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多积累“课堂作品”

2019-09-10 07:22丁卫军
关键词:底气意识专业

丁卫军

何为“课堂作品”?著名特级教师程翔认为,课堂作品包含三项内容,即优秀教案、优秀论文和优秀报告。他还确定了课堂作品的三项标准——体现执教者对于文本准确、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是执教者教学智慧的结晶,包含着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投入。具备这三点,并能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经过反复打磨、修改,最后固定下来,这个就可以叫作课堂作品。

积累课堂作品,就是要让教师树立发展的自觉意识,从而使教学工作变得更有价值。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在课堂。有了自觉积累课堂作品的意识,教师就会自觉关注课堂,关注与课堂教学相关的一切元素。就我个人专业成长的经历和体验看,课堂作品对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促进作用:

一是尽早确立“上好课”的意识。教师的专业生命在课堂。以课堂为阵地,焕发学生生命的活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应该是每位教师的第一要务。课堂以及课堂作品对每位教师及其学生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二是坚定终身学习的信念。有学者指出,当下的大部分教师存在着“不阅读、不研究、不合作”的“三不”现象。尽管身处一线的教师有很多苦衷,但事实大抵如此。教师不读書,成为一大怪现状,这实在需要我们去反思。上好课的前提是什么?是教师的底气。底气从哪里来?不是来自你的教学技艺,而是来自你的学养。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教师有了课堂作品意识,就会让学习成为一种自觉,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为打造自己的课堂作品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养成反思的习惯。一线教师如何做科研?我的回答很简单,日常的反思就是一种科研。一线教师的科研成果从哪里来?就从反思中来。反思什么?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看似普通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是一线教师进行科研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实,课堂作品形成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

四是让写作成为一种自觉。写作是一种总结,一种提炼,也是一种储备。把自己日常教学中的点滴反思记录下来,把课堂中的成败得失化为文字,日积月累,就能提炼出属于自己的教学思想,就会把日常的思想碎片整合为可以与大家分享的甚至为大家所用的经验,自然也就为自己的专业发展积蓄了力量。课堂作品可以激发我们的写作热情,让写作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猜你喜欢
底气意识专业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部分专业介绍
才华与底气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消防意识
底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