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冉:女焊工的突围人生

2019-09-10 07:22李双星
中国工人 2019年8期
关键词:全厂焊枪电焊

李双星

人物点击

中车株洲分公司电焊工

“劳动筑梦”全国职工演讲比赛金奖

易冉刚入行的时候,电焊还是一个轻体力工种,她身边有为数不少的女同事。如今,女焊工越来越少,易冉仍然手握一把焊枪在生产一线上冲锋陷阵。

刚进入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底架转胎班的时候,易冉每天要焊5台车,每台车要焊长达25米的焊缝,需要连续蹲一个半小时。一次,妈妈来接她下夜班,由于脸上灰太多,差点没认出她。

在超高工作强度下,周末两天休息反而对她的身体造成了额外的折磨。每天都拿焊枪焊接,易冉的胳膊会习惯疲倦而没有酸痛感,一旦休息了两天再去工作,胳膊就会抬不起来。身体上的困乏让她打起了退堂鼓,不过,一次电焊比赛让易冉看到她在电焊上的更多可能性。

焊工的起点

2000年8月,株洲市电焊工大赛举办在即,每个企业可以选派3名选手参赛,为了培育新人,主办方要求至少有一名选手必须要出生于1978年12月31日之后。全厂上下近5000人中只有6人符合要求,仍在实习期的易冉便是其中之一,便这样进入了选拔训练队。

刚进队时,易冉的电焊试件表现是所有人中最差的,但经过一周的训练,电焊试件便快速达到了高水准。最终在比赛里,她拿回了气体保护焊第二名的好成绩。易冉成长速度之快,让厂里的老师傅们眼前一亮,随即她便被选派进入厂里的电焊骨干集训队,正式开启了职业焊工的新征程。

在集训队的一年,易冉白天忙生产,晚上放下工作就赶去培训基地上理论课。周末,她还要在集训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反复练习气体保护焊和手把焊的技艺,易冉的焊接技艺有了飞跃性的进步。

在全厂每年一度的技术运动会上,易冉以理论和实践均超90分的优异成绩拿下初级组冠军,并收获荣誉铜星。接下来的两年里,她继续参加中级和高级组比赛,再次获得第一名,实现了别人需要努力10年以,上的金银铜星“三级跳”,成为全厂设立该奖项20年来用时最短“跑完全程”的选手,也成为全厂第3个拿下金星的员工。

拿下3个冠军的易冉被冠以“最俏的小明星”称号,然而就像那句谚语所说,“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2003年,易冉接到了一个焊接返工任务,这次返工的焊接难度要比正常焊接高出数倍。在比赛中频露锋芒的易冉接过了这一任务,但由于实际工作经验不足,实际焊接效果并不好。

“比赛第一名居然焊成这样。”在议论声和返工未能达标的产品面前,易冉开始意识到,在比赛中取得的好成绩并不能证明更多,她的焊接技艺还有待长时间的磨炼和检验。

进击的“小明星”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易冉陆续接触到了不少返工任务,其中也有两三个费尽力气但完成度较差的,但是她还是愿意下功夫做返工焊接。

易冉告诉《中国工人》记者,返工任务经常要利用生产的间隙时间做,一些员工技能高,便不愿意投入精力去.钻研。20岁出头的易冉出于磨炼技能的好奇心,往往揽下这些返工焊接的工作。她说:“正常的焊缝已经是调整到生产效率最高、便于快捷操作的焊缝位置,而需要返工的是一些又急、又难、要求又高的焊缝,我能在返工的过程里学习很多平时难以触碰到的东西。”通过在有“疑难杂症”的返工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易冉逐渐成为解决焊接难题的高手。

2005年,厂里国外订单数量增多,易冉作为高技能水平焊工中的一员调入组装车间新产品试制班。在试制澳大利亚FMG敞车中,她凭借过硬的焊接技巧再次挑起了焊接返工的大梁。用户对返工提出难以操作的高要求,如此实,施返工周期将会大幅度延后。鉴于此,易冉主动提出一个新方案,但是方案对焊接技艺将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在车间主任的鼓励下,易冉开始试着焊出一台车,先让外方检验效果。最终,外方将她焊出的焊缝作为“示范焊缝”标记出来,并不吝称赞,剩余的11台车也一并交由她来焊接完成。

这次焊接,易冉不仅为企业节省10多万元的返工成本,更为中国铁路货车产品在海外树立了品质标杆。

在新产品试制班里,易冉不断接触到前所未见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每天都有许多未知的新事物等待着她去学习。易冉很珍惜这种充满新鲜感的工作经历,以往的焊接经驗在新产品试制过程不断地被挑战和更新,对她来说这是一笔可贵的财富。

“电焊花木兰”

“花木兰”是易冉从德国带回来的一个称号,当时德国LOKALES报纸为她做了一篇专题报道——《中国的“电焊花木兰”》。从那时起,她的名字便经常跟花木兰放在一起。

回想2011年自己去德国参赛时的场景,易冉记忆犹深的是赛后颁奖环节。不同于国内赛事评出一、二、三等奖的模式,德国“嘉克杯”焊工比赛为成绩排名前20名的选手准备了20份奖品,按照排名由高到低的顺序,选手们从中挑选自己心仪的奖品。

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的选手聚在一个房间里,等待着自己的名字被念起。易冉听着一个个名字响起,一个个奖品被带走,直到奖品快被选完还没有轮到自己,她不禁开始哭泣。

主办方见状询问她原因,她认为自己表现得很差没有奖品可拿。过后,出乎她意料的是,主办单位拿出了为她特意准备的两份奖品,一个是小型焊机,另一个是焊接用的变光面罩。

他们向易冉解释,在德国是没有女性从事焊接工作的,而在整个赛场上易冉也是唯一的女焊工。因此,赛事主办方特意为她准备了两份奖品,奖励她在电焊工作中的特殊表现。

对于德国媒体给予的花木兰称号,易冉一开始觉得这个荣誉过于沉重,后来她自觉地把这个称号定位为全体中国女焊工。

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有一个女子电焊技师攻关队,队员均为技师和高级技师。在建队之初,队员们都是普通焊工,在经过一些技能竞赛和培训过后,2010年全队30余人全部评为技师和高级技师,自此改名为女子电焊技师攻关队。

手握焊枪19年,易冉的脸庞刻写下这份职业独有的特征。她的脸颊附近明显能看到焊花留下的小坑,就连她的胳膊也多少留有一些印记。对于一名焊工来说,疤痕是再常见不过的,而作为一名女焊工则必须放下对容貌的顾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尽管这份工作对女性有着诸多天然壁垒,但电焊带给她的骄傲和荣誉感汇聚成了一股强劲的动力。无论是在比赛中不断崭露头角,还是克服返工难题,进而在国际大赛中赢得注目,这些都成为她握紧焊枪的有力注脚。

如今,愿意从事电焊的女性越来越少,但易冉仍然坚守生产一线,与新产品试制班的全体工友为焊接事业共同奋进。

猜你喜欢
全厂焊枪电焊
水下螺柱焊枪的研制与应用
基于Robot Studio焊接项目的编程与优化
电焊王
每一步路都有意义
友善:早安与再见
空分装置污氮气提纯及预冷系统技术改造及效果
智能化焊接制造设备
特别的电焊面具
绝世高招
一道高考题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