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隐性教育

2019-09-10 07:22季景书吴泽玉
新教育论坛 2019年9期
关键词:隐性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季景书 吴泽玉

摘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但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隐性教育中却屡遭困境。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为重点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培育大学生理想人格,提升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有重要意义。优秀传统文化以其隐性的独特优势,在教师、大学生、教育环境这三个重要环节发挥作用,突破传统显性教育方式,凸显优秀传统文化的隐性教育,含而不露地传达教育理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隐性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共产党向来就秉持高度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他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来说,就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最重要的是实现心灵的沟通,达到情感的共鸣,让受教育者认同教育者的教育理念,接受教育者传达的教育思想,并对其思想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那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能够运用的有效手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根植于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华夏大地,带有鲜明的民族印记,已经渗入了炎黄子孙的血脉,不自觉地就能够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这正是优秀传统文化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发挥的独特优势。

一、优秀传统文化隐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利益为导向的思维模式,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和改变着人们思想观念,加之新一代的大学生伴随着互联网的推广而成长起来,强烈的“猎奇”心态,致使源源不断涌入国内的各种西方元素,在国内得到追捧,找到大肆发展的温床。那些带有明显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个性自我、享受奢靡的价值观,严重冲击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模糊了大学生对是非对错的辨别标准,影响和改变着他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甚至让他们对社会主流价值观产生质疑甚至抵触。越来越复杂的教育环境下,价值观之间的博弈更加激烈,哪一方面能够抓住学生的眼和心,就会在教育观念上站在有利位置。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把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提上日程,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大力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精华,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隐性教育,凸显社会主流价值观。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优秀传统文化隐性教育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教师传统文化素养薄弱

德为人师,行为师范,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者,言德和品行都会成为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优秀传统文化的隐性教育要求教师在知识储备、品行修养方面有很高的素质。但从目前的教师队伍来看,存在以下三个现象,是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阻力。一是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名家数量较少。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对待传统文化方面出现过偏差,对相关人才的培养也就出现断层,具有扎实传统文化功底的名家总体数量不多,其中有的已经故去,有的已经离开了一线教师岗位,而新一代的传统文化教育专家尚在形成中。二是承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构成复杂。高校的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但其构成复杂多样,有任课教师,学校行政人员,外聘教师,留校学生等,这样的教师队伍,一般的学生工作问题是可以胜任的,但面对不断发展的新的学生情况,传统的教育模式是无能为力的。三是专业课教师缺乏全员育人性。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教育环境,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专职教师的职责。由于高校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使得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疏远,交流较少,专业课教师只专注于自身专业课的教学,上课来,下课走,对学生的心理、情感、品德等方面关注不多,这种看似平常的行为态度,在潜意识里对学生产生影响。甚至有些教师个人对传统文化存在认知偏见,而在课堂上不自觉地流露更是对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阻碍。

2、传统文化教育内容陈旧

从我国宏观的教育体系中,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从未缺失,学生在孩提时代就会背的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从小听过的典籍故事,大多都在强调着传统文化中经典的爱国、孝道、仁义等内容,但直接用在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中却缺乏新意。从传统文化中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内容,往往是我们耳熟能详,张口即来的经典,应用到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显然是内容陈旧,老生常谈,缺乏创新。学生对于从小就知道的内容缺乏好奇心和求知欲,抱着“明白、了解”的囫囵心态,不屑于深入探究。另外,一些传统文化中的内容明显不符合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脱离学生实际,学生不能深入体会到传统文化中表达思想内涵,这让传统文化显得更过时陈旧。再有就是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挖掘不够。中华民族从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上的百家争鸣,到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奠定了儒家思想在我国历史上长达几千年的统治,这就导致了在当前,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发掘不够全面和深入,重视儒家思想,对其他流派的学说认识不到位,应用不广泛。

3、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偏差

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并不明确,体会不到优秀传统文化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对自身修养产生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时代不同了,传统文化的内容与自己的需要相去甚远,在个人的学习和生活中基本用不到,既脱离生活又脱离实际,把它看成是“无用之学”,从而产生抵触情绪。特别是在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虛无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部分学生认为传统文化的东西已经过时,笼统的认为传统的就是老的,旧的,是老一辈人所持的观点态度,不符合新一代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另外由于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结果是无法量化衡量的,进一步导致了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偏差。

4、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固化

高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主要是课堂上教学,以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灌输教学模式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较少,又因为学生“知道、了解”的囫囵心态,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不够,学生的学习只为应付考试获取学分,这样的结果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本意大相径庭。然而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却是内隐的,显然通过课堂教学的显性方式发挥效用不大。另外传统文化以隐性教育形式呈现的方式是有限的,需要在方式上进一步创新。

当前虽然我们已经意识到要重视发挥传统文化的隐性教育作用,但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仍然存在问题,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需要大胆的突破传统的固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变显性教育为隐性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效果。

二、优秀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主要表现

我国几千年文明历史沉积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广博丰厚的文化底蕴,蕴藏着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也是大学生提升道德素养应当汲取的优质资源。而文化对人的教育恰是以文化人,润物无声,是隐性教育常用的一种方式。优秀传统文化的隐性教育就是通过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依据2014年4月教育部颁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四书五经之首的《大学》中有言:“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句话道明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关系,是古代读书人的行为准则,也是现代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三个方面。

1、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核心概念就是国和家,东晋道教学者葛洪的一句“烈士之爱国也如家”,道尽了国与家的关系,家国情怀体现的是一种以国为家,有家有国的爱国主义情怀。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屹立不倒,是因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形成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一种崇高道德品质,体现着个人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长久积淀,由于历史原因而产生的,“家族制度过去是中国的社会制度”,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我国古代社会,以血缘关系维系政治统治,并由此形成了一系列道德要求。

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是亘古不变的永恒话题。在我国的诗词篇章、经典著作、历史故事等中蕴含家国情怀的例子不胜枚举。在五千年的历史文明进程中,中国社会沧桑变化,但无论经历什么样变化,家国情怀这根主线从未改变,一直铭刻在中华儿女的心中,并且薪火相传,历久弥新。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孟子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表达家国一体,密不可分,到秦汉时期霍去病的“四夷既护,诸夏康兮。国家安宁,乐无央兮”,表达击退匈奴,家国安定的喜悦心情,到三国时期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表达为国捐躯,不畏生死的大义凛然,到盛唐时期爱国诗人杜甫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表达收复失地的愉悦,到两宋时期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心系百姓,忧国忧民之情,到明清时期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表达国家大义,挺身而出的大无畏精神。

家国情怀是一份使命和担当,心忧天下,情系万民,当国家危难之际,无数仁人志士置個人生死于度外,胸怀民族大义,为国奔走,为民奉献。家国情怀,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没有国何为家?这种家国情怀,在如今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有重要意义,天下之兴亡,匹夫皆有责。

2、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

关于社会关爱方面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以儒家、道家最具代表性。社会关爱,主要是指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儒家思想中包含很多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思想理念,道家思想中更多的是关于人与自然的友好共处之道。

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自汉代把儒家思想确立为统治思想以来,儒家思想就文化长期占据思想文化领域的统治地位。而儒家学说多是关于日常生活的哲学,关于为人处世之学。儒家十分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庄子》中说,儒家游方之内,方,即指社会。就是说儒家学说是关于治世的思想,与社会相关。人们常说,孔子重“名教”,老、庄重“自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重视自然规律,关注自然变化,主张自然万物都遵循一定的规律,人的行为必须在自然范围内。这是强调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儒家“游方之内”,显得入世一些,而道家“游方之外”,显得出世一些,这两种趋势相互对立,又互为补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一种平衡。这就完整的体现了社会关爱这一话题。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孔子的弟子多次就“仁”的问题与孔子探讨,孔子对于不同的弟子有不同的回答,是针对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回答,但孔子的思想却是一以贯之的,孔子“仁”的思想,体现的是对社会的责任感,是处世之道。孔子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相处,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尊重和理解他人,这样社会才能和谐。与孔子的思想一脉相承的孟子,他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避天下寒士俱欢颜。”都是要表达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与之相平衡的道家思想,则更看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老子《道德经》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遵循“自然而然”的规律,这里的“自然”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界。道家思想崇善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人与天地间万物都是由“道”而生,因此人与自然万物应该是和谐统一的。

社会关爱,是个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社会关爱的思想,与当前我们所倡导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是吻合的,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和”的理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

人格修养教育简单来说就是指人的品格和能力素质方面的培养教育,人格修养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向内的文化,相比于西方文化,它更关注于自身的修养和个人的发展。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可以深挖的关于人格修养方面的教育资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向来就追求“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内圣外王”的概念,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后被儒家学说加以改造拓展,“内圣”,就是指一个人内在的德行修养,“外王”,就是指一个人展现在外的,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这样一个人,他既是入世的,又是出世的,他能够做到忠于自己的内心,修身养性,丰富自己,不为追求政治理想汲汲营营,却能在社会需要时挺身而出,布施王道。在传统文化“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修身,通过修身以正心,而后才能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中对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间的关系有明确的阐释,《礼记·大学篇》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修身为其根本。

关于如何修身,儒家学说中有“为仁”之说。仁,除了包含社会关爱的内容,还体现在人的德行修養。由“仁”而延展出的“仁之本”——孝悌,“仁之质”——爱人,“仁之端”——四心,“仁之方”——忠恕,“仁之法”——克己复礼,都是在从各个层面对个人的思想行为进行教化约束,为仁以修身。除此之外,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还有很多具体的修身之法。内省,可以是通过对比他人而反省自身,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又或是对比自身反思自己,日省吾身,反求诸己。内省的目的是改过,在内省中对于自己的过错,“过则勿惮改”,对于过错要勇于承认,勇于改过。慎独,是指个人在独处时,也能对自己的内心的思想活动和外在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同样能够严守道德和法律的底线。慎独是对个人自觉性和自律性的强化,能够做到慎独,才能真正称之为表里如一。

人格修养是个人品质德行的内在修炼,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素养和情操。一个有良好的修养的人,必定是一个能够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改进的人,也必定是一个自律、自觉、自尊、自信的人。而在当前大学生人格培养教育中,就是要培养这种有良好修养的人。

三、优秀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特色和优势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并不是对立的,应该是互为补充,相互配合发挥作用。二者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显性教育的各方面,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过程和教育目的等都是明确的,直接而正面,教育的效果是可以通过成绩衡量的;隐性教育却是间接的、内隐的、无时无刻无知无觉的发挥作用,并且教育的效果是无法测量的,没有固定清晰的评价标准。从学生接受的角度看,显性教育是被动接受,隐性教育是主动接受,从这个层面上讲隐性教育的方式更有效。

那么何为隐性教育?隐性教育,是以内隐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的教育过程。陈万柏、张耀灿教授对隐性教育的概念作了相对明确的表述:“隐性教育是指潜藏在正规的或显性的认识性、活动性德育及专业课程之后或之外的教育,特别是教育环境的体制性和气氛性教育影响。”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显性教育就是直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而隐性教育则不囿于教育的时间、地点、形式,甚至于没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分,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以含而不露的方式展开教育,达到教育效果。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显著的隐性教育功能,对于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培养社会责任感,树立民族自信心,有着非常重要的非常重要的作用。优秀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主要表现在:

1、教育过程的渗透性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来历史积淀的文明成果,是世世代代炎黄子孙集体智慧的结晶,早已深深融入中华儿女的血脉,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伦理规范和审美情趣。每一位中国人都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无论是行文习惯还是思维观念的养成,都潜移默化的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也一样,优秀传统文化创造的教育氛围能够对学生视觉和听觉产生冲击,其中包含的文化情感能够很直接的抓住人的情感,容易被人理解、吸收,进而给人以共鸣,这个教育过程是润物无声的,渗透性的。

2、教育形式的多样性

优秀传统文化隐性教育打破常规的课堂灌输,不拘泥于课堂,而是在大学生学习和活动的方方面面都渗透着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目的的教育活动。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需要根据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采取不同的呈现形式,呈现的形式不同,学生的体验也不同,而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重点在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增强参与感,便于学生真正融入教育环境中,身临其境的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3、教育效果的渗透性

优秀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效果不需要用量化的标准去衡量,不同于常规课堂中测验,有明确的分数体现学习的效果,而是看学生是否能够真正认同和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隐性教育内容,并内化为信念,外显为行动,是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提高素养。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持久恒远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更容易深入人心,获得长久的情感体验,久而久之并能渗透到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并通过行动表现出来。

四、优秀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实现途径

以文化人,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优秀传统文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需要打通教师、大学生和教育环境这三个重要环节,并辅之以现代教育手段,使大学生长期浸润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氛围中,从而更好地起到教育的效果。

1、教师在优秀传统文化隐性教育中起到引领作用

在发挥优秀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强调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但并不代表忽视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教育者是整个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和参与者,掌握教育活动的节奏和进程,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教师是教育中最鲜活的教科书,教师自带的气质气场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需要丰富自己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只有对传统文化有了深入透彻的了解,才能够选择恰当的教育形式,在教育活动中灵活地实施和运用。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加强传统文化修养,并外化为行动表现,形成自己独特的气场风格。教师言谈举止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这种潜意识的影响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教育者加强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和修养,对学生起到正面引领作用。

2、大学生要正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

并不是所有老旧的都是过时的,传统文化中仍然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精华。首先大学生要纠正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偏差。只有从根本上扭转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和排斥态度,对传统文化有正确的认知,才能正确理解和领悟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所以大学生对待优秀传统文化要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其次大学生要主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主动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教育,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关于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最后,大學生要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和践行者。就是要善于发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兴趣点,并结合自身的思维习惯、表达特点,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改造和发展,在自己的行为习惯中贯彻传统文化的精粹内涵。

3、创建优秀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环境

校园环境是大学生活动的主要环境,对大学生的观念和行为制约和影响作用。校园文化环境既包括物质的“硬”环境,也包括精神的“软”环境。一方面对于物质环境,包括校园基础设施、墙体文化、校广播站、宿舍文化等,要凸显独特的文化韵味,如宿舍楼、教学楼墙体上的布置设计传统文化中的励志故事、警世格言;以传统文化中有美好寓意的名称命名校园中的建筑或道路或角落或广场,让物态的东西生动起来,赋予鲜活的文化艺术价值。让学生漫步在校园中,时时刻刻处在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围之中,一座古风的建筑,一段唯美的故事,一条充满诗意的画廊… …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渗透着文化韵味,在文化的熏陶下,人也会变得沉静,有底蕴,这就是文化育人的效果。另一方面对于精神环境,包括校风学风、校纪校训等,甚至于教师的素养,同学之间的温情,无不可以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介入,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优良的学校氛围,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建良好环境。

4、借助网络平台渗入优秀传统文化隐性教育内容

在当今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谁掌握了网络媒体,谁就掌握了话语权。网络传播信息最大的特点是感官化,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的形式,更能形象直观的表达观点。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网络。因此,教育者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运用网络手段,用生动的网络语言,有趣的图片视频等传达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要义。一方面,打造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以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发布传统文化资源信息;另一方面设计有关传统文化的网站、网页或有关历史故事的网络游戏,使学生在娱乐中受到启迪。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人民网-党建2016 .12.9. 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人民网-党建2016 .12.9. 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3]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EB/OL].中国政府网,2014.04.01. http://www.gov.cn/xinwen/2014-04/01/ content_2651154.htm

[4]冯友兰著.涂又光译.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27.

[5]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94.

作者简介:季景书(1971-),男,博士,副教授,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吴泽玉(1993-),女,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隐性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隐性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养研究
探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
隐性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淡化教育痕迹,强化隐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