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

2019-09-10 07:22武文莉
新长征·党建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吉林营商政务

武文莉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9月视察东北后,对东北地区发展提出六个战略方案,首要的一條就是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北重要讲话精神,吉林省召开了十一届四次全会,做出了“解放思想,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吉林高质量发展,首要的任务是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从营商环境的考核范围来看,它已经是全球共同关注的一个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

从国际来看,世界银行于2001年成立营商环境小组来构建营商环境指标体系。经综合各要素的关系,世界银行给出10个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商业环境的相关因素。这10个评价指标分别是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供应、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少数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办理破产。从2004年世界银行发布的第一份《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以来的16份报告来看,2017年至2019年,全球营商环境最优的国家是新西兰。

从综合实力看,我国的营商环境世界排名也在逐步提升。2019年,我国的营商环境世界排名第46位,较2018年提升32位。在世界营商环境排名时,不是把我国所有的城市营商环境综合后再参与世界排名,它只涉及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而这两个城市也是我国营商环境优良的地区。所以,我国的营商环境在世界排名中逐步提升,跟这两个地区的营商环境改善有很大的关系。2019年,上海的营商环境全国第一,其主要做法为吉林的营商环境优化提供了经验借鉴。上海通过推出网上注册系统和简化社会保障登记流程,使“开办企业”更便利。通过简化申办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流程及新建筑的不动产登记,使“办理施工许可证”更便利。通过对建筑施工专业人员实行更严格的资质要求和在公众获取信息方面的改善,也加强了建筑质量控制。通过网络扩容和提供免费接电服务,使“获得电力”更便利。面向客户新推出的手机APP也使接电时间从143天缩短为34天。简化管理程序和增强土地管理系统的可靠性和透明度,使“登记财产”更便利。加强股东在公司重大决策中的权利和作用,明晰所有权和控制结构,以及要求对股东产生的法律费用给予报销,使“保护少数投资者”得到加强。取消营业税,允许所有印花税联合申报和缴纳,并通过实施多项行政管理改革缩短纳税合规时间,使“纳税”更便利。北京市还通过降低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减少了纳税成本。通过实施“单一窗口”,取消行政性收费,增强透明度并鼓励竞争,压缩了“跨境贸易”的时间和成本。

吉林的高质量发展既是全省人民的迫切需求,也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努力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助力吉林高质量发展。

第一,加强思想解放,营造拼搏进取的思想观念。在优化吉林营商环境的各要素中,解放思想至关重要。很多问题的出现和难以解决都会跟思想解放不够有一定的关联。一是要在营造“有效市场”上解放思想。在近几年的中国营商环境评比中,北京、上海、广州、浙江等省份的营商环境名列前茅。吉林要充分学习和借鉴这些发达省份的营商环境优化过程和经验做法,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维护好市场秩序。二是要在实现“有为政府”上解放思想。打破政府在条条框框上的束缚,冲破政府在工作利益上的掣肘。加快干部作风转变,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把握新方位、明确新要求、找准新坐标。明确政府的服务者角色,为企业落户、发展、壮大提供制度保障和适宜环境。三是要在加快“创新驱动”上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吉林良好的农业优势和重工业基础,创新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打好吉林农产品绿色牌、优质牌,探索和发挥吉林农产品的深层次价值。发挥吉林装备制造业优势,主动与全国各省份有效对接,加快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四是要在保证“留住人才”上解放思想。吉林近几年人才流失严重,过去浩浩荡荡闯关东大军的后代们如今都“孔雀东南飞”。吉林的振兴,人才是关键。要完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机制。为各领域人才在吉林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才能搭建舞台、提供平台。

第二,加强市场监管,营造亲商安商的市场环境。企业性质不同对营商环境的要求也有差异。民营企业更需要一个安全高效的经营环境。从安全的角度讲,民营企业希望自己的资产有保障,如果没有保障,民营企业就会踟蹰不前,就会损失经济增长的潜力。民营企业更需要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这就需要政府加强市场监管,随时发现市场中的不公平因素,通过出台规章制度加以化解。同时,要营造亲商安商的市场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提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落到实处,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关心民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家成长,不能成为挂在嘴边的口号。亲商安商就要树立服务意识、转变服务态度、加大服务力度、改进评价机制,亲商不仅体现在招商的环境,更要创造商家落下来、扎下去、过得好的“土壤”,让企业安下心来生产经营,带来地方经济的发展。

第三,转变政府职能,营造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政务环境指的是促进企业达到其最高生产率的政府服务能力及水平的总和。政务环境的优化,有助于促进政商关系规范化,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增强区域竞争力。一是更新服务理念。政府应秉持“公开、公正、法治、诚信、便利、廉洁、担当、平等”的服务理念,为企业营造愿意落户、舒心生产、扩大经营的良好氛围。二是完善服务设施。通过政务大厅和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为政务服务提供设施保障。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载体便利“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真正发挥电子政务平台的作用。三是创新服务制度。服务制度创新是推动政务环境优化的主要动力。包括建立规范的政商关系、回应企业的制度要求、重构政府责任等。通过制度安排,把政府的责任整合到政府为企业的服务过程中,提高服务效率。

第四,加强法治建设,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法治代表一种人们行为的高度规范性指引方式,它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它更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神。从西方发达国家的法治历程可以看出,市场经济为法治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经济基础,而营商环境法治化程度的提高又能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吉林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更应该吸收国际和国内发达省份的发展经验,不断加强法治建设,为区域内的经营者提供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作者单位: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猜你喜欢
吉林营商政务
渝中: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激活母城发展新气象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贵州首个标准化7×24政务服务站正式运行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汕头在粤东首推“5G+政务服务”
云南芒市推进“融媒体+ 大政务”平台试点
一张图看三运营商政企业务
“哈尔滨政务服务网” 年底建成
吉林冬季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