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私募沉浮记

2019-09-10 07:22龙力
党员生活·中 2019年1期
关键词:硬伤贝塔元凶

龙力

眼看着一年的封闭期就要结束了,产品的净值却迟迟回不到1元以上,王铮很焦虑。

王铮(化名)是广州珠江新城一家小型FOF的负责人,于2017年年底成立了自己的第一支产品。

据介绍,王铮配了不少百亿私募旗下的产品,“可谁知,2018年的市场环境下,就连百亿私募也没那么稳健了,自己产品的净值如今也已经跌到了0.78元左右。”

数据显示,2018年, 受A股市场行情低迷的影响,私募行业总体发行规模遇冷,截至11月底,股票策略私募产品管理规模相较于2017年年底的9249.43亿元缩减超过一半。

伴随着这些百亿私募的大起大落,无数位投资者像王铮一样经历了对百亿私募“從憧憬到幻灭”的全过程。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百亿私募如此频繁的动荡更迭呢?

业绩回撤过大是“硬伤”

从格上理财提供的数据可见,三年前的28家百亿私募中,已经有16家消失在了2018年二季度的百亿私募名单上,占比过半。

广金美好总经理罗山指出,核心原因在于业绩回撤后遭遇投资者巨额赎回,被迫退出了百亿私募之列。

他表示,不同于公募基金投资者习惯于追求相对收益,私募投资者的风控意识更强,遇到业绩回撤会更主动地选择赎回,进而加速了私募规模的缩减。

谁是元凶?

毫无疑问,业绩大幅回撤是多数私募失守百亿规模最大的“硬伤”,但是继续细究,哪些又是导致这些百亿私募业绩变脸的“元凶”呢?

中国量化投资学会理事长丁鹏表示,百亿私募名单变化大主要的原因在于市场风格的变化,若私募正好适应当前的市场风格,业绩就很好,但是随着市场风格发生变化,通常基金经理的长期业绩是很难持续的,规模会随之缩减。

朝阳永续的FOF基金经理张姚杰指出,很多私募不管投资风格和企业管理都有不成熟的一面,那么就容易赶上好时候、赶上过泡沫、赶上过膨胀,所以起起落落大多是行情贝塔推动,也会毁于贝塔。

留下来的都有谁?

大浪淘沙,不管竞争多么残酷,却也有很多私募目前留在了百亿私募名单之上。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一类是以重阳投资、景林资产等为代表的“长寿型”百亿私募。

资料显示,2008年9月成立首只产品“重阳1期”的重阳投资早在2011年便成功突破了百亿规模,成为国内首家证券类百亿私募,而在纳入统计范围内的各个时段公司也都稳居百亿私募之列。

虽然各自的百亿路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债券型的以外,目前来看能够比较长期留在百亿私募榜单上的普遍都是偏价值投资。

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刚刚新晋百亿私募的明达资产旗下共有5只产品目前正在运行,而这5只产品今年以来的亏损全部超过了两成。在这种情况下,不知这些百亿私募们未来的发展又会演变出怎样的一幕?

摘自《界面》

猜你喜欢
硬伤贝塔元凶
舒克和贝塔
以牙还牙
《舒克贝塔》经典重造
让我们衰老的元凶
歧视女性,日本国际形象的“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