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涵与发展变迁

2019-09-10 07:22林丹
文化软实力 2019年1期
关键词:民族复兴新发展理念爱国主义

[提 要] 爱国主义对中华民族价值观念产生统摄作用,对民族文化心理产生激发、认同作用,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中国文化发展。自古以来,爱国主义所具有的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本质永恒不变。同时,爱国主义也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具体历史使命和任务各有不同。爱国主义的发展变迁经历了若干阶段:古代文化格局中以心怀天下、促进统一为使命;近代以来以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为使命;新时代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主题。

[关键词] 爱国主义;民族凝聚力;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发展理念

[作者简介] 林丹:法学博士,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哲学。

爱国主义是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精神,是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强大力量。就内涵而言,爱国主义包括对乡土家园的依恋,对文化传统与伦理习俗的热爱,对政治共同体的认同。列宁曾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深深地将人们凝聚在“国家”的层面之中。自古以来,爱国主义的本质不变,饱含着人们对自己祖国和家乡故土浓烈的归属与认同情感,蕴含着浓郁的整体主义精神,渗透出强烈的群体本位意识。爱国主义本身具有的这种对政治共同体认同的整体观念,不仅是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中历经艰辛磨难而依然巍然屹立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是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逐步演变为中华儿女价值取向的思想支援。同时,爱国主义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有具体的对象、内容与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爱国主义的使命和任务不断变换。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更具开放性,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中,更多地体现在现实的工作、生活、社会等领域。

一古代文化格局中以心怀天下、促进统一为使命的爱国主义

在厚重的历史积淀而成的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无不体现了古人为国家而舍小我的爱国主义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形成了以儒家为代表、儒释道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中儒家因其在抑制统治者的暴政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得到青睐;到了汉代,更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局面。各家思想虽不尽相同,但其实质都是为了“平天下”,促进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从而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

先秦时期是爱国主义的形成时期。先秦时期是我国文明和文化发展的大繁荣时期,也是爱国主义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在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的出现,各学派思想相互激荡和融合,促进了思想的发展。同时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诸侯国林立,人民饱受战争的苦难,这也造就了当时思想家心怀天下、济世报国的思想。因此,在这一时期,爱国主义成为其思想发展的主线。究其爱国主义思想的精髓,大致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即心忧天下的忧患意识、天下为公的爱民情怀以及舍生取义的义利观。

首先,强烈的忧患意识是爱国主义的逻辑起点。忧患意识来自对“时艰”的反思。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林立,为争夺土地和劳力,诸侯之间战事频繁,百姓也饱尝战争之苦;再加上当时生产力落后,致使民众生活艰辛。这就使得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社会危机也日渐加深,让人担心、思虑的状况层出不穷,于是忧患意识也更加炽盛,推升出“君子有终身之忧”的基调,并成为孔孟思想的特征之一。儒家的理想是心系天下,兼济入世。孔子一生克己复礼、弘扬与践履仁学、致力重建礼治社会,充分反映出他敢于承担历史使命的勇气和毅力,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即历史担当精神。这种历史担当精神的感召,鞭策著无数志士仁人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甘洒热血写春秋。孟子提出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不是成为“忠诚的仆人”,而是成为具有独立自主的道德意志和具有审美意识的感性品格的行为主体。孟子提出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格不是外在服从的“命”,而是内在的“性”。它表现出由神意天命的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转换,突出了个体的人格价值及其所担负的道德责任和历史使命。这也表现在生死关头主体的自我选择,具有矛盾性质的两方面要素交融在一起,使“修身”“正心诚意”“内圣”与“治平”“齐家治国”“外王”彰显出具有对立特征的辩证关系。

其次,儒家宣扬先公后私和先国后家,强调普遍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是天下为公的爱国主义情怀的集中体现。公与私的划分标准是利益主体,对象是普遍、群体还是特殊、个体,前者为“公”,后者为“私”,二者具有鲜明的界线和显著的差异性,其所涉及的是两种完全各异的领域。如孟子的“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样公田”就展示了公与私的显著分歧。古代思想家,尤以儒家先哲们为代表,大都表现出明显的重公轻私的倾向。大多数思想家均认为“大公无私,天之道也”,即大公无私的思想品格是符合自然法则与宇宙规律的;此外,受“天下为公”情怀的启迪,先哲们将“天下为公”作为理想社会的一种崇高境界,成为古代爱国主义的天下观。

最后,舍生取义的义利观是爱国主义的价值追求。对“义”与“利”的讨论与阐述,先秦儒家的贡献尤为突出。义利之辩,乃儒者第一义。孔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也。”荀子曰:“国者,巨用之则大,小用之则小”,“巨用之者,先义而后利”。在义利之辩中,先秦儒家论述颇多的是道义高于生命,群体利益高于个体生命,这是先秦儒家对整个人类社会思想文化的重要贡献之一。“舍生取义”这一核心价值观念像一条红线一样贯穿于中国社会历史之中。苏武牧羊,不辱使命,不失气节;岳飞抗金,精忠报国;文天祥浩然正气,宁死不屈;林则徐虎门销烟,护国御强。这些受到世人们千古敬仰的民族英雄人物,无不具备舍生取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价值观。

秦汉以后是爱国主义的发展时期。秦汉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逐渐形成家庭本位的封建君主专制社会与严格的等级秩序,爱国主义驶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西汉,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学独尊的历史地位,虽然西汉初年黄老之学得到推广,魏晋年间,佛学盛行,但是这些都没有动摇儒学的主流地位。不仅如此,儒学在吸收和借鉴了道家和佛教的观点之后,自身也在不断地创新与发展。中华文明传承不息,如果把中国历史的延续归因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强大凝聚力,那么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捍卫统一方面功不可没。

由于封建集权的高度统一,这一时期的爱国主义实际上与血缘、家族相统一,等同于亲缘认同与地域认同。基于此,“忠”与“孝”得以密切地相互联系,构筑起“家国一体”的社会历史模式。就“忠”来说,事君以忠。“忠”,敬也,尽心曰忠。这里的忠可以理解为地理空间概念,如此,“心”置于“中”为“忠”。顾文思意,“忠”即是心怀端正,不偏不倚的适当与中正之意,由于“忠”表征尽己与无私的品格,得到中国古代社会统治阶级的赞赏,将其作为规范君臣行为的准则。而所“忠”之“君”既指作为个体存在的统治者,亦指作为整体存在的国家,因此,君与国家呈一体化趋势,“一人定国,一言偾事”,“忠君”不仅烘托了社会与国家的利益,同时也极大地强化了君主专制。就“孝”来说,尊老事亲为孝。在中国古代社会,孝以调节家族、家庭乃至社会关系的道德准则的形式出现,大体有三层含义。第一是要求赡养父母,尊敬父母。“己敬”是孝的起点,“他敬”是孝的影响。孝的第二个要求是不能违背父母意志。正所谓“父为子纲”“父母之命”。第三是要祭亲,这是孝的持续。“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礼记·祭统》)

祭亲应该由亲生子女执行,因此古代特别重视香火的传递,以保证父母常享祭礼。忠与孝之间有着不可分离的内在联系。君位世袭的封建社会,父子关系兼着君臣关系,忠孝是一体的。事亲如事君,忠君与爱国一体,显现出忠君报国的思想内涵与特征,成为这一时期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使中国封建社会得以保持长久的稳定和繁荣。

二近代以来以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为使命的爱国主义

传统根植于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淀,古代爱国主义精神建立在亲缘与地域认同基础之上,带有封建专制体制的色彩,但其内容仍具有重要借鉴价值。近代以来,爱国主义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其现实的实践途径不尽相同。自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以来,爱国主义主要通过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体现出来。

回顾中国近代历史,第一阶段的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救亡图存,抵御外侮的进程中。“中体西用”是问诊中国的重要救国主张。在“中体西用”中,“体”是内在而根本的,主要以儒家的伦理名教为核心;“用”是“体”的外在表现,泛指西方的科学、技术、制度及民主思想等。由于当时所受的军事威胁迫在眉睫,西学被狭隘地理解为道统之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及其科学理论。它的基本特征是:“在中学和西学兼蓄并融的文化结构中,以突出中学的主导地位为条件,确认西学的辅助之作用。”

邱若宏.从“师夷长技”到提倡“格致之学”——论近代前期的科学思潮[J].中南大学学报,2005(4):526-531.

然而,强调中学为“体”只是形式上的重点,究其实质而言,重点却在于强调西学为“用”。“洋务运动”是“中体西用”的第一次尝试,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学习西方,兴办了一系列军事工业;后期以“富国”为口号,提倡大力发展工矿、贸易、交通、电讯、金融等实业。由于清政府长期的守旧和腐败,这一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值得注意的是,后期这种重商主义的形成,彰显出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先进思想文化的趋势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维新变法运动旨在通过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议会制度,从政治制度层面改变当时的中国状况,但是随着“戊戌六君子”的牺牲,变法运动最终也宣告失败。虽然两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我们还是应当承认“中体西用”带来了社会价值观的巨大变化以及技术观上的根本转型。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首先,就中西技术差异而言,突破“天朝上国”和“蛮夷之地”的思维模式,迈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步伐。其次,就道器的本末關系而言,开始重视器具的重要性,突破了“重道轻具”“惟文为尚”的传统。最后,国家的权力与财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目的论”思想在中国占据一席之地。这样就使得中国重视传统而拒斥变革的思想发生了松动,从而大大促进了中国变革的张力,成为中国现代化的萌芽。

晚清民国之交,近代爱国主义与国学相关联。这一时期,中华民族遭遇了一场绝无仅有的国家危难,这是一次包含了经济、政治、外交的总体性危机。这场民族危机激发出当时国人强烈的民族救亡意识,人民普遍有意识地将国学的探讨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相关联,国学逐渐成为抒发民族情怀的重要途径之一。黄节阐释了国与学的关系问题,他说:“立乎地圜而名一国,则必有其立国之精神焉,虽震撼掺杂,而不可以灭之也。灭之则必灭其种族而后可。灭其种族,则必灭其国学而后可……学亡则亡国,国亡则亡族。”

黄节.国粹学报叙.国学的历史[M].载桑兵等,编.北京:国家图书出版社,2010:17.

邓实也主张“国以有学而存,学以有国而昌”,“是则学亡之国,其国必亡,欲谋保国,必先保学。”

邓实.拟设国粹学堂启.国学的历史[M].载桑兵等,编.北京:国家图书出版社,2010:81,89.

在深重的民族危机的自觉之下,这些观点均指出国家与国学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国学促进国家不断发展,国家推进国学繁荣昌盛。梁启超也认为,“今正当过渡时代苍黄不接之余,诸君如爱国也,欲唤起同胞者爱国心也,于此事必非可等闲视之矣。”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M]//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3.

《国粹学报》的志向就是“保种、爱国、存学”。可以看出,国学的根本就是伸张国家大义。

辛亥革命以后,近代民族主义发生转变并融入爱国主义。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得以瓦解,建立起议会民主政体,不断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之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得革命果实被窃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人民一致反对复辟帝制这种开历史倒车的行为,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忠君即爱国”的爱国主义模式。不仅如此,当时的中国迫切需要注入新的思想和活力,以促进人民的觉醒。传统的“华夷之辨”的狭隘民族主义思想也进一步转变为民国时期的“五族共和”“五族平等”的民族原则,构成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民族基础。近代民族主义包括由浅至深的三个层次,依次体现为排外、拥护本国固有文化、建立民族国家。第三个层次是最高等最艰难的,因此一般的民族主义运动常常先达到前两个层次。中国近代的民族主义融入了爱国主义,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反帝反封建,振兴中华成为爱国主义的历史使命。

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各种救国主张及其实践都以失败收场,究其原因,在于缺少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找到正确的民族复兴之路。

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中国形成了争取人民解放、民族独立的新型爱国主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指明了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推动了中国反帝反封建、追求民族解放的历史进程。而外交上,巴黎和会的失败也使得中国认清了任人宰割这一屈辱的现实,在这样的背景下,1919年,“五·四”爱国主义运动应运爆发。这是一场中华民族的自觉运动,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五四运动”以后,绝大多数知识分子或者走共产党领导下与工农结合的道路,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救亡革命;或者从事反动政权下“工业救国”“抗日救国”“教育救国”“卫生救国”的工作,

黎澍.关于五四运动的几个问题.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学术讨论论文选[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282.

成为中国由近代向现代转变的转折点。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赤诚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五四运动精神的核心”,更为重要的是,“五四运动”将民主、科学、自由、人权等思想融入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之中,彻底瓦解了以往的忠君即爱国的传统思想,从而架构起一种新型的爱国主义。同时,这场精神革命也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思想理论基础。

对个人主义的辩证反思促使自力更生成为民族独立自主原则的基点。张奚若先生在《国民人格之培养》中提出,个人主义将个人良心作为判断政治是非的最终标准,有利于养成忠诚勇敢的人格,在任何政制下都具有最大优点和最高价值。伟大的事业需要有伟大人格者才能胜任,如果能多多培养这种人才,国事不怕没有人担负。

参见:张奚若.国民人格之培养[N].大公报星期论文,1935-05-05.

他认为“五四运动”的重要现实意义是通过思想解放推动了个人解放,从而产生个人主义的政治哲学,它的精髓是承认个人的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但是在社会尚未形成新的人际关系结构、新的社会意识还未意识到社会历史使命之前,所谓“真的个人主义”或“健全的个人主义”实际上仍是一种无阶级意识的现象,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的社会历史使命观点来说是落后的。毛泽东在1929年所批判的个人主义,其含义主要是“完全从个人观点出发,不知有阶级的利益和整个党的利益。”马克思主义要求无产阶级必须具有阶级意识,个人必须首先服从阶级斗争的利益,才会获得个人的利益,脱离阶级利益的个人利益,在阶级社会中是不存在的。当然,毛泽东认为对个人主义的文化意义不可做庸俗的理解,即不反对个体自由和个体存在,亦尊重作为个体自由和个体存在前提的生存权利和生存条件。毛泽东亦强调“个性”,他说:“中国如果没有独立就没有个性”,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阶段,都应当以自力更生为主,这是独立自主原则的重心和基点,必须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发展革命和建设事业。

总而言之,中国的现代化并不是在社会内部成熟的条件下产生的,而是对外来刺激和挑战的应激。“中体西用论”的产生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根源于对现代化的表面认知。而现代化的推动,应从国家和民族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依托本土文化,将其作为内在的驱动力,并借鉴欧美技术、制度和思想体系中的合理成分,创造出新的“体”和“用”,才能促进中国现代化的健康发展,使中国站起来。

第二阶段,在全球化进程的冲击下,爱国主义以改革开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实践途径。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现代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高度统一。邓小平认为爱国主义必须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否则就会变成空洞的口号。他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荣誉为最大耻辱。”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长期战争的影响,国家的经济遭到了严重的打击,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尽快地发展经济,使中国发展步入正轨。因此,这一时期爱国主义主要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对经济复苏和建设的努力上。1953年,中国制订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此后,党领导全国人民努力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不断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成为我们之后道路选择的重要依据。

爱国主义不断深入社会生活实践与学术理论探索。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的高速发展,使得中国由一个尚有2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下的国家,变成一个经济繁荣,有着活跃市场的强大经济体。中国在迈向工业化的道路上飞速前进,成为世界工厂,但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发展时少。欧风美雨的侵袭,使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人民群众的爱国热忱也高度凸显,钓鱼岛问题上的决不让步,汶川地震中的携手相助,以及汉字听写大会的热播等,都从不同的方面体现了爱国主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化的影响不断加大,深入各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等领域。随着全球化这一趋势的发展,爱国主义的内涵也逐渐扩展,如何在此趋势中维护民族国家独立性和民族文化独特性被提升为主要内容。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意识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爱国主义也必然会受到影响。例如,人口资源的全球流动扩大了爱国主义的外延;人的异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爱国主义的情感基础;国家间利益的博弈左右了爱国主义行为。但毋庸置疑的是,在这一历史条件下,抵御全球化造成的离心力,推动爱国主义与民族认同相契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和国家的认同感成为爱国主义的重要思想内核。

三新时代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爱国主义

新时代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时代的爱国主义与传统一脉相承、又具有新的特色,是对中华传统爱国主义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

习近平.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新华社[EB/OL].(2015-12-30)[2019-01-1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2/30/c_1117631083.htm.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伟大梦想,又是伟大行动,也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0.

将爱国主义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联结,使爱国主义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中国梦是强国梦、复兴梦,同时也是幸福梦。“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近,此时需要更多的信心和加倍的努力。同时,在一个国家里,民众所希望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裕,还有个人价值在国家生活中的体认,这是中国梦最具有生命力的成分,也是爱国主义最真实的体现。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为爱国主义提供了理性目标、价值导向,也更加凸显了爱国主义的伦理实践意义。

新时代爱国主义的主题中,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原则成为应有之义。在任何一个历史阶段,人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同时也是爱国主义的主体。今天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需要以人为主体。进一步而言,这里所讲的人的内涵发生了变迁,既包括个人,也包括人民的含義,体现的是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在根本上相统一的价值观念。此外,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国”指的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本质上与传统“忠君”的狭隘民族主义思想具有差异性。基于此,“多民族统一”的基本国情没有发生变化,但“忠”的涵义在延伸,从国家延伸至社会和人际关系范畴。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将中国与世界的发展结合起来。爱国主义与民族凝聚力密不可分,是民族精神的核心。随着爱国主义内涵的丰富与发展,逐渐延伸为关注国家和民族利益、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担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国家与世界相结合、将爱国意志与人类责任担当相结合,体现了强烈的历史担当意识。新时代各个国家均处于一个休戚与共的国际社会共同体中,任何一国的行为都不仅仅涉及本国利益,同时延伸至全球利益,西方传统的利己主义治理理念已经过时。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蕴含的合作共赢理念主张各国兼顾本国利益与他国利益,各国之间同舟共济、共同繁荣,促进人类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诠释出与西方“霸道”文化极为不同的价值理念,倡导“王道”精神,具有真正的普世价值。

新时代爱国主义还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通过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灵魂和精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在每个民族国家,统治本身和外交政策的制定都是在一种文化背景下发生的。”

John P.Lovell.The United States as Ally and Adversary in East Asia:Reflections on Culture and Foreign Policy.in Jongsuk Chay,ed.Culture and Internations[M].New York,1990:89.

一个国家要想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都必须有一套与其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它所倡导的基本内容,对意识形态和社会共同理想目标、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个人行为规范和社会心理等都给出了明确的价值原则与价值判断,具有不可替代的高度的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12-26(0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资源,可以提升价值观自信,增强文化凝聚力。

新时代爱国主义还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得以体现,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转化为爱国报国之举。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是广大人民为祖国繁荣富强所做的不懈努力以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GDP不断上升,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的航天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莫言以及屠呦呦分别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体现了国人的文学素养和科学成就。所有这些,都使得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内涵更加具体和丰满。

四小 结

总而言之,爱国主义自始至终饱含着人们对自己祖国和家乡故土的强烈的归属与认同情感,蕴含着浓郁的整体主义精神,渗透出强烈的群体本位意识。爱国主义的基础是民族共同体即国家的存在,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进程中,爱国主义始终以整体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与历史担当意识贯穿始终,成为爱国主义发挥凝聚民族精神功能的核心要素。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而言,爱国主义倾向于群体利益具有优先性,主张国家的整体利益是最高利益。例如,在处理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时,提倡个人的命运与群体的发展息息相关,个人或局部的利益同集体或国家利益相比,是第二位的。从本质上说,爱国主义本身具有的这种对政治共同体认同的整体观念,是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中长期屹立的根本原因之一,也逐步演变为中华儿女价值取向的思想支援。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爱国主义的主题和客体不断发生着历史变迁。就爱国主义的主题而言,古代中国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忠君爱国”;近代以来中国爱国主义的主题转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体通过救亡图存、抵御外侮、改革开放、中国梦等路径得以实现,其特质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对政治共同体国家认同的有机统一。

就爱国主义的客体而言,“爱”的对象是“国”,先秦时期的“国”包括“国家”“诸侯国”“天下”等诸多相似的概念。其中“天下”概念超越了君主政权和宗法集团,蕴含更广泛的公共性质和社会意义,是传统思想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核心。自近代开始,民族独立的现实实践将爱国主义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相统一;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将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道路相联系。在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就是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制度紧密联结的有机统一体,爱国主义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新时代爱国主义继续定位于“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呈现出新时代的新型国际关系、新型义利观和新型文化认同。数千年来,正是这种建立在本民族认同价值观念基础之上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成功打造了和正在打造着华夏儿女的道德情怀和文化身份。这种民族基本精神能够有效鼓舞全族成员为本民族利益而奉献、奋斗,使得全民族民众在抵御外来侵略、维系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民族历史进程中产生向心力,由此构筑起强大的民族文化凝聚力。新时代爱国主义超越了传统爱国主义的自然情感,成为新时代中国凝心聚气、改革创新的思想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民族复兴新发展理念爱国主义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试论新发展理念下的创新型政府建设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特”在何处
做好青少年人生扣子的“五道题”
传统射箭复兴中的民族主义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