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六大工程”体系 筑牢农村党组织基石

2019-09-10 07:22李继鹏
新长征 2019年3期
关键词:带头人第一书记村干部

李继鹏

为切实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龙井市构建“六大工程”体系,筑牢农村党组织基石。

筑阵地固基础,构建规范工程。标准化建设并管理使用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坚持每年打造10个样板村,并在边境村打造“亮线工程”。通过“一分二查三记”等举措,促使台账记录规范。加强主动服务,推行“农事四办”。严格“四议两公开”制度,严格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会前十分钟”和每月主题党日活动等党内生活制度,使各项制度规范落地。截至目前,全市65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全部达200平方米以上,2018年开展“农事四办”5500余次,解决各类问题2000余件,利用村务、党务会议“会前十分钟”组织“微型党课”、唱红歌等活动1000余次。

强队伍搭平台,构建领航工程。强化村班子干部队伍配备,注重后备力量建设,选优配强驻村干部,培养致富带头人,全面加强驻村工作队伍力量。开展“第一书记代言”活动,借助“第一书记大卖场”及电商平台等影响力,引导第一书记领办创办合作社,建立农产品品牌,探索建立“致富带头人协会”,为农村经济发展助力。截至目前,全市共计372名村两委干部、519名村级后备力量、9名大学生村官、250名驻村干部、86名致富带头人纳入村干部队伍,13名第一书记创立18种农产品品牌。

树模范守家园,构建旗帜工程。实行党员联系群众“1+N”工作法,树立一名党员一面旗帜,通过“党员红星墙”评比“明星党员”,致力打造党员服务主阵地。在边境乡镇、边境村,推动军警地“八同”工作法,建立“三联护边”工作制度,促进军警民共建家园。建立流动党员“三家”管理服务机制,体系化、规范化、人性化服务党员群众。截至目前,650余名在村党员干部结对帮扶5900余名村民,协调解决村民困难6000余件。

善治理促文明,构建阳光工程。设定固定的“三务公开日”,全面公开村级党务、事务、财务实情,强化村民监督责任,择优选任村务监督委员会。扎实开展软弱涣散基層党组织整顿工作,铲除农村黑恶势力滋生土壤。落地执行村规民约“三十”制度,促进乡风文明。截至目前,共配备村监委干部195名,组织扫黑除恶宣传活动140余次,2018年,倒排确定的7个软弱涣散村已全部整改升级。

稳经济促增收,构建富民工程。鼓励各村结合实际,挖掘红色历史文化,打造特色村落,发展红色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等绿色产业,引进龙头企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注重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盘活土地资源,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现集体经济增长与村民增收。培养和选树一批带富能力强、经验可推广复制的“项目支书”和党员致富带头人,促进村干部、党员带富发展。

改村貌兴旅游,构建美丽工程。发挥党员的宣传和引导作用,定期组织以“环境整治”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党日活动。结合边境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实际,将民俗、红色旅游与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相结合,打造“边境红色旅游景观带”。推进“六好农村路”建设,不断拓宽乡村发展新思路。做好“先锋模范党员”“干净人家”评选,规范运转“爱心超市”,以“党员中心户”实际行动激发村民自发改善乡村环境。

猜你喜欢
带头人第一书记村干部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四川:部署开展农村致富带头人扶持计划5年行动
政策资金扶持 重庆培养五类农村致富带头人
高校“双带头人”建设中的困境及应对
前郭县严抓善管强保障促村干部担当作为
驻村干部拼命干,村干部靠边站?
驻村第一书记
驻村干部切勿“喧宾夺主”
大兴安岭地区 切实抓好“第一书记”到村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