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承鲁人工合成胰岛素

2019-09-10 07:22
中国工人 2019年9期
关键词:小白鼠氨基酸分子

记忆讲述

在人工合成胰岛素的研究中,以邹承鲁为代表的一批科研人员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勇于为国担当,将超前的设想变成了现实。

1965年9月17日清晨,上海市岳阳路320号传出好消息:小白鼠在注射人工合成胰岛素后发生惊厥,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实验宣告成功。

7年前,為了向新中国成立10周年献礼,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所决定做一个有分量的项目,合成当时唯一一个氨基酸序列已知的蛋白质——胰岛素。

上世纪50年代,人工合成蛋白质是一座从未有人攀登上的科学高峰,《自然》杂志曾发表文章说,“合成胰岛素将是遥远的事”。然而,中国科学家们却将“遥远”一词的时限缩短为7年。

要知道,一个完整的胰岛素分子由51个氨基酸组成。将51个分子合成在一起如同完成一件拼图,但与实体拼图不同的是,分子间会由于化学键的作用而相互结合,进而产生无限可能。研究者一面要拦着错的结合,同时还要探索促成对的结合的最佳条件。

科研团队提出分别合成A链和B链,再把A、B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起来的方案。关键在于如何将A、B链成功连接起来。上海生化所的邹承鲁小组经过一年多探索,找到了一组条件,使得他们从分开的A链和B链得到天然胰岛素的概率从0.7%提高到1%,再提高到5%,最后竟然到了10%。

多年后,邹承鲁撰文回忆说:“那实在是一个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时刻。”

猜你喜欢
小白鼠氨基酸分子
十只快乐的小白鼠
走出引力与斥力的误区
科学解读食物中的蛋白质如何分“优劣”
小白鼠观察记
奇妙的一场梦
补氨基酸不如吃鸡蛋
“精日”分子到底是什么?
对比学习“分子”和“原子”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不合理应用分析
臭氧分子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