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破解传统中职教学中的实训难题

2019-09-10 07:22曾淼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89期
关键词:汽车营销中职教学教学手段

曾淼

【摘要】基于笔者所在学校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集中针对传统实训所带来的问题,分析信息化教学在当今教学中的可用性,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以汽车营销课程为例,浅述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破解传统中职教学中的实训难题。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手段;中职教学;汽车营销 实训

作为技术应用型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是中职教育的第一目标,对学生的培养更注重理实一体化结合,为此实训教学在中职教学中有着日益重要的地位。近年来,虽各中职学校大力发展实训教学,但在实训课程建设以及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难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信息化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影响,推动着教育不断创新发展,信息化对学校的教学环境、模式和人才评价等要素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破解了不少传统实训教学的难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汽车商务课程中的“汽车营销”实训为例,浅论此问题。

一、中职教学传统实训课程中普遍性问题。

一是实训教学建设投入和设备维护费用高。实训教学对中职学校的师资、设备、基地等硬件的要求较高,存在着资金投入高、设备维护费用大、设备损耗快等问题,实训教学投入是许多学校资金投入的重要部分。二是实训周期长。在实训教学中,由于设备和师资的有限性,一方面致使实训教学排期难,实训时间紧;另一方面,对四轮定位、汽车美容等科目由于设备限制,不能多工位同时操作,学生之间的轮转周期太长,不利于教学质量提高。三是实训师资培养难。除了对硬件建设的投入后,双师型实训教师的培养也需要较长时间和培训投入,而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往往比实训教师弱,开展的实训教学质量也随之下降。四是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训。中职生的职业能力除了上岗操作能力外,也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以及人际沟通能力等。实训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在实训教学中往往模拟真实的生产环境。但传统实训教学重视专业技能教育,而对其它素质的锻炼较少,影响学生就业和融入社会能力。

二、信息化教学的特点与优势

信息化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的所有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就。目前常用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有: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微课、仿真软件、网络、3D模型、工位机等。这些技术能使抽象的理论变为生动的模型和其它多媒体,也能通过各种数据资源的加入,模仿出实现真实的生产环境,在理论教学环境中,能活跃学习气氛,提高教学面貌,改善教学质量。在实训教学中,能增加许多虚拟工位,从而减少硬件设施的投入,维护相对容易,可同时实现多工位操作,实训教学质量能得到明显提高。

三、以汽车营销课为例,用信息化手段破解实训难题

1.汽车营销课程简介

《汽车营销》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商务方向的一门专业岗位核心能力训练课,是专业学习的必修课,也作为汽车机电、汽车钣喷方向的专业拓展课。本课程是在丰田、大众、长城、奇瑞等品牌的汽车销售顾问岗位的基础上开设的,通过本课程学习,应使学生了解汽车市场营销基本概念,掌握汽车销售流程、销售话术等,为今后从事汽车销售服务,打下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汽车营销实训课的教学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掌握汽车销售的基本礼仪,能完整地完成汽车销售流程各项工作内容。而对于目前多数中职学校而言,在汽车营销课程的传统实训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的问题:(1)课程涉及知识面广,要求学生掌握的相关知识较多。有限的课堂时间难以在广度和深度上满足教育培训目标的需求。一名合格的汽车销售员,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之外,还要求要了解金融、体育、经济、时事、地理、风俗、习惯、人文等跨行业知识,40分钟的课堂时间往往满足不了这些需求。(2)课程实训需要面对整车进行操作,对场地和器材要求较高。多数学校只能安排一到两台汽车作汽车商务实训用车,操作工位少、轮转等待时间长,教学互动课堂上容易出现学生等待时间长而开小差,不利于教学质量的保证。

3.信息化实训教学手段的运用

3.1实训教学设计对比

汽车营销课程中最核心的实训课程为汽车“六方位绕车介绍法”,课程专门针对汽车商务专业学生中的汽车营销这一重要的就业方向,是一门专业性、应用性和实用性都非常强的实训课程。本实训课程需要使用整车作汽车“六方位绕车介绍”,对实训场地以及实训设备有一定要求。依托我校丰富的信息化资源,本人担任本课科任教师试用了信息化实训手段,收到较好效果。

下面,对比传统实训教学,实训教学设计对比如下:

3.2实施的关键环节

一是微课预热。通过事前准备的微课,以新媒體的形式下发学习,方便、快捷让学生对课程得到全面的了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二是仿真教学深入讲解。在上岗实训前使用仿真软件将实训车型、课程内容,重点难点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在观察3D模型的时候,认真理解好实训关键环节。三是多媒体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使用工位机让正在轮候的学生可以进行模拟实训,提前熟悉。另一方面,在学生实训实践过程中使用视频录制,并及时与标准教程进行对比,直观反映出学生学习质量。

3.3实施效果

首先,信息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利用图片、影像、三维图像等信息化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例如本课教学中,如同样使用“凯美瑞”为实训用车,则可以使用3D软件直接展示不同的车体颜色,让学生能根据不同的色彩再调整介绍语句。

其次,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技巧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探索和发现新知识、新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利用网络等资源,自主探究学习课程内容。例如在学习汽车配件管理的时候,遇到一些不认识的汽车配件,可以通过上网查找编码等方式,自主学习课程内容,获取知识。

最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由于时间空间等条件限制,学生往往没有有机会能长时间进行实训练习甚至到企业实践。然而利用仿真软件等信息化手段,能够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企业真实工作场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六方向绕车的实训中,完成一次环车的全方位绕车要30分钟,假如一个班30名同学,需要30节课左右才能让每个同学都实践一次,这显然很难达到。而仿真软件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仿真软件,就能让所有同学在虚拟的情景中,同时完成一次环车检查工作,大大节省了时间。

3.4改变意义

一是信息化软件和设备投入成本低,维护更新成本低,操作方便,改变了一般中职学校对实践实训重资本投入,大成本维护的处境。二是信息化教学注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能运用工位机等设备同时让多名学生进行实训,减少了师资和场地的投入,提高了课程效率,改变了过去实训课程耗时长、师资安排多、课程安排紧的状况。三是信息化教学中能通过微信、情景模拟等方式,甚至展望将来可发展出4D全息投影技术,让学生全仿真地投身到现实的生产环境中,与可互动的虚拟对象进行实操交流,提高其综合素质,将以往实训课程从单一的技能实训发展为全面的素质提升课程。

【参考文献】

[1] 李海霞.浅谈中职学校汽车商务专业模块化教学[M].海峡科学,2010,12.

[2] 黎晶荣.中职汽车商务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法治与经济(中旬刊).2011,07.

[3] 江帆.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咨询,2013,29.

[4] 孙京秋.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利弊分析[J] 信息技术,2013,7-8.

猜你喜欢
汽车营销中职教学教学手段
高职汽车营销技能竞赛与人才培养融合的探究
情境教学法在高职“汽车营销”课程中的运用
提高中职舞蹈课教学效果之我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体验式营销在汽车营销中的应用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小步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