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打造经济发展新优势

2019-09-10 07:22张利华
新长征·党建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实体要素现代化

张利华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经济部分最大的亮点是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经济发展新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实践深刻认识和总结基础上提出的全新的经济理念,是我国经济理论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是指导未来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打造经济发展新优势,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

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和投资驱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一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要通过新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产业水平,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三是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我国许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是“传统+新兴”——传统基础设施有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而新兴基础设施更要重视信息网络、物流等的发展。四是坚持“三去一降一补”。“三去一降一补”的最终目的是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五是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增强市场活力,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六是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市场需求疲弱、实体经济盈利能力下降,在此背景下,出现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企业“弃实投虚”现象,不少实体企业感到融资难、融资贵,制约了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创新能力不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技术、资金、劳动力是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关键的要素,通过优化制度环境,实现实体经济与三大要素协同发展,将推动实体经济沿着高质量轨道成长。要引导资本及各类要素向振兴实体经济聚力发力,筑牢国家发展根基。以实体经济为基础,以质量第一为方向,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国。这需要在新产业的创新、老产业的升级,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有效融合上实现突破。在此基础上,有效调整产业链和价值链之间的关系,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使中国产业尽快步入价值链高端。

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国家要强大,科技必须强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在不断优化创新环境的条件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建立以企業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不协调,存在明显的发展短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解决的是城乡差距、乡村短板问题,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解决的是区域发展不平衡、落后区域发展短板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要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让农民吃下“定心丸”。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这是在较长时间跨度中对中国经济发展空间进行布局。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将不断释放中国经济的潜力和活力,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新的发动机。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剩下的多是难啃的硬骨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没有产权的有效保护,企业家就会缺乏充分激励去提供更好地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没有要素自然流动,就会降低要素配置效率,影响人民以合理价格获得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包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及税收制度、金融体制改革等,真正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政府重要作用。

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要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形成我国国际竞争的新优势。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是让世界吃“定心丸”,是我们对国际社会做的进一步承诺;以“一带一路”为重点,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全球化中有区域化问题,我们要优化区域开放格局,加大西部开发力度;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中国将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一个全面开放的中国,将对全球市场和制造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作者单位: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猜你喜欢
实体要素现代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实体钱
2017实体经济领军者
重振实体经济
我的女巫朋友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