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登云用心捂热荒凉的土地

2019-09-10 07:22
中国工人 2019年9期
关键词:帕米尔高原药箱牧民

记忆讲述

“我献出一点血、一点皮,换来病人的健康和生命,这是天底下最值得做的事。”

1977年,离开家乡14年后,吴登云面对着人生的又一次选择。

14年前,吴登云从扬州医学专科学校毕业,怀着报效祖国的熱情,自愿来到新疆乌恰县,当了一名风餐露宿的“马背医生”。

乌恰地处帕米尔高原,大山相连,每年要刮160多天大风,有的地方大雪封山长达200天。巡回医疗路漫长,为了救治一个病人,吴登云要骑马走上好几天,饿了啃干馕,渴了抓雪团;一路背着的小小药箱,只能够装下最基本的器械和药品,病人急需输血时,吴登云就从自己的身上抽出鲜红的血液。

乌恰是国家级贫困县,很多牧民付不起医疗费,生活更是捉襟见肘。于是,吴登云的家就成了困难患者的“后勤部”,从锅碗瓢盆到米面粮油,需要什么就拿走什么。一年下来,妻子总要添置三五次厨具和餐具。下乡巡诊,看见病人家中困难,吴登云就掏出身上所有的钱。牧民们感动地哭了:“吴医生真是帕米尔高原的‘白衣圣人。”

母亲去世时,吴登云正在乡间巡回医疗,捧着电报痛哭失声。待到父亲病危时,吴登云仅仅在扬州照料了几天,就又急匆匆地回到牧民中间。他把血肉留在高原,把心中的牵挂留给了牧民。

1977年,在扬州和乌恰之间,吴登云做出了一个常人难以置信的选择,继续背上小小的药箱,继续独自走上风雪弥漫的山路,继续驻守在祖国最西端的这片荒凉土地上。

猜你喜欢
帕米尔高原药箱牧民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对牧民的影响探析
找不到地球的屁股
帕米尔高原
商人买马
制约帕米尔高原旅游发展因素浅探
帕米尔高原耕地地力评价与改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