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危象的急诊急救和其改进措施

2019-09-10 17:41顾晓霞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19年8期
关键词:改进措施

顾晓霞

【摘要】目的:进行老年高血压危象的急诊急救和其改进措施的研究。方法:选择我愿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172例,将其随即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运用常规急诊急救措施,观察组患者治疗运用改进后急诊急救措施,进行两组患者抢救成效的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抢救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数据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抢救治疗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过程中,应当秉持平稳降压、个性化治疗的原则,并对常规急诊抢救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以促进临床抢救成效的提升。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危象;急诊急救;改进措施

因身体免疫力下降和伴有各类原发性基础疾病,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较高的高血压危象发生率。同时老年高血压危象具有临床病症特殊、发病急的特点,并且会造成患者视网膜、脑部、肾脏、心脏的损伤。所以出现高血压危象后患者必须接受及时抢救,并且需要结合患者生理特点和特殊病例,从不同发病机制出发开展个性化抢救,将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尽可能降低。本研究将针对我院收治172例高血压危象患者进行研究,探讨改进后急诊急救措施的效果,現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172例进行研究,患者全部符合高血压危象诊断标准,并存在胸痛心悸、恶心烦躁、视物模糊、头晕头痛、呕吐多汗等症状。将全部患者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86例患者中包括36例女、50例男;患者年龄范围61-80岁,平均年龄为(69.32±5.25)岁;高血压病程范围4-23年,平均病程为(15.3±3.7)年。对照组86例患者中包括39例女、47例男;患者年龄范围62-82岁,平均年龄为(69.93±5.42)岁;高血压病程范围5-22年,平均病程为(14.3±4.1)年。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抢救治运用常规急诊抢救措施,观察组患者治疗运用改进后急诊抢救措施。观察组患者急诊抢救措施主要包括:①患者入院后立即采取降压措施,通过询问病史了解其血压升高的原因。将患者转移到监护室后开展心电监护,并为其进行面罩吸氧以保证呼吸通畅,同时进行静脉通道的快速构建,同时进行患者血压和心率的连续测量。开展体格检查和血液生化检查,仔细判断患者靶器官受损情况,并进行心电图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患者是否存在心脑血管疾病进行了解。②采取静脉地主降压药方式为患者降压,通过静脉泵进行用药速度控制,依据患者情况施舌下口服药物。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选择降压目标,对于病程较长、脑卒中、严重冠心病患者,其降低目标不应当超过140/90mmHg。③单纯高血压合并心理衰竭、肺水肿、心肌梗死患者,施拉托普利片、硝酸甘油片;伴肾病终末阶段、脑出血患者,施乌拉地尔推注或静滴;伴脑梗死患者,施尼卡地平静滴;半主动脉夹层病例血压恢复正常后,施硝普钠、乌拉地尔静滴。经抢救且血压稳定至140/90mmHg,可将药物静滴改为口服,并依据患者平日使用情况确定用药剂量和种类。治疗期间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当采取气管插管;当患者出现颅内压升高时,应当施甘露醇静脉地主;当患者出现惊厥时,应当施苯巴比妥那。患者抢救治疗过程中,应当对患者症状表现和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关注,出现异常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1.3疗效标准显效:抢救后患者舒张压降幅超过20mmHg、收缩压降低超过40mmHg。有效:抢救后患者舒张压降低超过7.5mmHg、收缩压降低超过15mmHg。无效:抢救后患者舒张压降幅小于7.5mmHg、收缩压降幅小于15mmHg。治疗总有效率等于显效例数和有效例数和除以总例数。

1.4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软件,采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并进行x 2检验。计量资料用±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具有93.2%抢救有效率,对照组具有74.5%抢救有效率,观察组抢救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舒张压平均为(125.6±12.3)mmHg、收缩压平均为(191.4±15.4)mmHg,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平均为(90.5±7.5)mmHg、收缩压平均为(146.5±10.4)mmHg,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数据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负性诱因作用下高血压患者会出现短暂性小动脉强烈痉挛,进而进一步加剧血压升高、收缩压超过28.8KPa,医学上将该现象定义为高血压危象。当前临床上还没有形成完备的高血压危象抢救措施,难以收获理想疗效。本研究中,观察组抢救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数据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选择合理降压标准,对降压范围和速率进行调节,能够降低靶器官损害程度和死亡率。对救治流程进行规范,以患者病理情况为依据进行给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环节脑组织损伤。综上所述,抢救治疗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过程中,秉持平稳降压、个性化治疗的原则,并对常规急诊抢救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抢救成效。

猜你喜欢
改进措施
某电子企业电源转换器质量改善研究
浅谈事业单位报账会计的财务管理工作核心分析
翻斗量油分离器防淹措施初探
论如何有效实施医院内控制度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主变冷却器全停跳闸事故分析及改进措施
压片机加料器充填叶轮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