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设计教育思维模式研究

2019-09-10 07:22杨薏
美与时代·上 2019年9期
关键词:美国高校设计教育思维模式

杨薏

摘  要:设计教育思维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创新人才的质量。在美国高等设计教育中更是将设计思维视为人才培养的关键和核心问题。在他们的理念中拥有新颖的思维创新能力,就真正掌握了设计的创新方法,从而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美国高校设计教育思维模式的活力源自于发散性思维,而教学模式创新使设计教育思维模式具有发展性。设计教育思维对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创新能力与实践平台之间是相互支撑的关系。跨界探究、学科交叉是当下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而跨界交叉研究必须坚持设计教育思维模式创新,这样才能实现培养目标。

关键词:美国高校;设计教育;思维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2016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美国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教学模式研究”(2016320);2016年武汉纺织大学教研项目“美国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教学模式研究”(201605002);2014年武汉纺织大学教研项目“中美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比较研究”(141081004)研究成果。

设计教育思维在美国高校的思维模式中独树一帜,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与魅力。这是因为,从设计思维角度来讲。对新设计方案、计划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力。在新的设计方案产生过程中,其创意表现主要是由设计思维决定的,因而设计思维模式的不同就会导致设计效果的差异性。由此可以看到,在美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中特别重视设计教育思维的训练,体现出设计教育思维模式的独特性。当然这种设计教育思维模式与美国的教育体制、教育模式相一致。在这种教育生态环境下,在艺术设计教学上,美国各高校都拥有极大的办学自主权力,可以为发散性思维创造最适合的环境,使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质疑权威、挑战权威,获得充分的自由,使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美国设计教育思维摸式的根本是可持续发展

(一)具有显著的创新特征

设计教育思维模式的创新就是在学校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不能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美国高校为了扭转教师在教学中的强势地位,极力营造开放的环境,防止学生在封闭的环境中接受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引导活动。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会特别强势,会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如果强调以教师为核心的主体地位,那么往往会使学生在思维和学术上表现出对教师学术的盲从,对教师权威的服从,从而忽略了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认同。从教育主体来讲,凡是将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教育思维模式,本质上都是对学生的不尊重,是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 Rogers,1902-1987)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的[1]。这必将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长期下去不予改进,从发展上来看,会毁灭接受教育的学生。实际上从思维模式来讲,如果是单一一种思维方式,思维很难得到发展,即使暂时获得比较好的效果,从长远来看很难得到好的结果。尤其是教育思维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环境下,教育思维本身既会受到社会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和限制,其发展必然具有局限性。因此要将一种教育思维作为一个永恒不变的理念,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也不符合设计艺术活动的需求。从设计价值观来讲,世界不可能只有一个统一的价值观,这是因为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审美的不同决定了统一的价值观不适合于整个人类,换句话讲,只要有人类的存在,其价值观就必然存在差异性。而且人类社会越发展,在价值观上,其差别就更加強烈,不可能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二)发散性思维是设计教育思维模式的活力之源

从设计思维来讲,发散性思维可以为人们的思维提供丰富的想象力,是人们获得丰富想象力的思维方法。因而,在设计教育思维模式中导入发散性思维被认为是思维创新的好方法,美国高校在设计教育中特别重视思维开发,因为在美国的文化中思维教育被誉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在美国的文化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2]。发散性思维可以激发高校学生创造力的释放,使他们乐于获得与众不同的思维,追求思维的多元性与想象力的奇妙性,不受固定思维模式的限制,能够在轻松的思维环境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在与他人交流的氛围中相互探究,产生艺术灵感,形成自己独到的想法和创意,构建新的设计方案和计划。因此,发散性思维的产生,归根到底是要充分释放出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能动性、积极性。这种超出常人的意识和行为,是建立在高度自觉自愿的基础上,且对知识学习充满兴趣和热爱,是在内心追求真理、追求知识、追求自由,是在猎取知识的潜意识主导下进行的活动,而这种活动则与美国大学的开放性、探究性一脉相承[3]。所以,只有构建学术自由机制、营造不受限制的教学环境,才能使学生在追求知识的世界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思维自由。在探索科学与真理的征程中,一定要消除对不同学术思想的限制,使创意思维更加开放、自由。

图1美国佛罗里达大学Brian Slawson教授的研究生课堂讨论现场(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三)设计教学摸式的创新实际上是设计教育思维的彰显

以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艺术学院为例,该院以启发创新思维为轴线,以启发和引导式教学方式为主,教师仅仅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特别注重学习内容和设计训练课题的选择,尤其是在专业设计课程中,学生不能按照固定模式去设计,而教师必须按设计表现的创意去教,杜绝设计作品千人一面的结果产生。因此该校艺术学院的教授在教学中,都会布置各种设计课题,然后组织不同的讨论会,从设计构思、设计表现、设计修改直至课题完成,学生作为课题负责人,教授则成为课题参与者,这样的过程使学生收获良多。所以这种模式实际上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是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的转变,其核心意味着教学理念、管理理念、服务理念的转变,教学目的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

二、美国设计教育思维模式对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设计教育思维模式对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性

人类所进行的任何一项活动都与思维息息相关,正确的思维对实践具有决定性作用,可以促使其成功,而错误的思维则会将实践引入歧途,从而导致失败,因而在训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时,一定要突出设计教育思维的能动性作用,要以先进的、科学的设计教育思维去指导实践,如果单纯强调实践的意义,而忽视思维对实践的指导性,那么很可能会陷入误区,使实践活动具有盲目性。因为,从理论上来讲,人的所有行为都受到理论和意识的支配,这种支配实际上是由人的思维决定的,思维不仅对发展方向、发展战略产生重要影响,还从操作和实施上具有决策权。因此,深刻认识和把握设计教育思维的重要性,有助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实践创新能力必须在实践的平台上提高

实践创新平台要充分利用校内平台,更要利用校外平台,在校内外平台的空间中塑造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尤其是社会上的实践平台硬件好、设备先进,既能小批量制作又能大规模生产,对熟悉生产工艺,强化感性知识具有非常好的作用。而且校外的公司和企业的平台与生产联系紧密,其社会需求和市场动态等信息都具有非常高的价值。特别是在人力资源和设计资源方面能够给高校学生巨大帮助,企业和公司的设计师能将他们宝贵的经验和技巧传授给学生,这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实践创新促进学生对设计教育思维提高的需求

当学生还未进入实践创新平台前,往往认为设计教育思维无足轻重,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旦身临其境,在实践平台发现要创新,就必须夯实基础理论,而先进科学理论获得与设计教育思维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创造性的设计思维方法对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4],有了这种能力就能对专业学科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能够具备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其专业能力就会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三、跨界探究必须坚持设计教育思维模式创新

(一)美国高校的设计教育培养目标定位

美国高校的设计教育强调“通才”而不是“专才”培养目标,因而在其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并不主张专业集中度很高的教育模式,在这种导向下,设计专业所涉猎的专业和学科知识非常广泛。他们认为过早地迷恋某一学科会失去发展空间,而拥有“通才”知识的学生会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途。事实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设计艺术专业不断拓展。但任何新专业的发展都是由小到大的,尤其是在专业建设上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无限的,对高水平设计人才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另一方面,社会和科技的發展又促使原有的设计人才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按照社会的发展和需求适应新专业的发展,否则就会被社会淘汰,只有不断调整专业能力才能适者生存。

(二)学科交叉和跨界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现代社会设计与科学的界限,不像过去壁垒森严、不可愈越,而是在相互融合中,体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促进了艺术与科学、设计与工程、艺术与人文、人文与科学的不断融合,打破了过去的门户之见,使这些学科的相互关系更加紧密,特别是在不同学科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的大背景下,多学科融合已成为学科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唯有把握这种趋势才能进行学科交叉研究。专业知识的跨界探究,使各种专业知识在大的知识系统中进行创新研究。无论是从学习还是研究的层面上来讲,不进行跨界融合是不可能获得专业学科创新奥秘的。只有通过跨界探究,才能真正掌握创新思维能力。

(三)设计教育思维模式创新是实现人类利益需求的根本

探究设计创新的根本是为人服务,实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体现出设计的人性化,是以人的需求和利益为出发点的。事实上,人类对宇宙和太空的研究,对自然和科学的研究,如果离开了思维创新是不可能获得任何成果的,而有所成果,都是凝聚了人类思维创新的结晶。但从人的思维能力训练来讲,其实与人在高校所得到的创新思维方法的训练息息相关,可以说,设计教育思维模式创新将会影响人的一生,包括在科学上的跨界探究,离开思维创新都不可能成功。

四、结语

美国构建的设计教育,为美国培养了大批高水平的设计师。当人们审视和反思美国设计教育时,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美国高校在设计教育中,始终将设计教育思维视为生命线,坚持在美国高校进行设计教育思维模式研究,全方位对学生进行思维创新能力训练,全力推进跨界融合研究,使教育思维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真正使发散性思维成为思维模式的动力。因此,通过对美国高校设计教育思维模式的研究,吸取其经验,使设计教育思维模式适合中国高校发展的需要,为中国培养世界高水平的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培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变[J].中国高等教育,2011(13):8-9.

[2]BARR R B,TAGG J.From Teaching to Learning——A New Paradigm fo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J].Change,1995(11/12):13-15.

[3]朱萍,施信疑. 中美高校教育思维引导模式对比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2):64-66.

[4]贝恩. 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M].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杨薏,硕士,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及其教育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美国高校设计教育思维模式
手艺精神对现代设计教育的意义
设计思维与创新创业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标志设计趋同化的思考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分析
逻辑创新的思维模式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美国高校促进创新创业的实践及启示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我国高校社会捐赠制度何以形不成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