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2019-09-10 07:22张明哲
新长征 2019年3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工作

张明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社会提供了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更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价值导向。高校应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不断提高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能力。

建立健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体系。健全组织体制,充分利用学生工作机构分布的优势,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全面宣传。及时掌握师生思想动态、社会舆情等情况,及时果断地处理相关问题,加强横向与纵向的沟通,建立定期与不定期通报制度。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形成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抓好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等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作为高校日常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完善科学有效的诉求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不断创新高校管理,完善激励机制,褒奖善行义举,在日常管理中鲜明彰显社會主流价值,实现管理效能与道德提升的相互促进。

提高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学生干部要努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发现问题。群团组织要扎实做好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工作,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真实反映师生愿望,全面了解和掌握校园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强化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高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列为全校组织学习的重要内容,纳入单位政治学习、党团培训的主体课程。坚持典型引导,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通过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优秀品质和高尚精神激励、引导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群体意识,自觉遵守和践行。高校教师应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带动学生。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广泛开展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逐步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校风。

营造主流意识形态工作氛围。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增强学生帮助他人、见义勇为、服务社会、注重环保等思想意识,传递正能量。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养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注重实践养成,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在校园活动中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礼节礼仪、诚实守信、爱国主义等主题的教育宣传活动,培育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加强阵地管理,增强校园控制能力。增强阵地意识,有效防范不良意识形态渗透。建立完善的信息工作系统,加强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反馈,强化疏导和应急反应,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反应机制以及事后评价机制。加强校园信息控制,确保网络安全,加大力度查处敌对势力在学校进行的渗透和宣传活动。切实推进校园互联网络文化建设,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网上宣传工作,通过网络这个载体扩大意识形态工作的覆盖面,增强网络传播能力。不断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与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的排查调处和信息反馈机制,加强对热点问题的治理、疏导,避免不稳定因素的聚合、积累和激化。积极稳妥地应对和处置各种突发事件与重大自然灾害,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地发布权威信息,避免因处理不当而造成的突发性群体事件。

加强理论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和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加强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及时解答广大师生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及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释疑解惑工作,创新观念,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更高的起点和正确的方向。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国内的各种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空间,使之与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促进高校产学研结合;注重内容的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不断认识当代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新问题,吸收与借鉴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先进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新成果,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活力,增强吸引力、凝聚力和引领力。

加强教学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问题,概括归纳问题解决程序、要点或结论,通过练习加以巩固和运用,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着力优化学科建设环境,营造民主、宽松的创新氛围,使教育工作从单纯的教育、管理向引导、咨询、服务转变。加强科学评价管理,把握规律、明确重点、加强针对性。

加强观念创新。综合利用多种策略手段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一系列价值观念和规范转化为大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和体系,确保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立足中华文明,放眼世界和未来,在大学生中努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讲授内容,科研机构应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及其在主流意识形态构建方面的探索和研究,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价值,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原动力。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工作
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不工作,爽飞了?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参考答案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