衣买书
李清照
点绛唇
如梦令
小两口的幸福生活
趣味生活秀
性格刚烈
李清照当衣买书
李清照检举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