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循证分析及护理

2019-09-10 22:06王麦
健康前沿 2019年9期
关键词:循证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心脏介入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120例心脏介入术患者随机分组,各60例,对照组和循证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循证模式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迷走神经反射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迷走神经反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在心脏介入术的应用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术后迷走神经反射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心脏介入;迷走神经反射

心脏介入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等优势,在临床对治疗心律失常、风心病、冠心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该治疗方式可能导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1]。循证护理是受循证医学的影响进而衍生和发展的新型护理模式,其护理方法优势突出,相较以往传统护理模式主要以经验为主,循证护理方法以现代科学作为依据,同时结合护理人员所学专业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制定护理计划,确定护理模式[2]。本试验将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60例心脏介入术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照60例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120例心脏介入术患者随机分组,各60例。其中试验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在61~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38±3.97)岁;手术类型以及占比:冠脉造影术23例,起搏器植入术6例,冠脉造影加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25例,心脏腔内电生理加射频消融术4例,先心病封堵术2例。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在63~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11±3.46)岁。手术类型以及占比:冠脉造影术26例,起搏器植入术5例,冠脉造影加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24例,心脏腔内电生理加射频消融术3例,先心病封堵术2例。两组患者所有需要参考的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进行护理。

循证组采用循证模式进行护理。

(1)提出循证问题,主要分析影响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因素,并对影响因素加以分析得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预防,从而制订合理的护理方法。(2)针对存在的循证关键词,查询护理方面及迷走神经反射影响因素相关文献,确定真实性以及临床可操作性制定的护理计划。(3)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患者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性进行个性化护理,将实证中的科研结果应用到护理措施中: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之后,收集包括患者经济情况、文化程度、遵医行为、社会支持系统、对心脏介入术了解情况等方面,更加全面科学的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结果指导护理措施。

1.2.1精神因素 ①循证支持:有研究证实,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是导致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的重要因素。②护理干预:手术之前护理医护人员应耐心主动与病人就注意事项、手术安全性以及以往患者预后情况等方面进行沟通,可以邀请以往做过此手术预后良好的患者进行与患者的沟通。患者进入介入室,护理人员应主动介绍自己,热情介绍手术室环境和手术设施,帮助患者减少面对陌生环境产生的紧张、恐惧情绪。

1.2.2 疼痛刺激 ①循证支持:外界刺激大动脉感觉神经末梢,极易引起迷走神经末梢误反应,诱发迷走神经的反射。②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提前备好急救用品,以备应对拔管后出现的异常情况。拔管之前告知病人手术已经完成,需要配合医生拔除鞘管,同时可以与患者进行轻松话题聊天,使患者注意力不集中在疼痛方面,慢慢试探拔管,如果患者对疼痛敏感,可适当进行局部麻醉,确保心血管功能稳定;在用压迫股动脉进行止血时,力度以可以感受到足背动脉搏动为准;用加压止血器止血时,要保证压力适当;止血过程中需要密切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以及精神状态,如果患者出现迷走神经反射先兆,应当立即进行吸氧、补液处理,并按照医嘱治疗。

1.2.3血容量不足 ①循证支持:血容量不足可引起下丘脑室神经元分泌血管加压素,从而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诱发迷走神经反射。②护理干预:为了防止血容量不足的情况出现,手术之前禁食时间不易过长;术后饮水量在术后6小时~8小时内需1000ml~2000ml。

1.2.4尿潴留 ①循证支持:术后患者需绝对卧床12小时~24小时甚至以上,加上术后尽快将造影剂随尿液排出,要求患者大量饮水增加尿量,但由于病患者大多不习惯进行床上排尿,不能及时将尿液排出,诱发迷走神经反射。②护理干预:术前指导患者练习平卧排尿、排便;术后指导病人不要憋尿、及时排尿。

1.2.5药物使用不当 ①循证支持:手术常用药有钙通道阻止剂以及血管扩张剂,其滴速过快或配制浓度偏高,均会引发血管过度扩张,外周阻力减少,血容量增加,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导致心率降低、血压下降,诱发迷走神经反射。②护理干预:用药方面严格按照医嘱,剂量精确,为避免控制滴速,尽量使用输液泵。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方差分析,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术后发生迷走神经反射2例,发生率3.3%;对照组10例,发生率16.6%,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

2.2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

3讨论

心脏介入术后对于迷走神经反射的防控关键在于要准确掌握诱发因素,临床症状以及应对措施。本试验采用循证护理模式,术后迷走神经反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

(1)由于患者对介入手术认识了解不足,术中风险及术后效果等方面,并且面对陌生介入室环境和相关医护人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紧张、心率加速、血压上升等加重心脏负荷、容易引发心肌缺氧等不良情况发生,诱导并发症的出现[3]。而循证护理模式下减轻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

(2)术后进行拔管时,麻醉效果褪去会引起疼痛,拔管手法不当或止血时压力过大,包扎时过紧等因素均有可能触及迷走神经,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迷走神经反射性增强。循证护理模式下可以有效降低因疼痛引发的并发症。

(3)由于按照规定术前患者需要限食限水,补液量少、术中汗液排量增加加上造影剂具有利尿作用和脱水药物肝素的应用,易导致介入部位皮下血肿或大量出血,导致血容量降低。循证护理模式大量补充水分可以补充体液,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加大排尿量,促进造影剂排出,减少其对肾脏的损害,可以有效降低因血容量不足造成的并发症[4]。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模式在心脏介入术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海珍. 探讨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循证分析及护理[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8(7):197-198.

[2] 梁月娥,王志英,陈璧珊,等. 心脏介入手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抢救与护理效果观察[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7,36(9):1292-1294.

[3] 索景欢. 心脏介入治疗术并发心脏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预防与护理[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12(23):173-174.

[4] 解光辉. 心脏介入治疗诱发老年患者迷走神经反射和严重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國民康医学. 2017,29(21):38-39.

作者简介:王麦,女,1982.6.15 本科,山西省运城市,汉 主管护师,介入护理,导管室,运城市第一医院 邮箱1246750266@qq.com

猜你喜欢
循证护理
循证护理在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围术期效果观察
循证护理对骨折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
循证护理应用在肛裂术后便秘的护理效果观察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